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森
身份证号码:22062119821020****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给予高度重视,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尤其是要针对各种常见病害,做好针对性的防范和处理措施,以免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及其寿命。基于此,首先简要探讨道路桥梁工程病害防范的重要性,然后总结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最后重点阐述各种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存在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桥梁事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无论是对企业个体或市政道路桥梁行业,还是对我国整个经济事业的发展,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发展和进步都尤为重要。一方面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其技术管理的发展和完善也有利于我国现代市政道路桥梁行业更加合理、科学的发展。作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施工处理技术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整体品质。因此,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亟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优化工程整体质量,进而有效节省成本。相关施工单位也必须从施工的需求出发,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1.1裂缝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未选择与施工要求相匹配的混凝土材料,则极易影响后续施工效果,产生裂缝问题。因此,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重点了解其不同型号的特点与适用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通过了解原材料本身缺陷,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可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弥补。在道路与桥梁建设过程中,如果桥梁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合理,对混凝土构件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在应力的作用下,会导致道路或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而荷载问题的出现与桥梁设计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设计人员并没有结合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导致在设计建模过程中,对各个节点的受力存在偏差,从而影响施工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用料问题。
1.2桥头破损
就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桥头破损是一种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的工程病害。桥头破损主要表现为桥梁两端发生了一定的变形,进而导致桥梁整体应力结构出现一定的变化。这一问题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工程整体稳定性受损,所以如果没有实施有效的处理,对桥梁的使用安全可能造成较大的威胁。尤其是很容易诱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对于桥头破损问题,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分析,了解其原因并针对性地予以处理。通常情况下出现桥头破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施工作业材料问题造成的,材料质量不佳使得桥头承载力与抗冲击力相对不足,进而在使用过程中被车辆反复碾压,出现了桥头破损问题。
1.3钢筋锈蚀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本身存在大量的孔隙与气泡,这些气泡无法完全消除,当气泡与钢筋接触以后,钢筋会被空气和水侵蚀,出现锈蚀现象。由此可以看出,钢筋锈蚀的必要条件是钝化膜被破坏,即混凝土中的碳元素与氯离子覆盖在钢筋表面后,钢筋表面的碱性钝化膜遭到破坏,钢筋体积膨胀,钢筋表面将产生许多纵向裂缝。在这种情况之下,钢筋自身的承载力下降,当钢筋膨胀时产生的压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承载力极限,混凝土结构就会开裂,桥梁的安全性也将降低。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2.1温度控制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其温度对路面压实度存在较大影响。也就是说,沥青混凝土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面施工的质量。因此,在进行这项施工过程中,施工温度是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把控的环节,进而确保有效应用施工材料和相关技术。在控制温度过程中,不同种类的沥青混凝土存在不同的应用标准,相比其他施工而言,改性沥青施工温度大部分都较高,且温差在10℃之上。然而,为保证有效控制好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在实践中,工作人员依然必须按照沥青厂家提供的温度控制标准作业。尽管改性沥青的施工温度比大部分的施工都要高,但也并非代表施工温度越高越高。如果改性沥青施工温度过高,其性质与性能都会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改性剂与抗剥落剂会产生老化问题,严重影响改性沥青的应用质量。沥青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一旦未做好温度控制,就会降低其实用性,不利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路面施工,对其质量产生不良后果。
2.2合理利用新型技术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新型施工技术,确保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如在进行软土质施工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粉喷注加固处理技术,再借助深层搅拌技术,改变地基的稳定系数,并将水泥、砂石或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与软土搅拌在一起,通过固化剂与软土发生物理反应或化学反应,增强软土的稳定性;也可以利用竖向排水固结法,这种方法与传统排水固结法不同,是通过将排水柱垂直插入软土地基中,减少排水流经长度,加速地基固结速度,从而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切能力。竖向排水固结法需要结合沙井技术和纸板排水技术,沙井技术主要是通过螺旋钻的振动,带出软土土壤中的水分进行排水,这种方式通常是与其他排水方式结合使用。为了减少以及避免软土土层下沉情况发生,需要设计合理的沙井宽度,通过对沙井宽度的控制,达到预期施工结果。
2.3裂缝处理技术
常见的裂缝处理技术主要有表面修补技术、填充技术、注浆修补技术等等。表面修补主要针对较浅的裂缝予以处理,就是采用水泥浆、环氧胶泥等材料首先对裂缝实施涂抹,然后再以油漆、沥青等覆盖表面,最后再对表面采用玻璃纤维覆盖,阻止水汽、化学物质、二氧化碳等物质进一步的损坏,防止裂缝延伸。填充技术主要用于裂缝面积较小的情况,就是以树脂胶结物和水泥浆注入裂缝中,从而对裂缝病害实施修复。注浆修补主要是针对较深的、对结构完整性有影响的裂缝或有抗渗要求的裂缝,施工原理是通过加压设备将水泥材料、环氧树脂等胶凝材料压入裂缝中,在打入裂缝中的胶凝材料凝结、固化后与原结构形成整体,能够防止不利物质进入裂缝,抑制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2.4道路桥梁工程养护技术
日常养护是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的一项关键技术,因此,施工单位应提高日常养护频次,不定期对桥梁结构以及桥面的使用状态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桥面混凝土松散,或表面出现波浪起伏、裂缝等病害,应采取补救措施,消除病害,保证桥梁能够发挥正常的使用功能。每一次养护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联合质量检测人员建立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对养护效果做出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品质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为施工技术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所以,要求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拥有丰富的经验,利用各项措施做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进而科学经济地完成工程施工,切实保障市政道路桥梁市场利益主体的利益,维护工程项目的品质。总之,施工处理技术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而言占据相当一部分,所以,对这部分的工程管理和控制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延涛.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6):200-201.
[2]孙欣.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