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第4期   作者:吴兴秀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受到重视。
        吴兴秀
        杭州天际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受到重视。对于城市高层民用建筑来说,构造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空间面积大,人员相对集中,所以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会更多,消防安全问题也会更加的凸显,为了让城市得以健康和谐发展,让居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一定的保障,必须要优化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文章就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对于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对此要想有效地解决和控制这一问题,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充分考虑到群众的人身安全,合理确定防火设计目标,优化防火设计方案,从根本上保证高层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减少火灾隐患,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小火灾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1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特点
        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特点主要体现为:第一,火势蔓延速度快。高层建筑普遍具有较长的垂直距离,电梯井、管道井等位置的防火管理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迅速蔓延,室内可遮挡物较少,如果外界风大,天气情况恶劣,高层建筑内部火势蔓延的速度会更快,大大增加了扑救难度,也将存在严重的人员伤亡。第二,人员疏散很困难。高层建筑内部人口相当密集,发生火灾以后救援工作的开展非常困难,加之高层建筑的垂直距离较长,内部人员逃生时间以及救援人员的达到时间会有进一步延长,成功逃生几率较小,成功救援难度很大。第三,内部结构相当复杂。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内部人员疏散过程中容易出现拥挤情况,甚至出现踩踏事故,直接威胁着内部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他们的逃生几率。第四,高层建筑物的火灾扑救难度很大,消防救援车的水管喷射距离有限,如果发生火灾的地点直接超出限定高度,则需救援人员进入内部,借助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完成救援任务,这样一来,就会耗费更多的救援时间,一些消防设施存在故障问题,也给救援工作的实际开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2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问题
        2.1总平面设计不能满足消防设计需要
        消防登高车只有在满足登高操作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效果,保证在救援工作中能够接近高层民用建筑的主体,确保消防员能够进行建筑立面的灭火工作。登高车需要有足够的沿建筑登高面实施登高作业的立面空间,因此目前国家消防技术规范中对登高操作中,要求高层建筑底边至少有周长1/4长度,不小长边长度,高度在5米以上的裙房,而且在范围之内需要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但是在要求中,并没有提出对于登高操作场地的要求,所以设计人员往往不会考虑登高车的操作需要,导致设计中并没有给登高车留下足够的操作场地,从而对救援工作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2地下室设计存在不合理现象
        在目前建筑市场中,商业位置的黄金地段基本都被开发殆尽,而且这些地段的地价基本上称得上是寸金寸土,为此开发商为了让自己的投资能够得到更加丰厚的回报,经常会把地下室改装成为营业厅进行出售或者出租,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但是在国家的规定中,地下室无法被设置为大量人员密集型流动的场所。而且在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当中也规定了地下室是不适合设置人员密集厅的,如果必须要进行这一方面的设置,面积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目前地下室这样的设计给民用高层建筑造成了很大的消防隐患。
        2.3火灾烟气难以控制
        一旦发生火灾,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对于人们身体健康来说危害很大。有效的排烟和防烟是控制烟气的最佳手段,对此,建筑内部必须要设置专门的防烟和排烟系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层民用建筑由于内部空间较大,烟气扩散的面积较大,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烟气的控制效果。


        3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问题解决对策分析
        3.1消防登高车操作场地的设计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购买的消防登高车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无论是规格、型号、对地面承重要求都会有明显的不同,登高车自身也会有不同的操作半径。所以,各地需要针对所购买的消防登高车情况来作出规定,保证高层民用建筑物能够按需满足。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审核工作当中,需要满足消防登高车的宽度和重量需要,保证操作场地能够和建筑有一定的距离,一般规定50米的高层建筑,其消防登高车的操作宽度为8米,操作场地距离建筑物外墙需要在5米以上。
        3.2合理设计地下室
        想要把地下室作为营业使用,则肯定需要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完成具体的设计。首先需要做好防火分区的划分,其次就是要能够保证耐火的等级,还有设置必要的安全出口。同时注意人流及时的疏散,设置自动喷洒和自动报警装置,能够有机械防排烟等这些措施等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地下室还有整个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为此在关于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方面首先应该对地下室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够减少高层民用建筑可能存在的火灾方面的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值。
        3.3合理设置烟气控制系统
        (1)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便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也使人们面临着最危险的因素。高层民用建筑由于内部空间设计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烟气难以快速排出。对此,一定要做好烟气的预防与排出,结合建筑空间的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安全通道,以此来做短人群疏散距离,减少人员疏散时间的浪费,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烟气对人们的威胁。
        (2)在高层民用建筑施工设计中,必须要严格按照《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标准和要求来设置专门的地上通道或者地下通道,尽力缩短人员疏散距离。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之后,可以将建筑内人员快速输送到安全区域。
        3.4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
        在进行安全疏散通道设置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充分的考虑到民用建筑空间的复杂性,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时,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人员的伤亡,需要充分的考虑民用建筑的体积,在防火设计时可以借鉴避难通道的相关设计经验,在民用建筑的楼梯第一层不能直接连接到建筑外的中央,在设置中间建筑物和疏散通道时需要对位置进行精准性的确定,在一些重点的位置和公共区域,要设置自动防火门或者是类似防火门的装置。在进行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时,疏散通道的高度要高于建筑的出口,并且还要设置多个疏散通道,在疏散通道中要设置正压送风,安装甲级防火门。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全疏散通道中,不要放置任何的可燃物,从而使得这一区域能够绝对的安全。在安全疏散通道宽度设计时,需要结合疏散的人数以及日常的人流量,加强对一些数值的有效计算,并且在实际设计中要做好穿线保护工作,共享通道区域中宽度要大于8m,到达任意点时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要在50m左右。另外,在公共区域中要设置排烟系统,防止由于烟气过大而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建筑物的内部要设置疏散的标识,同时在公共区域中要设置一些广播系统来起到引导和疏散作用,通过广播系统也可以减少人们内心的恐慌,从而保证现场安全疏散工作的有序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眼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高层民用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其防火安全设计已经是关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问题。对此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加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全面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火灾发生概率,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蔡晓辉,徐凯,李利民.高层住宅消防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9(06):150-151.
        [2]王瑞斌,李建洲.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的排查对策[J].门窗,2018(41):89-90.
        [3]张贵泽,石建.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6):332-3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