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瑞芳
身份证:15262419880304****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目前,建筑施工项目的数量开始大幅增长,桩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随之凸显。这一技术能大幅提高建筑工程的基础质量,并缩短工期。为了达到科学的应用效果,应针对建筑桩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应用细节。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桩基施工技术水平的影响。桩基施工过程中,现场人员技术的熟练度、经验的丰富度,将会直接决定工程是否能够有序、安全的进行。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要严格把控桩基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并且引进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与监管机制,才能打牢工程基础。桩基施工技术的合格,可以避免工程项目事故的发生,使建筑企业稳步发展,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事业发展。
1桩基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分析
在整体的建筑工程中,桩基是最基础性的一项建设内容,它可以承载整个建筑工程的竖向荷载力,让建筑物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这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都将有着直接的影响意义。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桩基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因为桩基具有非常坚固的持力层,这不仅使其具备了比较大的承载力,而且稳定性也非常好,竖向桩有着很大的强度和刚度,整体性能也十分稳定。所以相比较其他形式的建筑工程基础而言,桩基有着更好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通过桩基的应用,可使其竖向荷载实现有效的综合型转移,以此来保障整体工程的安全性,避免由于天气原因、人为因素、地质灾害等对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2建筑工程中的常见的桩基施工技术
2.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对于修建于特殊、复杂地质上的建筑工程,经常会使用到钻孔灌注桩这一技术方法,对工程的桩基进行加固,提高对上部建筑的承载力。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用这一技术形成的桩基,具有稳定性好、承载力大、坚固耐用等一系列特点。根据施工方式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冲击钻孔、旋挖钻孔以及人工钻孔这三大类形式。在进行桩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人提前对工程现场的地质条件、水文特点进行勘察,明确土质的类型,地下水位的高低,然后参考这些实测信息,科学设计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案。其中,成孔直径、钻孔深度、注浆方法、浆液的配置等,都是这一技术在运用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2预制桩
与灌注桩不同,预制桩需要提前生产。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需要计算桩长,并且集中在施工现场或工厂等地进行大批量制作,完成不同部位、不同材料的桩预制半成品,然后再用沉桩设备将预制桩打入地下,通过振入、压入等方式让桩进入土中,钢桩与混凝土预制桩是当前最多见的桩基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桩负荷承载力强,应力持久,打入地下后能够保持稳定性与耐久性,故而在实际施工中被频繁应用。但混凝土预制桩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也会对施工区域地质造成危害,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2.3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人工挖孔桩技术基础消耗成本低,操作较为简单,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若目标区域地下水规模相对较少,可以应用人工挖孔桩技术进行建设,使其能达到施工需求。挖孔桩属于灌注桩的分支之一,应用过程中需要先清除地表杂物,并应用涂层方式进行处理。相关人员需要及时观察涂层变化情况,确保桩基施工达到最佳水平。人工挖孔桩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操作,实施周期较长。合理应用人工挖孔桩技术,能降低对建筑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效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人工挖孔桩操作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注意其可能会产生的不良问题,如偏移、人员受伤等。为了降低出现负面现象的概率,应采取控制措施,进一步提高管控效果,使桩基施工井然有序进行,为以后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3桩基施工技术的改进建议
3.1科学编制施工方案,改良施工工艺
桩基施工技术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质条件、场地环境等。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必须提前安排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经过专项讨论和可行性研究后,确定最终的施工技术。然后再详细编制施工方案,为现场桩基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案需要经过论证、审核后,方可在施工中运用。在该方案中,保证各项参数的精确,例如桩体的直径,护筒的内径和外径,桩体的长度等。如果选择钻孔灌注桩,还应当对钻孔机具的型号,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强度等参数,予以明确说明。如果条件允许,还需要提前制作试块,根据试块判断各项参数是否达到了施工方案中的标准。如果达不到,需要继续改良工艺,直到各项参数均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3.2机械设备的合理选择
在建筑工程的桩基施工中,机械设备是一项关键因素。因此在具体施工中,施工单位一定要注重机械设备的合理选择。具体选择中,应结合施工方案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设备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等,保障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在降低人力劳动成本的基础上避免机械闲置浪费情况的发生。
3.3混凝土浇筑
当施工人员将钢筋笼安装固定好后,需要对孔底沉渣的厚度进行二次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不符合要求的钻孔进行再次清理,并在清孔结束后立刻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工作。混凝土灌注操作前,为了保证最终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对坍落度进行检测,以保证桩体质量。另外,如果施工人员没能在初凝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灌注工作,则需要加入缓凝剂。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连续进行,还要随时测量混凝土的液面高度。
3.4对问题桩基进行处理
桩基施工技术的质量保障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所以在整个施工工程中一定要及时发现并处理桩基的质量问题。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案,未施工的部分提前借鉴经验,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降低施工成本。桩基存在的顶部缺陷是由于在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泥浆沉淀,导致浇筑桩基的厚度不一,从而产生空隙,加之在灌注过程中会有夹泥现象的发生,影响混凝土质量,从而影响桩基质量乃至工程质量。桩基中部的缺陷,是由于前期的勘察失误,治理费时费力,阻碍了混凝土翻浆的过程,导致导管气密性差,内外压强不均衡。桩基施工技术没有满足单桩承载力设计要求,会影响到整个桩基的承载力,在对桩基进行实际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单桩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可以运用补沉法、补桩法、纠偏法等技术方法的操作来保证施工质量,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用的方法进行妥善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中,因为基桩是一项关键的基础内容,所以为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基桩施工技术的重视,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具体的基桩施工中。首先应全面认识到桩基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对桩基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应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最后再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来进行桩基施工。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质量,提升整体工程的使用效果及其安全性,促进建筑工程行业与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写真地理,2020(4):140.
[2]邓金.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81.
[3]冀龙.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10):149.
[4]田超.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