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珂珂
河南天锦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对道路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具有强度高、热稳定性高、噪音低等工程特点,是市政道路施工中具有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要求规范化施工作业,保障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本文对沥青混凝土材料的优势及其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优势;应用
1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优势
1.1防滑功能
市政道路的主要用途是行车行人,承担着为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提供便利的重要责任。随着城市地区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规模与车辆规模均得到进一步扩大。在此形势下,提升道路防滑功能势在必行,因为这极大关系到交通安全。沥青混凝土材料具有很多优点,使用这种材料铺设的道路不仅平坦度更高,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防滑性。因为沥青混凝土内部配料形成了较大的摩擦系数。沥青混凝土借助内部沥青与矿料之间胶结作用使道路强度获得了显著提升,并且这种强度是“刚柔并济”,因为胶结产物具有良好延展性,可在道路防滑功能得到保障的同时降低路面对车辆轮胎的损伤。在市政道路实际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的制备要掌握好原料配比,比如在急转弯、急下坡等区域应选择粒径更大的矿料,并且要对制备成品进行磨损值与压缩率值的测试,如果不符合标准,则需再次制备。
1.2透水功能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在形象设计上彰显城市的人文特征外,还要在城市防汛、雨水管理及污水防治中发挥相应作用,这就需要市政道路具有良好的透水功能。透水功能指的是雨水等落到道路上后道路可使雨水“透体而过”的能力,如果道路透水功能良好,则可避免出现道路积水现象,同时也能有效缓解城市地区地下水不足的问题。道路积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一方面是因为积水会影响驾驶者对路况的判断准确度,车辆在遇到前方道路积水时驾驶者难以判断出前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积水会降低路面的摩擦系数,影响路面防滑功能的发挥。为了更好地保障交通安全,透水沥青混凝土应运而生。这种混凝土具有较大的空隙率,有利于表面积水的向下渗透。
1.3抵抗酸雨腐蚀功能
市政道路中,酸雨在渗入路面后会对道路性能产生损害。酸雨会与道路中的胶质发生反应造成胶质分解,从而使道路内部粘结性下降,导致道路强度得不到保障;有些成分与酸雨反应后会生成可溶性盐类,长期累积后进一步加剧道路内部基料空隙度。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市政道路施工中应对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式做出调整,比如可加入矿物纤维、植物纤维定等抗酸性更强的物质,并且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酸雨腐蚀调查机制,目的是及时了解路面的腐蚀程度,这样不仅能让道路得到及时维修,也能为后续抗酸雨研究提供依据。
1.4应对温度变化功能
我国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每个季节有着不同气温,其中尤以夏天和冬天的气温最为极端,能够产生明显的“热胀冷缩”作用。在这一作用下,市政道路会出现多种不良状况。比如在夏季时,市政道路因受到阳光猛烈照射造成路表温度猛增。如果车辆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则会对汽车轮胎造成一定损伤,爆胎事件便会层出不穷;在冬季时,市政道路会在低温下出现脆裂现象,造成路面充满裂隙。路面在产生裂纹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则会使裂痕越来越大。要使沥青馄凝土道路具有良好的应对温度文化功能,施工人员需在施工中革新沥青混凝土结构。目前所使用的沥青混凝土太阳能集热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沥青混凝土封层、导热沥青馄凝土层及隔热材料层。这一系统可将外部温度转化为热能,既可在夏季时进行能量传输,也能在冬季时保证路面温度平稳。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
2.1沥青混合料拌制
市政道路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方法,可以是热拌热铺,也可以采用热拌冷铺的方法,通常使用较为普遍的是热拌热铺的方法。将专用拌和站和试验检测室设置在拌和场地,由试验检测室对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严格控制,一般温度需控制在70℃左右,气温在5℃以下或冬季气温虽在5℃以上,但有大风时,应符合下列条件规定方能施工:运输车辆有覆盖,到工地沥青混合料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不低于140℃,煤沥青混合料不低于100℃。
2.2沥青混凝土运输
沥青混合料在运输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自卸式运输车辆,在混合料出厂的时候,需要对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合格之后才可以出厂,如果温度达不到标准,就需要将其视为废料进行处理。在混合料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苫布将混合料进行覆盖,并且在运输车厢内涂上防止粘结的液体,运输车辆达到施工现场的时候,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指挥倒料,并且对每一辆车内的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测量,合格之后才可以使用。
2.3沥青混凝土摊铺
在进行摊铺之前,必须调整好摊铺机的初始状态。两台摊铺机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在摊铺之前还要对基层进行检查,如果基层不干燥则不允许进行摊铺。在一个阶段的摊铺过程当中,摊铺机不允许变速或中途停顿,必须以试铺时确定的速度、振捣频率匀速前进。运料车需停在距离摊铺机10~30cm的前方,严禁运料车撞击摊铺工作中的摊铺机。在施工气温低于10℃的情况下,不得进行摊铺工作,雨天亦然。遭到雨淋的混合料不得卸入摊铺机进行摊铺,应直接废弃。沥青混合料经摊铺但未经压实前,不得踩踏。
2.4沥青混凝土碾压
在碾压沥青混凝土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碾压时所需要的温度、初压、复压以及终压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也要对碾压的速度和次数进行控制与管理。在对沥青混凝土初压时,施工人员要及时检查碾压的平整度,杜绝出现材料离析的现象,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稳定和密实。
2.5接缝处理
纵向施工缝,采用2台摊铺机成梯队作业,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待后摊铺部分完成后,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相隔距离较短时,可一次性整体碾压。横缝处理,相邻2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每天施工结束时产生的横向工作缝,在待摊铺机驶离现场之后,人工将端部的混合料修整齐,直接让压路机碾压成型,在端部碾压成斜坡,然后用6m直尺检查端部的平整度,在平整度、厚度均合适的断面用切割机切成一个直槎,将残余废料清理出路面。在下次施工时,先在接缝处洒少量沥青粘层油,在摊铺新混合料前,用熨平板在已铺表面层上预热,使老混合料软化,再摊铺混合料。碾压时接缝处用钢轮压路机先横向碾压,再从旧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然后再进行纵向碾压,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道路工程施工中比较复杂和很难控制的关键工程,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统计和分析各种试验数据,并及时对施工予以调整和指导。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以点及面,实行精细化施工,加强监测力度,只有在施工中进行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增加其使用寿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李仁禄.江西建材.2020(11)
[2]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梁海洋.交通世界.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