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公用工程中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管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6期   作者:张东亮
[导读] 城市道路排水能力决定着城市建设水平。

        张东亮
        身份证号码:45088119930205****
        摘要:城市道路排水能力决定着城市建设水平。完善的排水系统可有效排出城市生活、生产等废水以及雨水等,促使城市健康发展。当前城市排水设施主要面临普通道路、下穿道路、立交桥排水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管理策略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的成本控制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至关重要,每一个工程都必须要有对成本的分析与管理,而控制成本与工程管理的质量就决定着工程项目以后的发展水平。如果排水工程管理比较松散,成本没有进行专业的控制,工程管理就没有达到它的目的。所以排水工程成本管理一定要做好本质的工作,这就需要对排水工程成本管理的质量进行升级和探究。
        1市政公用工程排水系统的特点
        第一点,伴随着市政工程排水系统的规模的急速增大,排水系统之中排水相关管线网络的复杂性也愈来愈高。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进程中搞好道路排水系统管线网络的初始规划、搭建、作业技术及施工品质等各层面的设计和规划任务,这样操作就能为后期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管线网络的铺设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点,道路排水系统对于工程建设的水平提出了比较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因为市政工程的相关作业范围通常位于城市的相应的交通核心的地段之内,因此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作业品质的优劣对于该城市的平稳运作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
        2城市道路的排水设施主要问题
        2.1普通道路的排水
        城市中的普通道路在排水设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当前的排水设施和城市发展速度不协调,在排水管道设计过程主要按照年降水标准进行,当降水量较大时,会导致排水管道的排水效率较低,路面出现大量积水,未能立足城市长期发展的角度展开排水系统的总体设计;二是道路路基在施工环节预留坡度不足,当路基施工环节应用的材料以及路面结构等质量存在问题时,雨水量较大时,就会造成路基发生过度沉降,威胁排水系统安全。此外,在排水设施的施工环节,由于人员的技术问题导致施工流程不规范,排水设施质量不达标,使路面排水出现问题。
        2.2下穿道路的排水
        通常城市的下穿道路实际路面标高低于周围干道,可能形成坡度较大的盆地,当雨水向路面最低位置汇集时,就会产生积水问题。当路基低于地下水位时,可能产生雨水下渗、路基受损、道路翻浆等问题。因此,在规划城市排水设施时,应将地下排水问题充分考虑其中。在下穿道路中,对排水设施使用的合理性也可能导致积水现象的发生。因为立交测量有特定坡度,降雨过程汇水能力较强,此时下穿道路的排水设施设计和管理不当时,可能导致整个道路发生排水堵塞问题,严重制约着道路交通,导致车辆溺水熄火。
        2.3立交桥排水
        城市的立交桥在排水系统的管理方面较为特殊,其设计标准高于普通道路的排水标准。立交桥上位置、人行通道以及桥下位置等设计存在差别,可能导致降雨无法顺利排出。主要原因包括两点:其一为立交桥面位置的排水管线以及雨水收集口的位置不合理,导致路面产生积水问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按照路面的汇水面积合理确定二者位置;其二为立交桥投入使用过程,可能产生部分形变,导致排水设施的排水性能不佳。在排水设施使用环节,容易产生杂物堆积,将排水管道堵塞,以上问题导致立交桥道路的排水设施受到影响,使桥上道路产生积水问题。


        3解决市政公用工程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的管理策略
        3.1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保障排水管材的质量合格
        保障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质量,则要严格把握施工准备阶段的相关工作。首先则是做好图纸审核,这是由于设计图纸能够直接反映设计方案和施工内容,因此施工单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全面了解排水管道的设计信息,以此保障施工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指导后续具体施工活动。其次,应当严格开展测量工作,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自然因素,综合分析其可能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在结合当地历史资料,明确其他管道管线的位置,合理进行测量工作,确定各项施工标准,为施工活动提供依据;最后,应当保障排水管材的质量合格,主要措施是加强对管材质量的检测。即是针对管材及其配件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其基本质量与市政道路排水工程需求以及设计标准相符合,具体检测方法有内外压实验法、外观观察法等,及时发现管材质量缺陷,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隐患。
        3.2排水管道排水量确定,确保放线工作顺利展开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及其人员应当先确定排水管道的排水量。这是由于在道路基础施工中,受到建设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大量的降水,为保障道路排水管道的正常、稳定运行,则需要开展大量排水作业。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技术防范工作,重点解决管道大排水量的问题,避免出现积水。主要施工措施即是强化对管道的排水补偿,重视放线工作的顺利开展,防止出现因平滑度以及放线误差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限定测量放线工作的误差范围,以免出现拆除重建的情况。尤其是在雨季施工阶段,应当注意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水位升高,则有可能出现沟槽积水,进而引发浮管问题。
        3.3科学规划系统建设
        城市的排水设施的规划和改造工作十分复杂,在早期的建设环节大多使用合流制,城市新建城区使用分流制。因此,在城市改造环节重点是将合流制合理改造成分流制形式。部分城市在污水处理方面规划和城市实际发展不相符,导致排水管道对污水的处理效率较低。大部分城市中排水设施建设由政府主导,政府在污水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将资金投入到其他基础设施当中,导致污水设施的建设质量受到影响。随着城市的逐渐发展,人们更加重视污水设施的建设工作。因此,城市相关部门应提升排水设施建设意识,摒除传统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思想,为排水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使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顺利进行。制定出科学的规划,优化排水系统的建设方式,提升城市处理污水水平。
        3.4强化日常养护
        部分城市的排水设施可能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城市排水管道的出水口末端位置低于附近河流水位,导致管道出口、入口等位置在排水过程堆积大量的淤泥,在管道系统长期运行环节可能发生堵塞问题。当城市处于雨季时,降雨量较大,此时管道中可能存在大量积水,难以排除,造成管道堵塞现象。当管道出水口的地势过低时,会使排水设施的排水效果不佳。此时可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水泵站,指派专员展开管理,防止末端出水量受限。在实际管理环节,应由专员对水泵站站加开管理,保障排水设施排水效果,避免出水后口末端的水位受限。在养护环节,应及时对排水管道进行清淤,保障管道处于通畅的环境中,避免由于堵塞影响排水效果。
        结束语
        城市的排水系统属于重要的基础设施,可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针对常见的排水设施问题,需要使用有效的管理方式,制定出科学的排水规划,在排水设施建设环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并落实系统建设之后的维护与管理,保障排水设施在实际应用过程充分发挥作用,改善城市排水管道的性能,提升排水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家飞,戴康瑜,师恩刚.有关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管理建设的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9):133-134.
        [2]西安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N].西安日报,2014-09-01(10).
        [3]石家庄出台《城市排水管理条例》[J].给水排水,2014,50(8):
        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