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及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第4期   作者:史如青
[导读] 本文章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及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史如青
        连云港悦升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工程作为城镇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其建设的目的在于能够为广大的城镇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其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需要对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要点和质量控制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章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及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质量控制
引言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含桥梁道路施工技术以及城市管道施工技术,针对施工技术开展优化工作,不但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还可增强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与环保性,促使市政工程能为城市面貌的打造创造有利条件,便于加快市政工程的创新改革速度。对此需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发挥出真正的效用,为高品质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1市政工程质量控制意义
        市政工程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安全,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能够有效保障公共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引起市政工程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人为因素,另一种为自然事故。人为因素主要是指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主观或者客观原因引起的安全事故,如魁北克大桥事故,自然事故主要指的是由于洪涝灾害、地震等不可抗力引起的工程事故。因此加强工程质量控制能够进一步减少人为事故,并对自然事故进行预防。通常情况下,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技术、措施、调度等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并针对重点事故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科学有效的工程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措施对于确保市政工程质量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2市政公用工程中质量问题现状
        2.1建设市场规范化管理存在不完善现象
        现阶段,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大多数是由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招标,在招标过程中,有部分单位负责人为了牟利而存在滥用职权的行为,对施工过程中的规范标准不重视。招标的制度与合同管理方面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建设,并且与其相关的管理制度存在欠缺。更是出现部分项目负责人急功近利的情况,导致工程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但是并没有签订施工合同,以及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证件并不齐全,带给工程建设很多不好的影响。
        2.2工程施工队伍的监管制度不完善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主要是在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和负责,而在很多时候,有很大一部分的施工是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如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在相关的合同和工程建设工程监管上,降低管理成本,但大大增加了管理难以实施的程度。然后就是我们常说的瞎指挥了。我们也都知道,基本上作为建筑项目建设,大多是建设单位进行投资,其作为投资商,对设计可能会有较多的干预,可能到最后,整个已经设计好的施工方案,变成了完完全全的另一个设计了。还有一个就是人为的力量。在没有进行监管时,可能很多施工人员根本不关心施工建筑设计合不合理,而是只关心在规定时间内将安排的工作完成,质量并没有在施工人员的考虑范围内。这些细节都影响着整个项目建设施工的质量。像是常见的问题就有,以进行排水系统施工为例,当联合管道排水不是明排或排放雨水管道阻塞,雨水溢出从阳台或冷凝管道倒回室内,阳台地漏水封很容易干燥。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可能就不会考虑到上面这种情况。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优化及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加强市政工程公共项目的原辅材料检验
        提升原辅材料检验同样也可以严格管理市政工程公共项目的施工质量。严格管理市政工程公共项目的原辅材料,并开展抽样和检验。严格管理施工企业,依据项目总数和批号开展系统自检。随后,有关建设单位还应严格依照有关标准规定对原辅材料开展抽样和检验。唯有如此,市政工程公共项目的原辅材料才能够在项目中安全交付使用,市政工程公共项目的施工质量才能够明显提高。
        3.2加强材料设备管理效果
        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也是施工技术优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还应加强工程管理效果,针对材料与设备管理事项提出可行性改进建议,以此确保市政工程能够处于可控状态下落实各项施工内容。在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施工设备型号不匹配、租赁时间不适合等条件下,施工技术很难发挥出真正效用,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因此,管理者应在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对其质量进行精细化检测,包括可在施工场地建设实验室等,尤其对于混凝土、钢板、沥青等材料,可通过开展针对性检测试验,验证其质量,待其达标后方可应用于施工流程中,便于为施工技术提供可靠的保障。如对于混凝土强度,可利用耐久性试验判断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要求。至于沥青材料,既可选用改性沥青等优质材料,又可运用软化点试验等方式分析沥青材料的各项指标与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实践性,以免受施工材料质量的干扰,致使工程质量有所下降。
        3.3完善建筑管理工程的监管制度
        我国监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的管理体制,科学的管理可以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例如,目前国外的可视化管理是非常有效和普遍的。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使用复杂的IT系统来表示需要以清晰的形式管理的内容。另外监督管理系统开发和使用,在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是实施管理工作是保障。我们去工作,签订合同,一般是只有2个主体,但一个项目的产生,它有三个主体,企业、项目经理、施工人员。从名字也可以看出,企业相比于其他2者,实力更大。项目经理作为其他2者的桥梁,却无法完全保障员工的权益,这个资源的倾斜过大,所以笔者建议,完善公司的监督机制,去保障施工人员的权益,最好是将项目直接作为公司的分部,而不是单独出去,健全这个项目的组织机构,然后以最好的效益成本去进行施工。为了完善工程建设的管理制度,需要从项目审批环节开始,对不同的施工部位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
        3.4切实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
        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针对于一些专业能力不足的管理人员实行培训计划。对其进行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管理人员对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并且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对管理了人员进行鼓励与告诫,使得相关管理人人员能够积极做工作,致力于管理人员都能够完成分配的管理目标以及人物。保证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做到事必躬亲的工作态度去进行进行管理工作,比较每一个管理的细节,确保管理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具有可行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而言有着重要影响。我国的城市建设工作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随之发展的,市政公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把控施工质量问题,对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有效规避、将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降低。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之间要共同相互协作,对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并且建立并完善相对应的管理制度,更好地促进我国市政公用工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凯.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20,46(09):190-191.
[2]刘磊.探讨加强市政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86+189.
[3]陈国亮.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问题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67.
[4]陈科宏.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245-246.
[5]林正庆.市政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相关分析[J].江西建材,2019(06):139+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