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6期   作者:华成栋
[导读] 道路交通日流量的不断提升,对市政道路路面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交通运输需要,在此背景下沥青混凝土道施工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华成栋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道路交通日流量的不断提升,对市政道路路面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交通运输需要,在此背景下沥青混凝土道施工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与普通施工技术相比,该项技术的应用在经济以及质量方面有着极为突出的优势,值得展开深度研究。为实现理想化沥青混凝土道施工技术运用模式,在对技术进行运用前,相关人员首先应对技术应用优势与应用要求进行明确。
        关键词:应用优势;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道施工技术;施工过程

        一、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概述
        1.1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意义
        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是一项比较先进的道路施工技术,广泛应用在我国市政道路等多种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原材料是沥青与混凝土,将两种物质进行混合后便成为道路的基本材料,摊铺以后并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成型。在实际的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直接提高了道路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1.2沥青混凝土通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
        路面黏结性好、具有特定的路面强度和应力都是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要求,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要求具体有:沥青混凝土的材质和性能、沥青混凝土和混凝土的结合材料等。要注意根据道路施工的实际情况来选购原料,必须要进行检测,确认是否适用于实际使用的路段,从而保证稳定、安全地进行道路施工。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相应的模拟技术匹配施工路面的承受能力,进而可以选购实用性强、经济性好的材料。
        
        二、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原材料控制
        2.1骨料粒径
        骨料的最大粒径直接影响道路抗车辙性能的优劣以及道路的疲劳耐用度,是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的重要指标。
        2.2沥青的酸度
        由于沥青酸的存在,使得沥青原材料为酸性,但是酸性的材料会影响沥青和集料的结合,因此在沥青道路施工中必须要采取一定措施降低沥青原材料的酸度。
        2.3机制砂和集料的指标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可以使用人造机制砂,人造机制砂与天然砂和石屑不同,他可以充分地黏结在集料上。施工时尽量选用表面粗糙、洁净、尖锐的机制砂,在进行碾压时矿料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从而提高抗车辙性能。在进行石料的粉碎时,通过撞击和剥落,可以细分石料的棱角,使其很好地黏附在沥青上。但是石料多含有大量粉尘以及扁片,因此会导致道路路面不易被压实且空隙较多,直接影响了道路质量,在选择机制砂时,一定要注意选取与砂棱角指标符合的机制砂。
        
        三、沥青混凝土道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施工过程
        该项施工技术运用步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3.1前期准备。在对技术使用前,施工单位先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为技术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具体准备时,一方面要对路面展开平整处理,要对磨损过于严重的部分展开深度处理,以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保证;另一方面要对沥青混合料展开科学配比,要通过对各项材料进行科学挑选的方式,通过反复试验获得最佳的材料配比方案,并要对混合料搅拌均匀性与温度的科学管控,防止出现对材料进行反复加热的状况。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要先利用马歇尔等手段展开目标配合比设计,再结合施工实况做好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试拌试铺配合比调整工作,以通过开展配比实验的方式,选择出最佳的配合比例,从而为后续道路建设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2混合料摊铺。在进行混合料摊铺之前,要对道路下层结构质量展开检测,且要在确定其质量达到相应标准之后,才可展开后续摊铺工作。当对相邻两幅进行摊铺过程中,要保证能够有5~10cm宽度的重叠施工部分,以防止出现缝隙。此外为达到最佳的摊铺效果,施工人员需要对摊铺速度进行掌控,要按照匀速、缓慢的原则,一次性完成摊铺工作。
        3.3压实。当完成摊铺之后,便可以对道路展开压实处理。一般道路压实共分为三个阶段,在每阶段施工时,都要对碾压字数以及碾压温度进行把控,且在碾压时要对压路机碾压速度展开控制,要防止出现突然改变碾压路线以及碾压方向的行为出现。
        3.4因为道路摊铺与碾压施工无法在一次内全部完成,可能会在施工之后出现裂缝,所以在施工初步结束之后,对路面展开全方位检查,并要对裂缝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可通过对切缝机的运用,对裂缝位置展开整体铲除处理,以对路面光洁程度进行保证,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可以达到预期。
        
        四、施工技术运用管理
        4.1施工材料管理
        在对施工原材料展开管理时:淤要做好材料选购管理工作,要做好混合料质量筛选工作,要通过多个商家对比的方式,选择出性价比较高且资质较高的商家,并要对每一批次的材料都进行质量检查,以从源头其做好材料质量控制;于要将环境因素考虑到材料质量管理之中,要在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时,做好沥青材料质量检查工作,并要对混合料相关性能展开检验,要在确保其符合各项标准之后,再对其展开使用;盂对混合料搅拌环节展开严格管控。由于混合料搅拌过程会对最终混合料性能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对搅拌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不仅要在搅拌之前,做好物料质量与性能检查工作,同时还要对搅拌方式进行科学选择,并要做好搅拌速度与温度的控制,保证搅拌时间以及搅拌温度可以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能够与施工标准相符,以对混合料质量与性能进行强化;最后要对混合料运输过程实施管控。由于混凝土搅拌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多会在特定场合完成搅拌工作,到达施工现场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为保证混合料性能,相关人员要对混合料运输过程展开合理管控,不仅要指派专人跟车负责一切事务,同时还要通过对篷布的使用,降低混合料水分挥发率,而驾驶人员也要对行车速度进行合理控制,要防止因为车速过快或者过慢而造成混合料出现凝结或者离析的问题,以为后续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4.2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管控是实施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重要管理手段,在具体实施施工质量管理时,首先要加大对混合料摊铺环节施工质量的管理力度,要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施工计划以及施工要求,制定出与之相符的摊铺方式与摊铺机器使用方案,且要对摊铺施工连续性进行保证,要防止接缝问题发生,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混合料离析问题,要立刻停工,并在对离析部位实施清除之后,做好换料回填施工;其次要对混合料压实环节施工质量进行把控,不仅要对各阶段压实力度以及压实温度展开管控,同时还要按照施工情况做好各阶段施工调整工作,确保各阶段施工都能达到相应质量要求;最后要对施工缝处理展开管理,要做好缝隙残缺混合料切除与缝隙填充、衔接等工作,以达到有效提高道路整体质量的目标。

        五、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具有耐用性高、平稳性强、使用寿命长等良好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上的进步,其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中,要做好混合材料的选择,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控制好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质量和搅拌质量,同时要加强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摊铺管理和碾压管理,从而提高我国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的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上的出行提供便利,为城市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彭彬.市政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3,(11):203—204.
        [2]岳峰.关于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3):229—230.
        [3]王晓源.试析市政沥青道路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34):183—184.
        [4]刘海其.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及建设质量管理[J].科技传播,201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