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强
广东中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云浮市 527300
摘要:当今市场所销售的公路施工材料质量仍然存在问题,如果因未严格进行材料质检工作而误用劣质材料,会诱发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采用合理的方法,构建完善的体系,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所需材料和常用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监督控制,在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性方面作用明显。具体实施中,需要准确把握质量检测方法和技术要点,加大质检和监督控制的力度,通过优化质检技术、手段和方法,保证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以减少材料质检工作中的漏错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公路工程;材料检测;控制技术
1 公路工程施工材料检测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常用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材料、钢筋材料、路基施工材料、粗骨料、细骨料、混凝土添加剂、沥青材料等。(1)水泥材料由水泥和胶结材料组成,在其质量检测工作中,主要使用化学试验检测其凝结速度、胶结特性与安定特性。(2)钢筋材料包括原材料和连接性钢筋,在质检工作中,需要采用物理力学检测方法检测其抗弯曲能力、抗拉性能、伸缩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3)路基施工材料由矿渣与粉煤灰组成,在质检过程中须通过物理检测判断其细度、含水量、烧结强度是否达标。(4)粗骨料由鹅卵石、碎石和毛石组成,须采用物理试验检测骨料的粒径、表观密度和含泥量。细骨料主要材质是细砂,在质检工作中须采用物理检测法检验其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含泥量和筛分。(5)混凝土添加剂包括速凝剂、防冻剂和减水剂等,在质检工作中需要采用化学试验检测其Cl-离子含量与坍落度。沥青材料由沥青结合材质构成,在其质检过程中须综合采用化学试验和强度试验来检测材料的强度等级、温度敏感度、塑性和黏结度。
2 公路工程施工常用材料检测工作现存问题
2.1 公路常用材料检测设备仪器功能缺乏完善性
公路工程施工材料检测设备仪器的功能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如果仪器精度和量程不符合标准要求,会导致检测结果不精准,难以及时发现施工材料质量问题。此外,部分检测工作人员在开展材料质检工作之前未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会削弱仪器使用功能。
2.2 公路工程施工材料质量检测管理机制急需健全
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材料检测工作相对起步较晚,检测技术和试验方法发展也相对较晚。部分检测机构尚未达到标准资质要求,没有设置完善的内部试验管理模式与检测机制。
2.3 公路施工材料检测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欠佳
检测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对相关的检测技术、规则、方法缺乏全面认知,无法准确把握相关要点,在仪器操作中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不能做到安全检测与高精度质检。
3 解决对策
3.1 优化检测仪器设备功能
优化公路工程施工材料质检工作管理方案,必须着重改善检测仪器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引进新设备、高技术仪器,有效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做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相关工作;在使用前对仪器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校准,保证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3.2 健全检测管理机制
(1)完善检测管理机制,对质检的标准、安全监管流程进行明确的规定;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对工程全过程材料质量实施动态化的追踪检测和管控。
通过优化和提升质检技术、手段和方法,准确把握相关要点,保证具体工作的落实,以减少因质检和监管不到位而导致问题。
(2)应注意统一公路工程施工材料质检标准,在具体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应坚持节能环保原则,严格依据标准要求对材料实施全面质检,以确保检测工作质量。施工企业应注意提高公路施工材料质检工作的地位,加大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测标准流程与监督管理制度,对检测人员的质检操作流程予以监督和指导。当前公路建设产业发展极为迅速,各种新型材料层出不穷。检测技术更新速度相较于公路建设的发展速度较为迟缓,部分中小型施工企业依然使用人工检测模式,信息检测技术较为落后,难以准确识别材料质量问题。
须全面加快检测技术的发展,促进公路施工材料检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健全施工材料检测信息系统,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准确判断公路工程施工材料质量,全面提升自动检测效率。
第一,智能化技术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公路施工材料质检工作智能化与高效化。自动检测技术可以自动识别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及时发现潜存的隐患。
第二,图像识别技术以计算机为载体,做好相关图样的采集、预处理、提取特征、结果匹配等一系列与材料质检相关的工作。
第三,模型分析技术是通过构建模型准确反映施工材料质检参数与集料配置质量,并用公式、方程式等更加明确表示出来,这一技术应用的关键是保证数学关系的精确性。
第四,模糊逻辑法基于模糊推理法,一般情况下,施工材料初次检测难以立即准确判断和识别质量问题的类型、诱因。可以运用模糊规则依次排查施工材料质量问题类型与诱因,例如初次发现沥青材料质量有问题,并不能立刻判断是强度等级、温度敏感度、塑性和黏结度具体问题,需要运用模糊逻辑法进行判断。如果判断结果显示沥青强度等级不足,需要加强沥青强度或者使用新材料代替。
(3)在公路施工建设中,应搭建专业的临时性检测基地,严格依据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为公路施工作业提供参考。通过开展专业质检工作判断施工工艺是否安全可靠,启用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分享施工材料质检信息,不断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应做好信息收集整理与分类登记工作,为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编号、施工材料质检编号和质检结果信息组建相应的信息数据库,通过优化信息检索、存储与调阅功能实现信息的高效管理。
(4)施工企业应协同试验检测工作人员针对不同新型节能材料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如对水泥,应严格审核其合格证,做好进场复验工作,严格检测其强度与安定性是否符合节能标准要求,切忌选用含有氯化物的水泥原料;对于节能型混凝土集料中的掺合料,应按照《混凝土外加剂通用技术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和《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1997)的标准要求进行严格质检,仔细核查其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与复检报告。对于防水材料,首先要判断防水材料属于刚性材料还是柔性材料,然后,根据材料类别实施相应的试验检测,确保其抗渗能力与厚度符合标准要求。
3.3 培养高素质检测团队
具体工作的开展需要强化检测团队建设,优化质检人才资源,因而,施工企业应综合培养高素质检测工作团队,全面加强检测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引导树立使用检测技术和试验方法开展公路施工材料质检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强化检测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并非只依靠前期的培训活动,现场指导工作也尤为重要。在施工现场,培训师可以对检测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进行规范与指导。
4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施工材料质检工作中的问题主要包括检测仪器技术相对落后、检测管理制度须待完善、检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等。对此,施工企业应注重引入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为公路施工材料质检工作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明确质检安全监管的流程,组建专业检测基地,不断加快检测技术的发展,促进施工材料检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构建施工材料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洋,张红晶.浅述公路原材料的检测与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0(5):186.
[2]仇娅媛.公路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1):242.
[3]钟恩华.浅论我国高速公路材料质量控制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0(3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