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克斌
山东泰安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为建筑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推动了建筑领域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工程造价是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在建筑工程的项目造价中,经常会存在许多风险因素,只有加强企业工程造价各类因素的管理与控制,才能更好地提高施工效果,保障企业的经济获取,从而满足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建筑施工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工程造价工作的风险因素控制与管理,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办法,提高工程造价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障企业的经济收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隐患;风险因素;解决路径
1工程造价的内涵
工程造价指的是在开展工程建设中消耗的所有费用。以建筑工程为例,可以理解为在开展建筑工程建设中,所产生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所消耗的一次性费用总和,从广义上来说,工程造价在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含义,要想实现良好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必须全面了解建筑工程的所有施工环节,并通过全过程进行管理,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造价管理效果。
2工程造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2.1造价管理模式过时单一
对于不同的建筑项目,建筑企业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适当的管理机制,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因素,像是现场环境、地质等因素,根据众多因素整合在一起分析,思考详细的工作步骤。但是,在实际建筑项目施工期间,建筑单位并不注重工程造价管理,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指导,使得企业对工程造价与实际成本之间的认知出现误差,造成施工期间的成本和施工周期不断增加,破坏项目施工的连续性,影响工程造价质量。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加强对建筑行业的调控,工程造价模式过于单一,无法使工程本身与政府政策扶持有效衔接在一起,对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
2.2招标投标风险
由于大量的建筑单位兴起,使得建筑市场中的竞争越演越烈,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面临极大的风险,项目价格与风险存在的差异,会使得招投标项目影响后续建筑施工的整体进度。因此,建筑企业在招投标期间要把握好报价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关系,维系两者之间的平衡,防止出现其他竞标单位违规等现象。
2.3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生产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从而造成施工管理问题,浪费大量的资源,最终造成成本增加。此外,施工企业对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在施工环节不够重视成本控制,导致成本管理与施工严重脱节,无形中增加了施工预算。在完成施工后,为了避免出现亏损,施工企业就会增加变更洽商。此外,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在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或转包和分包等行为,无法保障工程质量,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3工程造价工作管理措施
3.1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谨慎参与工程投标
施工企业要提升对工程造价隐患风险的防范意识,管理者更要重视工程造价的风险防范工作,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工程物资的管理、招标合同的拟定及项目准入价格等方面实施管控,做好造价内容的控制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尤其是招标文件中的内容,更要细致地检查和审核,保证内容表述清晰无歧义,及时发现内容中潜在的隐患风险问题,才能避免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发生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事件。工程物资进行清单报价时,管理者也要重视对风险因素的控制。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市场中,施工建材的种类较多,建筑材料的选择关系到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工程造价也有较密切的联系,所以施工企业要慎重选择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建筑材料供应商。施工企业对于工程投标更要予以重视,投标过程中要对各项数据、条款进行认真核对,条款内容对工程项目的收益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避免发生工程造价的风险,选择谨慎参与投标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方式。
3.2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对于施工期间的建筑工程,建筑企业应该出台相对应的造价管理制度,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造价风险时,可以根据造价管理制度为风险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措施。企业应当合理利用施工期间的管理标准,对施工时间和项目审计做出规范,根据施工合同条款,观察建筑市场中的各项材料价位变动。做到成本管理、控制两手抓,合理控制工程风险。并将施工期间会发生的意外情况等都提前纳入造价工作中,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建立应急措施,保障建筑项目施工的稳定性。这样即便施工期间发生意外,施工单位也可以根据事先做好的防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件发酵对建筑企业造成不利影响,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3.3制定合理的风险规避策略
建筑企业应该针对工程造价涉及到的风险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规避对策。制定的前提需要造价管理人员对项目整体各项施工环节存在的风险做合理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做详细研究,分析风险因素可能发生的概率,并采取相对应的防控手段进行风险规避。建设期间会出现技术项目风险,其主要是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导致,自然因素属于不可抗因素,所以企业应该针对人为因素加强管理,重视整体工程的建设施工。企业还应在实际工程中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检测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保证风险在管理人员的控制范围内,避免风险对工程造成影响。
3.4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问题解决对策
在项目施工阶段,保障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也是控制施工成本最有效的途径。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中,要重视造价控制与管理,加强资金成本的有效利用,首先,要更新与完善整个施工成本的控制,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机制。其次,要严格控制施工资金与施工合同,保障施工资金能够按照合同规定正常运行,避免造成巨大的损失。最后,企业应加强施工组织环节的造价控制与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做好施工的流水安排。
3.5建筑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
结算阶段也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企业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在结算环节中,首先要全面整理和搜集施工过程中的造价资料,然后将资料录入造价管理系统中,同时做好安保工作,保障后续数据的分析能够顺利进行,以提高造价的控制效果。其次,相关人员应该认真审核每一项工程造价内容,避免出现实际支出大于项目规划的造价内容,如果出现此类问题,应该及时寻找原因,进行科学分析,提高造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3.6建立全面的信息处理与运算平台
造价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大数据技术建立建筑信息平台,提升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大数据技术与建筑领域相结合,造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掌握整体工程中的各项关键指标,解决造价工作中出现的误差,提升工作的准确度。在数据平台上,管理人员可以与多方负责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实时解决施工期间出现的问题。同时,造价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通过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实现高效的建筑造价预算,为建筑企业提供更精准的造价数据。
结论
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各个环节的施工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所以施工企业有效防范工程造价的风险,需要科学规避各类风险隐患,选择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施工管理方案,尽可能地降低施工中风险发生的概率,避免风险影响工程造价,使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文京.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8).
[2]王若琳.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
[3]汪丽玲.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D].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4]许红珍.工程造价咨询管理风险防范探讨[J].城市建筑,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