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第4期   作者:徐俊
[导读] 在当代数字化经济的背景之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不同的技术都在进行着进步,其实包括道路之中的混凝土修建技术,也发展的十分快速。

        徐俊
        单位嘉善县新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省 嘉兴市 314100
        摘要:在当代数字化经济的背景之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不同的技术都在进行着进步,其实包括道路之中的混凝土修建技术,也发展的十分快速。现在这个技术已经相当的普及了,并且在各大城市之中也有应用,如何进一步的优化这个技术,提升沥青混凝土的效率水平,是目前亟待提升的问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沥青混凝土是如何在施工的过程之中科学的进行展开,以及沥青混凝土的各项不同的参数值,并对已经施工之后的现场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来更好的合理配合沥青混凝土的材料配比,以及如何达到完美的质量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
引言
        现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市政道路备受关注,并已获得极大发展。尽管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愈加成熟,尤其是在沥青路面施工方面,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沥青路面质量问题难以避免,甚至影响到市容市貌及居民生活。为此,需给予沥青路面施工更多关注,逐步完善相应施工技术。本文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展开详细探讨。
        1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问题
         1.1材料问题
        材料质量是应用和提高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摊铺技术质量的重要前提。如果材料不能使用在适当的地方,一旦道路建设和质量控制出现问题时,就会为后续施工与质量验收潜在的安全铺设风险。例如,一些建筑单位在采购建筑材料时忽略了材料供应商的资格审查,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管理标准执行管理程序,导致将不合格的材料应用于施工过程。一旦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将产生严重后果。
        1.2裂缝问题
        裂缝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市政道路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并会影响道路建设的整体质量。道路开裂主要通过两种主要方式发生:第一种是疲劳开裂。疲劳裂纹的主要原因是在城市道路上,沥青混凝土路面建成后,由于长期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路面的阻力降低,这导致道路破裂。这种裂缝的形成是不可逆的,并直接降低了道路施工的质量,第二类是反射裂缝。反射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城市街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半刚性基层开裂。这种情况也将对人员流动产生严重影响。
        1.3 车辙病
        车辙是市政道路上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路面反复受到交通和车辆负荷的影响,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表现为永久的垂直变形。如果不及时处理,风险会增加,并且会发生交通事故。例如,在某地三环路道路改造项目中,发现大多数旧道路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这是由于交通量的增加导致路面上的负担过大。在改造施工中,我们不仅采用了在路面添加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而且还增加了钻井,注水等技术手段来满足路面的要求。满足道路的负载要求。因此,为了预防和控制车辙,有必要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和道路的密实性。
2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建议
        2.1 选择合理的沥青材料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市政道路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效果。沥青材料的许多问题是由沥青材料本身的问题引起的。因此,沥青材料必须在实际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合理选择类别。为了提高沥青材料的性能,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入一些改性剂以改善沥青的性能,以提高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效果。并减少各种涂层问题的发生。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改性剂。不同的修饰符可以具有不同的修饰效果。例如,橡胶改性剂可以改善沥青路面的柔韧性,增加沥青路面的耐热性。在所有改性剂中,最常用的是丁苯橡胶制成的SBR改性剂。

通过将这种物质添加到沥青材料中,沥青可以更好地适应高温且不易变形,从而提高了社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2.2混合料的配比
        在进行材料的配比过程之中,我们要根据相应的不同的质量标准来对材料进行相应的比例计算,而对沥青的使用我们需要先对沥青的质量进行对比,并且根据沥青的数据来和其他相关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混合,达到国家是质量标准。材料混合完毕之后送往相关的机构进行检查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再进行大比例的混合调制。同时需要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对国家要求的文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得出最后材料的总使用量。将各个不同的技术都发挥出来,各部门相互配合,立志一次性建设好一整块完整的路面,为了增加沥青和路面之间的粘合度,我们需要在路面平铺完成之后再喷洒相关的原料,将阴离子乳化和阳离子改姓乳化相结合,在生产这个的时候我们需要保证材料的比例,所以对材料的搅拌方式也有了要求,于是在材料预拌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样本检验,不断的对材料进行质量的检查直到达到最后的标准,在送去相关的部门进行审核检查,在这个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道路要求选择一段试用道路进行模拟,最后完成国家的标准质量要求,得到量产
         2.3摊铺施工
        材料调制好了之后就是进行施工平铺了,在这个过程之中一定要注意保证材料在运输过程之中的温度,运输到作业的现场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否则也对工程的现场造成影响。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之中,加强对道路的把控处理,防止工程结束之后质量不过关,道路不平整等等问题。在保证道路的使用时间的同时根据不同的道路来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有的使用硬化处理,而有的道路则需要保证一定的密度,不同的情况之下要更改一些方法来保证道路的质量问题。
        2.4 压实施工
         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之中会对路面进行压实,让沥青更好的与地面之间进行粘合。而压实的工具也有三个不同的种类类型,主要是轮胎,振动以及静压等方式,并且通过多次甚至是反复压制来压实道路。在第一次压实道路的时候我们需要确保路面的平整度,首先保证路面是平整的,其次在提高整块路面的质量问题,加大路面的密度,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重吨的材料来进行压实路面,在碾压的过程之中要注意沥青的温度,以及压实的时间,这个时候需要用轮胎式的压轮进行压实路面,并在所有的工序完成之后对路面的质量进行监测,保证施工现场的质量。
        2.5沥青路面接缝处理
        在摊铺时一般会出现接缝,针对纵向接缝,需要留出一定的范围不进行碾压,然后形成一个后续高程基准面,构造出一个摊铺重叠层,建议选择热接缝来实现(一般不超过10mm),在此基础上采取跨接缝碾压措施,将多余的缝迹去除。针对已摊铺路段,一般需要采取人工切齐的方式对其尾部进行修理,及时将废料清除,并添加适量的透层油,利用摊铺机熨平板进行摊铺,在碾压过程中一般会选择钢筒式压路机,通常为横向压实,一般以已摊铺路面跨缝为起始处,随后将设备逐渐移动到新铺面层。
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对比,相信加深了对沥青这种材料的了解,包括沥青混凝土技术的运用前景以及优缺点都有了一定的看法,在当代科技发展的时代之中,只要我们对原材料严格把关,通过对不同的道路之中的不同处理方法来使用最科学的方式建设道路,就能够符合国家道路的质量标准,最大程度的为城市的现代化添砖加瓦,并且增加道路的使用时间,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记录了大量的数据,方便下次继续施工。
参考文献:
[1]赵德东.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03):108-109.
[2]刘俊栋.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5):137-138+141.
[3]平佳强.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要点浅谈[J].四川水泥,2021(03):95-96.
[4]王彬.试析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居舍,2021(06):34-35+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