浅谈市政公用工程中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及管理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6期   作者: 黄晓燕
[导读]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多方面优势,工程施工质量较高,可实现道路的无接缝,工程施工周期较短,且成本投入相对较小。
        黄晓燕
        身份证号码:45262419900203****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多方面优势,工程施工质量较高,可实现道路的无接缝,工程施工周期较短,且成本投入相对较小。深入分析了包括防反射裂缝、接缝处理、板块处理在内的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难点,对重点工序施工过程进行详细探讨,从前期工作协调与质量把控、施工过程中质量与进度把控、提升建立方的业务能力及责任意识以及明确责任划分等四个方面对其他管理措施进行了阐述,期望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施工及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为市政工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在市政道路中广泛应用了多种不同的道路形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现阶段市政工程中较为典型的路面形式,其具有行车舒适稳定、噪声小、维护便捷的特点。为充分发挥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优势,亟须对其铺设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措施展开探讨,理清工作方向,准确把握工作要点。
        1市政公用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及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水泥混凝土沥青化改造指的是人工选配好矿料、碎石或是石屑、砂、矿粉等等,融合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通过严格把控拌制的混合料。它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沥青和矿粉构成的胶结料粘接力,一个是颗粒相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等。在思考沥青混凝土矿料配比的时候要兼顾,从而添加适量的沥青之后混合成密实且稳定、粗糙度适配、经久耐用的路面。关于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为了能够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且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指标的要求,本技术在参数和沥青的混合成分之中各自做了优化,不断的收集数据进行升级。在收集沥青施工现场的参数数据时会考虑到多种不同的因素,比如地理位置,天气温度的影响,还有路面周边的环境等等,并且根据在施工的过程之中所需要的材料总数来进行综合的数字配比,将混凝土,泥沙还有泥水浆等等进行科学的混合,确保路面能够抗寒并且质量坚固。
        2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难点
        2.1防反射裂缝
        对于路面的性能和耐久性,反射裂缝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利影响:反射裂缝会导致防水性能下降,路面应力和变形的增大,破坏磨耗层沿裂缝。因此,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是本工程的施工技术难点之一。对质量差、板裂严重地老路采用碎石法处理。碎石技术是将旧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板采用专用的破碎机械破碎为2cm~40cm粒径的咬合嵌挤碎块柔性结构。破碎的块体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就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残余强度,破碎后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基层的改造并且铺设了沥青路面,本工程的破碎方法是共振破碎法,破碎块体的粒径能够控制基层的强度并且合理地破碎粒径能够防止铺设路面早期产生反射裂缝。
        2.2接缝处理
        上接缝处理。整幅摊铺不会有纵向接缝产生,加宽摊铺操作需采用半幅摊铺法,需做好摊铺接缝的设计工作。执行摊铺操作的过程中,如产生纵向接缝,需在摊铺路面混合料位置留下缺口,将其当作高层基准面,保证和摊铺层之间重合。针对接缝的地方执行碾压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热接缝的方式实施碾压处理,以便在第一时间将缺口消除。其次,下接缝处理。如是横向接缝,需采用平接缝的处理方式,也就是摊铺层内一端的直尺需要变为悬臂状,直尺与摊铺层连接的地方也就是接缝位置,针对这个地方,可采用切缝机加以处理,确保其良好的平整性,并保证切缝的整齐,对灰浆进行清理,并将一层粘层涂于接缝处,同时运用熨平板针对接缝地方的沥青和粘层进行摊铺。
        2.3板块处理
        板角断裂。

切割的范围要根据板角尺寸和放样进行确定,通过切割机进行切割,同时要把板角破坏的部位凿成比较规则的垂直面,然后清除切割范围内的碎块才能够回填混凝土,回填混凝土的设计抗弯强度应在5.0MPa以上。此外,基层松散时应采用C20混凝土进行加固。混凝土路面拱起。当板端部起拱但路面状况良好时,应根据板拱度计算部分板的截断长度。首先在拱形板两侧附近切割1~2个横向接缝。应力完全释放后切断拱端,并逐渐恢复板的原位。应将接缝和板间缝隙清理干净,并灌入接缝材料。当拱板端部断裂或损坏时,可采用集料嵌锁法或设置传力杆的方法进行修补。
        3市政公用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及管理的优化
        3.1前期工作协调与质量把控
        对于道路改造整治提升工程项目审批立项之前,经过了充分的考察、筹划、规划设计,对于涉及民生发展和城市规划需求的方方面面均进行了严密地分析。规划设计只有在做了充分地实地调研、收集了足够多的样本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最科学、合理地工程蓝图。在完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了各方因素会带来的影响,包括不可控的自然条件、原场地地下情况以及施工现场现状实际,只有整体考虑,让施工方做足前期准备,才能使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同时在施工过程加强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的有机结合,做到设计符合现场实际,根据现场据实同步调整,工程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3.2后期养护管理
        道路也是需要保养的,城市道路保养得当的话,可以增加道路的使用时间,并且能够节约成本,所以我们还需要购买相关的沥青保养剂,不断的增加道路的密度以及质量,避免道路到后期因为干燥而裂开,使道路更加的具有耐久性。
        3.3加强混合料的配比
        在进行材料的配比过程之中,我们要根据相应的不同的质量标准来对材料进行相应的比例计算,而对沥青的使用我们需要先对沥青的质量进行对比,并且根据沥青的数据来和其他相关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混合,达到国家是质量标准。同时需要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对国家要求的文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得出最后材料的总使用量。为了增加沥青和路面之间的粘合度,我们需要在路面平铺完成之后再喷洒相关的原料,将阴离子乳化和阳离子改姓乳化相结合,在生产这个的时候我们需要保证材料的比例,所以对材料的搅拌方式也有了要求,于是在材料预拌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样本检验,不断的对材料进行质量的检查直到达到最后的标准,在送去相关的部门进行审核检查,在这个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道路要求选择一段试用道路进行模拟,最后完成国家的标准质量要求,得到量产。
        3.4选择合理的水泥混凝土沥青材料
        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必须科学选择水泥混凝土沥青材料。目前,逐渐出现了多元化的水泥混凝土沥青,施工单位需要依据实际施工环境科学选择这些材料,以保证材料选择的科学性,避免施工材料存在问题阻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提高。通常情况下,需要在选择水泥混凝土沥青道路的过程中,展开相应的试验,严格按照试验结果选择符合实际施工需要的材料。
        结束语
        针对于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来说,已经广泛应用了水泥混凝土沥青。但是,随着水泥混凝土沥青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也相继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社会各方面更加关注水泥混凝土沥青的道路质量。与其他道路施工相比,市政道路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此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具体实际。因此,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根据实际建设条件合理优化施工技术,并落实质量控制措施,从而切实提高道路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毛胤辉.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解析[J].四川水泥,2019(7):212-213.
        [2]蔡劲生.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8(6):8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