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勇杰 岑露凯
绿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311400
摘要:无论是在世界环境范围内,还是在我国环境范围内,对于淡水资源的利用以及保护一直是一项环保之中的热点问题。因为工业化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对于淡水资源的利用一直在不断加深,这导致很多地区淡水资源枯竭,甚至无法满足正常的生活用水。所以在源头进行解决,对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的设计进行改革,从源头进行节水节能,是一项重要的节水举措。基于此,本文就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节水节能;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210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和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量较大,如果建筑工程在给排水设计上不够科学合理,则会致使建筑工程在正式投入运行以后发生资源浪费的问题,这和当前我国实施的绿色节能发展方针是完全相悖的。所以,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需要积极贯彻落实节能理念,引入节能技术,不断完善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方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化、稳定性发展。
2 概述
最大限度控制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目前水资源浪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道阀门和配件等泄漏造成的水压降低和水资源浪费,受到技术、工艺、材料和水质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工艺水平,确保各个配件的尺寸合理衔接,提升密封性,选择耐腐蚀的材料,同时提升水质;(2)压力过大,设计人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过度依赖以往经验。要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中必须要保持合理的水压,比如根据水压数据和水表压力,确定供水层数的压力,进行水压分区,高层直接采用管网叠压式变频给水设备供水,保证城市管网中的余压得到充分的利用;(3)热水资源浪费,在老旧建筑没有进行热水循环系统的设计,每次使用热水都需要排放大量的冷水,造成水资源浪费。因此要采用热水循环技术,减少浪费。
3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
3.1 完善管道设计
为了解决管道泄漏问题,建筑企业要加强控制管道质量,加大施工监管力度,保障整体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利用合格的材料,以满足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此外,还要定期维护建筑给排水系统,及时解决泄漏问题,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合理设计管道的位置和形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以减少管道承受的挤压力。在设计管道形态的过程中,要减少拐弯和交叉等情况的发生,保障形态设计的合理性,以避免发生管道泄漏问题。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还要合理进行选材设计,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管道材料。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用途来选择材料,以保障管道质量。在实际施工阶段,要根据设计材料的特性来进行施工,并细化设计连接部位,在管道连接部位采取加固措施,以避免发生泄漏问题。
3.2 分区供水
超压出流是指给水配件前的静水压大于流出水头,其流量大于额定流量的现象,两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属于“隐形”?水量浪费。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制定颁布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出于安全考虑,对供水配件和支管的压力进行了限制,但忽视了压力过大而造成水浪费的情况。如果工程设计人员只按照上述规范,而忽略超压出流的情况,势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压力限值。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节能和节水,为了满足节水标准,就有必要控制超压流量。工程施工设计人员可以优化给排水系统设计,选择减压装置和合理选择供水附件。主要的有效措施包括:(1)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配水点的水压需要合理限制;(2)为以减少超压出流流量,配置卸压装置降低异常区的水压;(3)在给排水系统中优先配置节水龙头。
3.3 雨水收集系统能设计
由于房屋屋面雨水污染程度比较小,因此可以对这部分雨水进行二次利用。在建筑排水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雨水收集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完善室内外雨水管网,引导雨水逐次流经分流井和雨水弃流控制井以及过滤井,最后进入清水池中,通过消毒处理后,再利用变频供水措施应用于建筑卫生间和园林浇水等方面。由于在房屋建筑中不利于布置立管设备,所以为了高效利用雨水资源,在雨水收集系统节能设计过程中可以在沉淀池中引入雨水,根据虹吸式压力流系统来高效收集雨水。在建筑排水设计中,雨水收集系统属于重要的一部分,设计人员可以对建筑屋顶进行绿化设计,同时安装雨水收集装置,将其应用于小区绿化和马桶清洁等方面,可显著节约水资源。
3.4 市政水压合理分配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水压不足的现象,如果给水系统不能进行正常的进行高层供水时,可以选择使用水箱进行供水的工作方式。在实际的供水工作过程中,水箱有着十分明显的使用优点,其可以保证各个配水点压力的稳定性,防止水压出现较大的起伏波动,出现水压不稳定现象,避免压力出现较大的变化,使其供水可靠性有效增强,进一步保障市政供水的有效满足,符合市政供水的标准和要求,有力保障了城市供水各方面的功能。
3.5 变频水压控制技术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为能有效提升节能减排的质量效果,将先进的技术加以科学应用比较重要,通过变频控制系统的科学应用下,能够对水压自动调控,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从而实现水资源节约的目标。建筑给排水系统正常供水中会存在相应水压,是水泵带动给水管道供水,不同类型用水能对其压力进行有效调整。如卫生间用水水压比厨房用水压力高,供水水泵压力是额定的,提供低压供水时会造成多余电能消耗,所以水泵系统增加变频技术,这样能对节水泵运行电压问题得以调整,保障电能的有效节约,这对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3.6 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传统能源一方面会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加大温室效应,而且燃烧过程中还有可能会排放诸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另一方面传统能源是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未来可能会面对能源开采告罄的危机。所以加大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既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应对能源危机。当前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都是有非常光明前景的清洁能源。在建筑中对于新能源利用力度最大的就是太阳能。当前很多城市高层建筑已经设置了太阳能转化系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建筑的取暖、用电需求。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使用新能源,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利用太阳能,既可以有效节约能源,还可以为居民提供非常便捷的热水供给。当前采用太阳能热水模式,主要是分散设置的模式,在楼梯间等公共部位设置太阳能供水管道井。同时其供热装置通常为太阳能与燃气热水器补充的模式,以更好地解决阴天太阳能不足的问题。虽然说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并不能完全发挥太阳能的优势,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未来一定会有更加成熟的利用方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给排水建设要从建筑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通过市政管网水压开展给排水建设,合理选择管材、应用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建立雨水处理循环系统、利用太阳能及二次供水设备等方式节约水源,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资源的节约及合理利用是大势所趋,营造绿色的建筑环境,共同致力于人类生存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倩. 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33-134.
[2] 陈胤.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2020(5):199.
[3] 王燕.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