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6期   作者:覃智
[导读]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政道路凸显出其优势,可通过全面化的交通系统满足人们出行的多种需求,加强各城市间的联系,助力经济发展。
        覃智
        身份证号码:45222519850210****
        摘要: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政道路凸显出其优势,可通过全面化的交通系统满足人们出行的多种需求,加强各城市间的联系,助力经济发展。建筑企业应对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有效掌握施工特点,根据既定程序开展后续施工,提升各施工环节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路基施工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近年来,环境问题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相关部门需采取合理的措施,应用有效的技术,保证施工工程的平稳开展,使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发挥作用,保证我国路面的畅通。
        1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道路是基本交通设施,对于区域内部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保证工程质量有效提升,相关部门需认识到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的全新时期,人们对市政道路桥梁的使用品质具有更高的要求,这就体现了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的重要性。只有提升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水平,才能有效发挥整个市政道桥系统的功能,保证城市路面畅通无阻,提升城市自身的发展水平,促进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有效发挥市政工程作用,促进经济发展。道桥路基路面工程具有施工量大、施工程序复杂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需注重地质地貌、气象变化、周边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并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也需对排水、桥涵、电力、防护等工程进行合理的安排,使整个工程可平稳开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设立规范的施工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施工,采用先进施工技术,提升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质量。同时,相关部门需意识到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会直接影响道路和桥梁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须提升施工水平,保证城市道路施工顺利开展。
        2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施工程序
        2.1施工测量
        为了对市政道路路面、路基的品质进行更好地把控,应重视施工前的测量环节,结合建设需求,通过研究设计图纸,对道路中线进行现场的实地恢复,同时明确构造物所在的位置,为后续施工提供精准数据。施工单位需将图纸上的平面内容转换为真实位置,例如形状、位置、所需高程标定等,在实际施工路段进行标注,使各环节操作与图纸需求相吻合。实际建设时,应细致化复测导线、水准点等数据,多次检查图纸,对实操时的误差进行把控并掌握误差值。施工单位应重视测量放线环节,在精准准据下完成每道工序,使纵横断面完成准确化定位,复测时对融入桩地面标高同时进行水准基点标高的复测,明确构造物、所需几何尺寸,减少误差。施工单位应对路面下布设管网线路线数据进行收集并绘制成图,与设计图纸结合,完成全面、精准的施工测量。
        2.2路面排水
        做好排水工作是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如路面排水工作做不好,会导致路面受到侵蚀,影响整个工程质量,使工程作用受到限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确保路面排水工作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在施工过程中,需在较短的时间内去除路面表层水分。通过路面排水工作,可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水现象。在路面排水施工时,相关部门需按施工地区地理环境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技术,保证路面排水工作顺利开展。
        2.3路堑开挖
        路堑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严格依照市政道路路基的基底标高开展路堑开挖作业,并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对于挖出的土方,要及时做好清运工作,不能在施工现场堆积。路堑开挖的同时,应注意路拱施工,利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来提高作业效率。另外,施工人员还应通过开挖沟渠的方式设置排水设施,以此避免地表水对路堑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考虑到路床以下的地下水在排除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可以利用一些具备较强透水性的施工材料进行填筑和处理。对于正在开挖的边坡,或者已经完成开挖的边坡,作业人员需要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以规避和减少降水带来的滑坡灾害。


        3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3.1沥青混合料压实技术
        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多种材料来保证工程顺利开展。在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材料是沥青混合料。因此,为保证施工平稳开展,需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在压实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避免由于温度导致材料性能受到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合理措施和设备进行相应的压实作业,需选择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进行作业,保证压实工作符合要求。在出压阶段,需合理设置长度;同时需避免出现压路机倒轴情况,根据工程开展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须对压实次数进行有效控制,提升道桥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效果。
        3.2强夯工艺
        首先,重视地面高程,寻找夯点的实际位置并做好标记,辅助第一遍强夯操作,同时控制测量误差。其次,借助机械设备,例如将起重机夯锤中心与需强夯的点位保持一致,使夯锤在进行自由下落时能够精准化强夯,提升准确率。最后,施工人员根据路面及路基强夯的要求,结合市政道路的整体长度,对夯点进行针对性调整,通过精细化操作有效强夯每个夯点。与此同时,强夯须确定夯前锤顶高度,配以补压方案,使每次的夯击能量可达到1000kN·m。实际操作时,沉降量应小于3cm,在最后一次沉降时做好控制,在试验环节确定夯击的整体遍数。
        3.3碾压技术
        施工人员应重视冲击碾压环节,根据设计图纸,通过测量放样手段明确压实的边界。应对场地真实的含水量进行科学检测,整合所得数据,为后续计算提供足够信息,实时记录碾压前场地的密实度。应注意场地的整洁,借助清洁工作使场地更平整。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应科学划分碾压区域,依托冲击压路机完成碾压,将整体的沉降量保持在2-5cm,根据经验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补压,通常情况下可增加20遍,使路面及路基拥有更高的耐久度。
        4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施工技术控制对策
        4.1施工材料要求
        (1)相关建筑部门需加强对材料供货商资质的审查,保证施工材料满足工程实际需求。(2)需进行市场实地调研,了解施工材料市场的实际条件。材料进场后,相关部门需做好验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对材料进行抽查,做好施工材料管理及调度工作,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同时,相关部门也需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建筑材料进行储存工作,使建筑材料在工程中发挥有效作用。(3)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保证材料质量与整个工程的施工要求相符合,保证施工作业顺利开展。使用符合标准的材料进行建设以提升工程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市政道路施工很容易受到气候因素影响。极端天气很可能导致整个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意识到极端天气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一旦遇到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需做好施工材料的保护工作,避免直接影响工程开展。为避免雨水腐蚀建筑材料,在重新开展工程时,需检查材料的含水量,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及时进行处理并及时汇报情况。
        4.2合理选用施工方法
        针对机械的配套使用,施工单位应借助主机减小以往的劳动强度,配以辅助机有效加快整体施工进度,减少工程造价,使压实设备与应与建设需求相一致,提升路基强度。
        结语
        市政道路路面、路基的质量对路面整体使用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会影响工期和建筑成本等多个方面。建筑企业应具有先进理念,审视以往施工模式并找到其中不足,针对操作工艺做好相应控制,提高路面及路基的建筑质量,提升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梁世平.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180-181.
        [2]班峰.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7(30):152-153.
        [3]祝月朋.公路工程项目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4):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