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6期   作者:徐小钢
[导读] 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道路和交通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徐小钢
        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道路和交通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城市道路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并逐步得到完善,为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结合这种情况,本文将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更科学合理的改进设计对策。有针对性地分析讨论了市政道路设计与改进设计对策的现状,以期为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实际现状;改进设计对策

0.引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政工程建设,城市的发展将带动市政道路的发展。市政道路主设计要内容是对城市道路、主路、次路及其它道路各部分的设计。城市道路项目的有效建设可以极大地方便居民的出行。鉴于市政道路设计水平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市政道路设计水平的分析和研究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市政道路设计的问题
        (1)建设环境复杂。城市道路项目启动前,必须对城市的地质和地形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是建筑和周边的土地开发,以及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资源不断挖掘,地下深井最深可达二百多米,线缆、给排水综合管廊、油气管道、网络电缆等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一个巨大的底下网络正在逐步形成。然而地下网的建设未必形成一定的规章体系,并无条理可言。这样不仅增加了道路工程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市政道路设计的难度。(2)道路建设涉及广泛领域。伴随着城市规模和道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市政道路需要对原有道路进行维修、更新、扩建。然而,道路建设并不容易,而且范围很广。既要考虑到道路建设环境的复杂性,又要充分考虑到参与道路建设的各方的安排、资金预算、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以及对当地社区的干扰。与此同时,道路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3)气候和自然环境影响。目前,我国科技进步有限,道路建设自动化水平较低。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如环境和气候,市政道路的建设受到很大的限制。如在施工期间会遇到暴雨,排水系统在施工期间就不能正常运行。因此,计划之外的自然因素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延误工期。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有一定的预算,包括材料、人员、交通等,但是施工工期的延误会大大增加损失。在道路建设区,必须对周围环境、地质条件、地下系统、气候条件等进行详细的评价,这也给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带来了困难。(4)城市格局不合理。因为我国大部分城市由于历史、人口迁移、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扩大,原有城镇周边的小城镇逐渐扩展为城区。其结果是,该区域本身的城市布局因该地区早前没有城市规划而更加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政道路设计难度。

2.我国市政道路设计的现状
        在道路设计和建设方面,市政道路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城镇建设主要按照道路规划进行。广场、街道等城市建筑必须与道路规划相协调。当前许多市政道路在规划过程中,在规划、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疏漏,有些规划相对随意,城市道路规划的质量往往被忽视。很多市政道路的规划过程中,为了达到建设速度,忽视质量,只注重效益,忽视城市的发展,不仅给市政道路建设带来了质量问题,也给城市带来了质量问题,以及带来非常的经济损失。
2.1道路网结构设计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的路网结构设计还比较落后,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城市道路功能严重缺失。在城市道路中,在城市道路当中的一些干道交通之间如果缺乏很多相互连接的基础条件,那么主要道路上将会有大量的车辆拥挤,从而使交通难以平稳运行。所以城市的分流建设也非常重要。它将对人们的日常出行、交通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2.2缺少总体布局
        城镇道路布局对道路功能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当城市道路布局不合理时,将严重影响城市道路的整体功能发挥,并产生一定的资源消耗。近年来,在我国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道路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道路设计与交通却常常将二者混淆。

而在道路辅助结构设计中往往存在缺陷,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对城市道路的各个方面,如承载力和某些通行能力的了解不足等,也未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这对市政道路整体的布局也较为疏忽了明确的定义,这一疏忽给城市道路设计带来了障碍。
2.3道路交通阻塞
        对城市道路的设计而言,设计者往往缺乏道路信息和专业知识,而且缺乏相关的交通工程理论,容易导致道路设计与使用的不一致性。易引起交通拥挤,使整个路口的通行能力难以达到有关标准和理想状况。此外,在设置红绿灯时也会出现一些明显的问题。如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当,交通功能难以发挥更大的价值,而车流量的限制会造成车辆和行人或多或少的摩擦,严重浪费道路资源,甚至引发严重交通事故。
2.4特别道路设计问题
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必须面对全体市民,这一点至关重要。此外,还需要仔细考虑一些特殊道路的建设,当前一些特殊道路主要指盲道。但在今天的城市设计中,往往很容易忽视这一点,而且设计和布局都不够合理。

3.市政道路设计策略
3.1进一步有效提升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水平
        公路对促进城市道路系统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进一步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城市物流运输系统的运行质量。对市政道路的设计,应以城市的需要及相关特性为有效基准,并充分考虑城市的总体发展布局及具体规模,有效确定市政道路的具体建设位置,以便市政道路设计。,通过对土地利用的整合,改善城市道路布局,进一步提高道路安全性,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市政道路设计与现代城市系统的有效融合。
3.2更科学合理的设计市政道路的交叉口
        优化过程中,首先要有效地确定相关路段的具体交通流,并将历史数据和统计结果相结合,进一步优化道路宽度。坡度、速度及其他相关事项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更加科学、合理,以确保市民和车辆能更有效的通过交叉路口,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第二,根据城市发展规划,不断优化和完善施工工艺,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施工工艺与方案,尽可能选择新型环保材料,有效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三,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交叉口设计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以保证区域间道路交叉口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3.3相关部门管理
        城市道路改造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需要。随著时代的不断发展,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只是从道路的方面来进行改善,例如说,增加隧道并不能真正缓解快速增长的交通压力。所以,交通管理部门必须能够相互合作,如对交通实行限制,以及对某些路段实行数量限制。不但如此,还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协调城市道路交通,例如根据实际行驶时间调整交通流量,并控制交通流量,这样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就能有效确保提高道路交通质量。
3.4更科学合理的设计道路节点
        在对道路节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相关性原则:在设计道路节点时,应充分考虑到道路的特殊性,并根据设计结果、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及其它相关因素进行设计。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交通节点设计方案。(2)协调性原则:根据路口的位置、交通流量等情况,进一步有效地改善交通节点,有效地改善空间环境,进一步提高路口通行能力。(3)以人为本原则:在设计道路设施时,应从行人的角度确定道路的数量和宽度,以便根据行人的具体经历,进一步有效地缓解交通堵塞。(4)节约原则:特定的设计阶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节约建筑成本。

4.结束语
        城市道路设计的优化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为城市扩张奠定基础,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市政道路的设计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设计初期和施工期间进行环境评价,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把握市政道路设计,规避风险,提高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努力发展城市交通。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李佳丽.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4:237.
[2]沈强.市政道路设计现状与改进措施方案探讨[J].江西建材,2017,08:134+139.
[3]陈茂松.市政道路设计现状与改进措施方案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2:270~271.
[4]曹晓丰.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低碳世界,2013(22):147-148.
[5]李世伟.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河南科技,2013(06):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