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兵 郝春鹏
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排水工程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提高城市道路雨水排水能力,己成为当前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拟对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优化进行探讨,以期切实解决好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问题。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确保这个部分施工不存在质量问题,才能提高道路排水能力。这样即使在降雨量比较大的季节,也能快速将路面上的水排走。不仅能提高城市防洪涝的能力,减少由于降雨量大而道路路面积水太多影响出行的现象,又能增强道路出行安全性,避免由于道路长期时间受雨水浸泡出现质量病害的问题。
一、市政排水工程实践的特点
就管道施工来说,由于排水工程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城市排水管道多,管道布局要有一定规律性和合理性。排水工程的施工工程总量非常大,管道的布局有时受到地理状况或者其他工程管道的影响而布局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施工技术要不断提高,以达到各种状况下排水工程的施工工程质量不受干扰和影响的目的。同时,施工前期,相关的设计人员要从施工地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构造出整体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而后进行细化,并且紧跟着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计划的安排,保证其可行性,以及科学施工。比如,做好砂石基础工作,做好相关的施工前期测绘工作,管道安装要合理等等。从管道涉及范围广来看,由于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时,需要路面挖掘配合居多,这样的施工过程难免对地面的交通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涉及到市政工程的其他工程管道数量较大,其他工程的管道布局也需要进行相应避让。
二、雨水排水工程常见质量病害
(一)渗水问题
雨水排水工程建成以后,在使用中常见的质量病害是渗水。这个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造成,一个就是在施工中使用了劣质材料,在复杂环境下容易被腐蚀,进而出现变形和渗水。排水工程使用不合格材料,在力的作用下会遭到损坏,这也是排水工程渗水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则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不够规范,设计具有问题、随意更改施工步骤、施工技术水平低、施工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等,都会导致雨水排水工程在投入使用后渗水。不但会影响到排水能力,还会给道路质量带来威胁。
(二)积水问题
雨水排水工程经常会出现积水的问题,致使排水能力比较差,在暴雨或者降雨量大的季节,无法快速将道路上积水排出去。这些雨水停留在路面上,一方面会使人们无法顺利出行,同时影响出行安全,因为容易引发滑移;另外一方面则是道路在雨水长期时间浸泡下,就会出现质量问题。分析雨水排水工程积水原因,主要是因为排水设计存在问题,不够合理,还有就是测量缺乏准确性,施工中有较大误差等。另外,雨水排水工程施工中经常会规避一些建筑物,有时候会更改管道路径和平面。这些会使排水工程出现问题,从而引发积水现象。
三、市政道路雨水排水系统
以系统的构造特点来进行划分,道路排水系统可以分为:明式、暗式和混合式三种类型。(1)明式排水系统:采用明沟进行排水,主要建设在公路或者乡镇道路的出入口以及人行横道处,在这些地方建造一些涵管和盖板等构造物;(2)暗式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雨水井、沉泥井、排水管、检查井和地下排水主干线等几部分;(3)混合式排水系统:指的是将明沟排水和暗管排水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排水形式。在城市中比较常见的为暗式排水系统,在下雨天市政道路需要排水的时候,雨水经由道路的坡面自主的流到雨水井当中,然后雨水再流入沉泥井,通过排水管和检查井,最后流入到地下的排水主干线当中。在排水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中,雨水井和沉泥井以及排水管的施工工程量比较小,可以由道路施工单位来完成,而工程量比较大的检查井和地下排水主干线则需要专门的排水工程来进行施工。
四、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4.1测量放线技术
在测量放线过程中,测量技术人员应将设计规划部门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作为复测的依据。在这一过程中,要考虑到道路的实际需要,增加适当的测量控制点。另外,在施工放样测量中,需要对整个雨水排水工程的基准点、基准点和管道中心线的井位进行复测。最后,对于每次测量,都要保证闭合,严格控制闭合误差。
4.2沟槽开挖技术
在开挖过程中,主要采用人工与挖掘机相结合的方法,沿沟槽开挖边线进行施工。开挖前应确定沟槽的中心位置、标高和坡度,并严格控制工程误差范围。挖掘机挖至距沟底约5~10cm时,采用人工清底,可避免扰动或超挖沟底土壤。对于挖出的弃土,应堆放在远离沟槽边缘的地方,以免沟口坍塌。针对地下水位高于沟底的情况,在沟底两侧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将集水井内积水抽干。最后,开挖时要注意实际地质情况,调整边坡。一般来说,1:0.25和1:0.33之间的坡度最好。
4.3沟槽排水技术
管道施工过程中,为了维持开挖的沟槽内无水指导施工完成,需做好沟槽排水工作。首先,堵截地面上的雨水和积水,防止流入沟槽内;其次,在沟槽底的两侧设置排水明沟,在每段明沟两端处设置集水坑,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泥浆泵和潜水泵灯设备进行抽水,确保沟内无水。
4.4承插口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基础施工中,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槽底铺设10厘米厚的砂砾垫层,然后浇筑。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要保证缓慢泵送和插入,直到没有气泡为止。养护后,混凝土表面应尽快抹灰。管道安装时,管道安装前应清理沟内杂物,放出管道中心线;安装时,应按中心线对称放置管节,然后用机械或人工轻轻移动和撬起排水管,使管口连接紧密。安装完毕后,应沿对称方向检查排水管道的直线度,并采用水平移动进行调整。相邻两检查井砌筑高度大于销钉高度时,可进行销钉模板支护施工。浇筑前,应在模板内壁前标出销顶表面的标高,然后清洗地基的顶面。
4.5雨水井施工技术
本工程常用雨水井为86型,安装方便,沉淀能力弱。在测量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用一级实线合理确定集水井桩号,并画出坑边线。基坑开挖施工采用人工操作时,应注意对开挖深度的有效控制。假定雨水井框架深度为h,沟底标高应低于路面标高(h+0.12)m,同时沟底应尽量密实平整。坑底铺浆碎石(厚度宜为0.1M左右),然后在其上铺设平槽,其高度应低于道路标高0.02M,以保证方向与钢丝绳平行,边石线与边石线的间距宜为0.03-0.05m,安装后应仔细检查标高,确保安装正确,最后固定平槽。
4.6沉泥井施工技术
测量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科学确定边石上雨水井的桩号,以B点为中心。坑、沟施工采用人工操作时,坑、沟深度应恢复至距边石顶部2.19M。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应在槽底浇筑和整平灌浆砾石。井架与排水管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合。多余的管头应钻孔找平,然后用水泥砂浆抹平,防止渗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排水施工各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现场作业人员在各类施工技术的实际运用中,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并保证各个工序的无缝对接,要知道容易发生的质量缺陷,克服施工阻碍,让排水管道的实际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赵德元.? 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 山西建筑. 2016(29)
[2] 周文春.? 浅谈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23)
[3]于致远,徐铖舜,梁楠.? 过滤型雨水花园案例浅析[J]. 江西建材. 2016(24)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