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第4期   作者: 吴风广
[导读]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将会对人民的生活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对城市化建设进程也有着一定推动作用。
        吴风广   
        身份证:32082319800810****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将会对人民的生活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对城市化建设进程也有着一定推动作用。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环节,大树移植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质量,因此需要对移植技术和养护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保障树木的成活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大树移植;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
        随着城市公共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愈加受到关注和重视。根据绿化工程中的景观设计规划,常需要将不同类型、不同品种和不同功效的绿化树木移植到固定点位,但受树木生长特点和移植地理条件的影响,部分树木移植后生长不良或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根据园林绿化树木的移植和管理经验,分析影响绿化移植树木存活的主要因素,总结移植和养护的技术要点,旨在为提高移植树木的存活率提供参考。
1进行大树移植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以及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对于城市建设工作来说,大树移植对于环境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现代化城市建设要求城市园林绿化的高质量、高效率,而大树移植则是将已经生长到位的树木直接移栽到城市园林中去,也因此能够有效提升园林建设效率,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工期时长。其次是通过大树等植物进行造景,可以有效提升园林绿化风景,让整个园林更加美观。最后是能够保障园林的生命力,大树移植之后可以展现出更加顽强的生命力,也因此能抵抗园林对外部因素的破坏。
2园林绿化大树移植技术分析
        2.1选择合适的树种及移植时间
        目前市场上树种的类别繁多,在选择树种时,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最适合种植地生长的品种种植。不同的品种对栽培的时节以及土壤的性质有不同的要求,选择时要结合自身土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要盲目从众。移植时要尽量避开休眠期,以免外界环境的复杂变化造成林木死亡。以阔叶林为例,其移植时间通常在春秋时节,因这一阶段树木生长快,且气候适宜,存活率高。
        2.2施工技术的实施过程
        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接下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树木的自身情况和周边的生态环境,选择正确的移植方法。比如在树木根部进行包扎,根据树木的种植时际情况进行科学性的选择,不论任何品种的树木都需要带上土球,这主要是由于土球和树木移植后的成活率有着密切性的联系,在进行土球包扎时要控制好松紧度,不要太紧,要进行一些疏松性的包扎,从而为树跟的呼吸和生长留下充足的空间,方便树根及时的吸收一些水分和养分,从而使得树木能够健康的生长。在从外地调进树木时,需要配备专业性的工作人员对树木运输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以及分析,保证实际运输工作安全进行。在将树木运输到种植区域之后,需要利用吊车来进行装卸,值得注意的是在吊装的过程中不要使用绳子捆绑树干,而是要捆绑土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实际吊装的效果,还可以防止对树木产生较大的破坏,值得注意的是在吊装的过程中需要使土球保持完整,这样一来才可以使树木的根部能够更加的完整,保证树木成活率的提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标记的顺序来进行实际的施工,并且还要防止出现树木混乱的问题,相关施工人员可以在现场施工时对树木进行标号,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约不必要时间的浪费,还可以通过移植技术实施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在实际移植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突发情况的话,那么要加强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结合树木移植的要求和标准,选择正确的移植技术,从而使得树木移植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2.3严格实施绿化培植步骤
        移植后的大树,若养护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坏死。对此,养护过程中首先应严格实施绿化培植步骤,合理分布种植空间,粗耕细作,进行透光改造。首先,要满足栽培深度,一般情况下大树移植的土穴宽度控制在60厘米左右,深度达到高于土球表面20厘米。其次,对移植树木做好支撑,并根据土壤下沉情况,做好分层填土。再次,要注意清洁园林,清理腐烂枝叶,将病残体集中销毁,减少病菌来源,不给病原体生长和传播提供条件。最后,保证后期养护措施的跟踪。一方面要伐除枯枝败叶,为正常枝叶生长提供空间,减少养分损失;另一方面,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防治手段,在不破坏土地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证移植大树的成长成活。
3绿化树木移植后的养护及管理
        3.1日常养护
        在对移植后的大树进行养护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职责,制定科学性的养护方案,从而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养护移植树木时,可以用一些透气性较好的材料来包裹住大树的主体,最大程度的防止大树水分的流失,另外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湿作用。在实际养护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树木正常的生长需要加强对树木光合作用的分析以及认识。一些树木在移植之后很容易会由于这一地区太阳的照射流失大量的水分,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定期的在大树的树干和树面上进行浇水。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浇水时需要保证水分是非常充足的,从而满足大树的日常生长所需。在实际养护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喷灌的方式来进行浇灌,可以适当的调节给水的压力,控制好喷头的出水量,从而使得浇灌工作的效果能够到小提高,在大树移植之后,需要避免大树树干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照射,如果受到长时间照射的话,会加剧水分的流失,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在大树周边搭建一些遮阳网,遮挡阳光,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提升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
        3.2日常除草松土
        在园林绿化大树完成移栽工作后,还需要定期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保证除草以及松土工作妥善完成。定期对树木周边的杂草进行清除可以避免树木出现营养不充足的问题,保障了大树的生长环境。而及时对树木周边进行松土工作也可以避免树木根系遇到坚硬的土壤而影响其生长,定期松土可以保障树木根系呼吸正常,促进大树更好地生长。
        3.3病虫害防治
        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过程中,还必须考虑病虫害因素的影响。养护管理中,要做好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当根据树种特点,明确主要易发的病虫害类型,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方案。做好病虫害监控,动态把握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影响。在病虫害防治方法的选择上,应当以物理或生物防治措施为主,降低化学药物的使用量。必须使用药物时,宜选择毒害性较低、针对性较强的药物,以减轻其环境危害性。
结束语
        园林绿化可改善人居环境和美化城市,对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都有较大意义。树木移植和养护管理作为园林绿化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工程的成果和效益。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树木移植和养护的各个环节,提高移植树木的存活率,使其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传霞.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21):51-52.
[2]刘清林,韦庆和.园林绿化工程大树移植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20(13):57-59+61.
[3]潘亮.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19,13(35):58-59.
[4]李悦.浅谈风景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的设计与施工技术[J].花卉,2019(20):165.
[5]夏德美,王恺,陈恒阳,包静,赵彤.园林施工中的大树移植技术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