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成鹏
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国家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要求更加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土木工程建筑进一步创新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技术创新的重点,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配比与添加顺序对到混凝土材料性能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文章研究内容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技术开展,结合混凝土结构介绍和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施工技术应用注意事项等,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材料配比;振捣频率
1 引言
当前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基础进行建设,混凝土施工虽然具有经济、取材方便、结构稳定等诸多优点,但是如果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掌握和执行有偏差,将造成混凝土裂缝、稳定性差等隐患问题。因此,做好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房屋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企业的重要研究内容。
2 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施工中涉及很多环节,很多因素的存在都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涉及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例如温度变化、混凝土配比以及混凝土浇筑方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混凝土最终成形和浇筑质量。很多建筑项目在投入使用一阶段之后就容易出现裂缝等病害问题,多是因为混凝土配置、浇筑以及振捣环节出现问题。常见问题包括了原材料配置比例不合理、搅拌不均匀、浇筑不均匀等。质量较差的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就容易造成裂缝问题的出现,因此制备质量优良的混凝土也是混凝土施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 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应用
3.1 严把材料关
作为人工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是天然石材的完美替代,不仅可以随意改变形状,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材料配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水泥标号、砂石型号粒径和洁净水之外,增加适当添加剂,确保混凝土材料达到使用强度和质量要求。因此,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材料市场上,混凝土的使用数量和使用种类很多,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成品质量的承重要求,具有不同的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水泥材料标号,因此,需要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做好材料的入场检测和把关,防止发生混用和错用,做好混凝土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监测,重视监理的责任落实,加强对于材料入场抽检和第三方平行检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防止走过场和流于形式,避免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3.2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在施工现场发生的,这就需要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管理。根据合同周期和施工计划合理规划每一天的施工任务,然后具体一天的施工任务和施工项目来合理安排各种施工要素,充分发挥每一种要素的最大作用,保障每一天的施工进度都能够顺利完成。为了更好地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1)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每天将施工注意事项多次传达给施工人员,要求他们一定要按照相关施工行为规范施工,如果出现违例施工,加大处罚力度。另外对于一些高难度项目施工,可以组织论证会,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保障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从而保障最终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2)根据合同周期以及施工项目的规模来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可以将项目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规定具体的施工周期以及具体的施工任务,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施工进度以及便于项目的施工管理。
(3)合理应用施工技术,降低因为施工技术带来的安全隐患,针对具体的施工项目可以指定多种施工方案,从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性以及施工经济性出发来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从而保障最终施工技术满足相应的要求。
3.3 对混凝土的绝热升温进行控制
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升温内热源主要来自于水泥水化放热,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就能够有效地控制水化热。通常使用的而方法为:降低坍落度、加入大块石、降低砂率、应用科学比例的化学添加剂、选择科学的搅拌工艺。其次用低热水泥,在选择水泥的原材料的过程中,要优先选择低热水泥,现在市场上应用最多的低热水泥有: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炭质硅酸盐水泥等,能够有效地降低水化热造成的绝热温升。然后降低浇筑温度。降低浇筑温度也是其主要工艺之一,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在高温下施工,并且不要在当天最热时进行浇筑,同时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预冷却等,以此确保降低浇筑的温度。还要缩小当量温差。当量温差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干缩现象造成的,要想缩小当量温差,就必须降低干缩率。最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强制降温。因此,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其内部预埋水管,将冷却水灌入其中,以此降低其内部的温度,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其施工质量。
3.4 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控技术的应用
为可有效提升结构的施工质量,重视裂缝控制度,并且还需要对裂缝防控技术进行创新升级,及时总结裂缝出现的原因,针对性的最好预防工作。裂缝是建筑施工常见问题,裂缝的出现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施工人员技术操作不到位、施工条件影响、施工设备或者材料影响等。综合这些原因,多角度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拟定相关的对应方法,通过实际的施工情况,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具体裂缝控制措施如下:(1)混凝土结构实际施工期间,及时做好施工现场的考察工作,必须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完成全面性的考察。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尽量按照由低到高顺序展开施工,并且确保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一次性完成。(2)混凝土结构实际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情况,若一些施工缝问题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就一定要提前制定好应对措施,特别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后浇带填充环节,注意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3)在开展施工浇筑环节,合理、科学控制结构裂缝的问题,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土木工程施工规定控制混凝土振捣棒的振动频率,当然还要去对可能出现的结构坍塌加以控制。根据“快插慢拔”的原则妥善操作振捣棒。结合施工情况与混凝土结构具体需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二次振捣处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发现,结构对于施工十分重要。在开展有效的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威胁混凝土结构质量。基于此,积极从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改善,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温度控制,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处理,由此来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洁.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0):33-34.
[2] 盛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45.
[3] 闫坤,王晓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居舍,2019(29):62.
[4] 王杨兴,张尚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9(10):17.
[5] 廖志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218.
邓成鹏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0.5.4
民族:汉
籍贯:辽宁省沈阳市
学历:本科
毕业专业:工商管理
毕业时间:2014.7
现有职称:无
研究方向:结构工程
工作单位: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21010219900504****
邮编:11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