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激励机制处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第4期   作者:胡晓
[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胡晓
        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市 530029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企业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其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相比,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空间较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建筑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资源的重要性。鉴于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企业发展,建筑企业要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优化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来激励员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人资管理;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创新
1.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较高的工作,主要由人力资源规划、招聘、薪资结构调整、员工待遇福利、培训等几部分构成。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很多建筑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
2.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2.1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就当前部分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来看,存在管理者重视程度不足以及人资管理模式落后的问题。举例来说,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者仅仅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视为简单的招聘工作,并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还有很多管理者认为企业经营不善是由于缺乏资金造成的。但是现金流不足仅仅只是限制企业发展的一个因素而已。人才资源的匮乏才是导致企业进入发展瓶颈的核心原因。根据一项调查可知,目前我国部分国有建筑企业正是因为降低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投入才导致企业进入发展停滞阶段。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张,如果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应有的份额,首先要做好人才资源挖掘和人力资源体制完善工作,通过完善人力资源体制来为企业获得更多有用的人才,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开展后期的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建筑企业的薪资激励体系不够完善
        完善的薪资待遇体系和福利待遇是吸引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员工进入企业工作,其核心目的在于依靠企业发放的薪资来生活以及实现人生目标。此外,员工的薪资也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斗志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因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升。由此导致很多员工流失到了薪资待遇更高的企业之中,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鉴于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对自身的薪资激励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借此来吸引员工。
2.3绩效管理机制完善
        每个员工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员工绩效考核机制,借助绩效考核来决定薪酬分配。
2.4建筑企业的职业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职业管理体系是决定员工发展的重要指标。员工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鉴于此,企业一定要建立相应的职业管理体系。但是就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职业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来看,存在员工上升空间狭窄,升职过于困难等问题。鉴于此,企业一定要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效的职业管理体系是企业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必要手段之一。
3.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策略分析
3.1建筑企业需要对人才管理机制加以完善
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企业发展,建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一定要应及时更新自身的人才管理理念,然后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或者我那时企业的人才管理机制。
举例来说,当建筑企业招聘或者引进人才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人才选用标准,然后结合目前的人力市场资源实际条件对自身的用工条件加以细化。同时,为了确保人才招聘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应该采用线下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招聘。同时,建筑企业还要根据招聘部门的人才类别制定不同的用工条件。为了扩大人才招聘范围,除了开展校园招聘工作之外,还可以依托各类人力资源市场发布招聘广告。此外,除了做好对外招聘工作之外,人力资源部门还要做好内部职工的培养工作。举例来说,建筑企业可以建立证件工资+绩效的人才管理机制来鼓励内部员工积极参与各类职称考试,只要员工参与的考试足够多,取得的证件多,员工的绩效工资也就越高。借助这样的人才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建筑企业留住更多的人才,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效力,从而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了迎合目前的人才资源市场发展现状,建筑类企业还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全球化经济发展态势下,建筑市场的动态波动较大,鉴于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建筑企业一定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举例来说,建筑企业要率先打破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利用竞争机制和招聘制度来拓宽人才资源的上升空间,鼓励人才积极竞争。同时,建筑企业还要建立跨部门人才建设体系。如企业的管理者发现某部门人才更加适应其他部门的工作岗位,可以直接将其纳入跨部门人才建设体系中,并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从而让单位人才在适合岗位上发挥自身的才能和作用。
3.2建筑企业要营造学习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形象的外在展示,同时也是企业精神的体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企业的忠诚度。只有员工忠于企业,才能对企业的经营策略有所认同。鉴于此,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企业要打造学习型氛围。如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全覆盖形式的培训机制,通过常态化的培训来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时间一长,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提升。
3.3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当前,很多公司都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开展人力资源工作。

举例来说,依靠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建筑企业更为全面地分析市场薪酬动态变化情况,对企业薪资待遇福利体系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依靠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对员工信息数据库进行优化和完善。
3.4利用柔性管理模式来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当前,狼性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时代发展。很多员工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我价值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鉴于此,建筑企业应该采用柔性管理模式来对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并借此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柔性管理模式下,员工可以从企业中获得更多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员工跳槽的频率。此外,借助柔性模式,还可以培养员工的向心力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人才资源的宝贵价值不言而喻,如果企业想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一定要对自身的人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如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人资管理中文化理念的渗透,将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于员工,通过对员工的留住思想来留住人才,从而培养人才,使员工与企业实现共进共发展。
4.建筑企业人资激励机制改革策略
        4.1 建立公平工作的员工激励机制
        建筑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必须严格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激励机制是员工晋升和获得更多薪酬的重要渠道之一。鉴于此,建筑单位在建立激励机制的过程中,首先要召开董事会议,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更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员工激励机制。同时,建筑企业的员工激励制度一定要和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员工的绩效考核成绩越高,企业给出的激励力度也就越高。借助这样的激励制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对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和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建筑企业在设立员工激励机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激励制度的科学性,激励目标不能过高或者过低。此外,建筑企业在设立激励机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做好前期的市场考察工作,并根据市场动态变化情况对企业激励机制加以调整和完善。
4.2重视物质激励的同时重视精神激励
        在建筑单位的激励机制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激励手段过于单一的问题。鉴于此,为了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的激励制度,需要秉承重视物质激励的同时重视精神激励的激励原则。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当员工基本的生理需求被满足之后,其更注重自身的精神需求和自身的发展。在合理的薪资待遇下,员工的生理需求可以被充分满足,但是一段时间后,如果其精神需求难以被满足,会导致其工作动力下降。鉴于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设置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并用的联合激励机制来对员工进行激励。
4.3建筑企业要做好人资培训系统建设开发工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员工发展,当前很多建设单位都开设了线上员工培训系统。借助培训系统,各部门员工不仅可以获取到最新的学习资料,同时也对拓宽员工的知识视野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系统的开发和完善工作中,企业也要充分利用人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既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也可以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平台和空间。
4.4在满足员工需求的前提下对激励机制加以完善
        同时,企业还要在满足员工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举例来说,建筑企业在设计员工激励方案的过程中,除了考虑企业效益之外,还应该将员工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设置激励机制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来实现企业价值利益。员工的工作动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正比。
4.5建筑企业要优化自身的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体系和建筑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绩效管理体制是激励机制的基础。只有企业的分配制度趋于完善化和合理化,才能充分保障激励机制的公平化和公正化。
鉴于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在设置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建筑惬意一定要针对企业当前的发展态势以及单位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制定。绩效考核机制不能根据领导的意愿随意制定。切不能和员工实际的工作水平出入太大。同时,在针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做好员工的沟通和考核反馈工作,这样就可以随时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并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5.结束语
总之,只有人资管理模式的创新、激励机制的创新,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手段更先进,管理模式更为人性化。同时,通过人资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完善,也可以很好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尽自己的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本文对以后的建筑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崔祥云. 构建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激励机制的方法[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 No.468(06):24-25.
[2]王耀鸿. 企业文化建设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措施分析[J]. 科技视界, 2020, No.301(07):284-285.
[3]任静. 浅述如何构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薪酬激励机制的策略[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三). 2019.
[4]于晓东, 刘荣, 陈浩. 共享经济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以滴滴出行为例%Human Resource Policies in "Internet +"——A Case Study Based on DiDi[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 000(006):6-11,54.
[5]陈淑妮, 谭婷, 崔翯也. 共享服务中心: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以Z公司为例[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11):47-51.
[6]吴晓勇.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分析——以W企业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 v.23;No.436(22):87-90.
[7]蒋佩清, 王瑞玲. 浅谈HRBP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以某快消品企业实施三支柱转型为例[J].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19(16):0137-0139.
作者简介:胡晓,男1977年1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师职称,主要从事战略管理、工程经济方面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