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月7期   作者: 陈里力
[导读]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的物质需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陈里力
        身份证号码:45272519830611****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的物质需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备受大家关注,然而建筑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影响。因此,一定要重视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土木工程建筑主要是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原材料,其中混凝土原材料的好坏对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在今后土木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于混凝土结构的相关工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出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发现并且第一时间上报给负责人,目前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要求施工单位应该不断地深入学习研究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相关知识,不断引进新的技术理念,进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另外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一定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且及时的进行分析,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国内城镇化的整体进展程度逐渐加深,土建行业快速崛起,而这同时带来许多风险,给土建行业带来很大压力。此时,需要强化混凝土整体结构方面使用技术的具体运用,持续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水平。在现阶段土木工程之中,进行混凝土方面施工属于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整体质量,针对建筑而言十分关键。然而,实际施工期间,只有少数混凝土有关施工项目可以达到相应标准,在具体运用期间经常出现许多问题,裂缝问题属于一个常见问题。对于此,有关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必须加以重视。
        1影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的相关因素
        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将水泥、水、粗细骨料和一些外加剂等各种原材料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融合,并且通过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环节完成最后的施工,进而形成了土木工程建筑的主体结构。在施工的各个阶段,由于受到材料质量、运输方式、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准和施工经验等很多方面的影响,可能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土木工程建筑早期出现裂缝,另外如果存在结构物理性能指标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很可能会造成工程返工,其中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其中,结构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因为从混凝土的制作到施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合理,都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例如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水泥质量有问题,可能会导致水泥的水化热较高,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和外部的温度相差较大而造成裂缝。
        2土建工程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技术
        2.1抗裂技术
        若想有效提升混凝土具有的抗裂性能,施工人员必须从多个方面展开研究。还可添加相应的添加剂以及辅助材料,在混凝土有关材料之中加入一些添加剂是国家允许的,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具有的自缩性。比如,金属纤维、有机纤维以及无机纤维等,这些都具有较强抗拉性能,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具有的抗裂性,从而提升工程质量。针对添加剂的运用,施工单位必须遵从有关规定,并且注意之后的养护环节。
        2.2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配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强度,所以在混凝土结构具体施工的过程,混凝土配比应根据国家相应进行,可选择多次试配方式进行应用,为混凝土的科学合理配比提供保障,使得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强度与建筑质量需要相符。

在混凝土配制好及具体使用的前期,应以抽检的方式检查混凝土质量,借此为混凝土性能、强度等提供进一步保障,使得建筑使用寿命得以大幅度提升。
        2.3混凝土浇筑
        第一,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避免混凝土有分层离席现象存在,应为2m以内的自由倾落度提供保障。第二,竖向浇筑施工具体开展的前期,需在结构底部铺垫水泥砂浆,通常情况下,铺垫厚度应以0.5cm-1cm为主。第三,完成墙体及梁柱浇筑后,一般需静置1h-2h时间,这一方式的目的在于避免接头部裂缝问题产生。第四,控制混凝土倾倒,倾倒过程应沿浇筑前的方向以逆向操作为主。
        2.4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运输技术
        混凝土的运输对于混凝土的质量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所以在运输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配置移动泵和托泵,要按照实际的约定时间及时送达到施工现场的指定位置,另外,现场的相关负责人要根据实际的混凝土施工特点准备出可能会使用到的零部件,避免搅拌器出现问题影响正常的搅拌工作,而造成混凝土出现凝结的情况。另外,管道使用之后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清理,保证管道不会存在问题而影响下次的使用。与此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要充分的了解运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减少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其次,要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输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最后,保证运输泵连接位置的牢固性,有效地防止浆体漏出来,混凝土的运输泵要进行及时的清理,避免出现遗留的残渣,对下次运输造成不利影响。
        2.5合理采用制备与搅拌技术
        为保证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质量和强度,在具体的工作中应重点采用制备技术、搅拌技术,保证制备质量和搅拌效果,满足具体的混凝土结构建设要求和标准。首先,具体的制备工作中应该按照具体的混凝土强度特点、质量特点与成本特点等,明确所需要应用材料的配合比,同时按照砂材料情况、骨料情况、水泥清理、结构质量影响因素等等,在实际制备的过程中,合理使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材料制备的配比方案处于最佳的状态,在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的情况下,保证制备的质量、标准符合标准。其次,重点应用相关的搅拌技术措施,结合混凝土结构的坍落度情况、搅拌时间与设备容量等特点,在施工建设期间选择使用高容量的搅拌机设备,保证其和搅拌时间长度、坍落度参数值等相互匹配,确保结构质量的同时,预防对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稳定性和寿命产生影响。例如:在选择使用自落类型搅拌机设备的过程中,容量控制在500升以上,将搅拌时间控制在持续性60秒左右,坍落度控制在3厘米。在相关设备容量在250升以下的时候,将时间控制在两分钟以上,坍落度控制在3厘米之内,确保搅拌工作的质量和成效,从根源上入手规避和预防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问题或是其他问题,确保搅拌的质量和标准相符。
        结语
        总之,在当前土建施工期间,混凝土整体结构施工属于重要部分。土建工程混凝土有关结构存在不少问题,如混凝土的调控缺少规范性,水泥缺少散热性,混凝土有关材料质量存在问题,混凝土存在裂缝现象以及对于混凝土的结构缺少养护等,这些问题都对混凝土以及建筑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站在本质角度来说,混凝土有关技术包含非常宽泛的含义,其中主要含有搅拌技术、配置技术、浇筑技术、养护技术、抗裂技术以及控制好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整体结构当中对这些技术加以运用,能够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倪志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129.
        [2]张玉梅.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05):149-150.
        [3]余德浩,翁力君,朱君,贺雄三,戴理兵.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18):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