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楠 杨燕 韩洪江
62280119910915**** 61040319920214**** 23022419850207****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水利工程建设属于其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水源,而且还可以满足生态环保需求。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堤防护岸施工属于一项关键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土壤材料、清理堤基、堤身填筑、铺料施工、堤坝压实等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进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而且还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带来了不容小觑的经济效利,也为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然而,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太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建设时会抬高水位,这会对河流造成一定的影响,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此外,堤防护岸工程中也存在许多漏洞。为了减少江河崩岸现象,同时尽量减小施工对河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加大对堤防护岸技术的研发力度,相关部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并提供经济和政策支持,以鼓励各水利水电单位对更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除此以外,还需要严格把控工程的监管体系,不断优化和改良内部系统,以确保优良的工程质量。同时,也要做好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将工程实施带来的破坏降到最小,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施工的重要性
一是对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施工的问题,历来是我国水利部门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建设好堤防护岸工作,防止洪水的侵蚀,就是对百姓财产和人身安全最大的保障。二是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率先采用先进的水利施工技术,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选用符合实际的工程基础,以此来加强整体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科学性,把提防护岸工程的实际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三是堤防护岸工程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洪水的侵袭,还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果,进一步提升堤防护岸技术的应用水平,让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真正给人们带来生命安全保障。堤防护岸工程既可以保证农业正常生产,又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还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2堤防施工填筑技术
2.1合理选择土壤材料
在进行堤防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土壤材料给予科学、合理的选择,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堤防工程施工质量。在选择土壤材料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确保所选土壤材料满足抗渗设计要求,并结合工程特点“就近开采”,这样既可以确保土壤材料满足大坝抗渗要求,而且还可以为后续工程施工奠定良好基础;(2)在土壤材料选择过程中,合理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和土壤粒径,因为其会直接决定土壤材料的性能。
2.2坝基清理
为了顺利开展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需要在施工以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地点周边环境进行杂草以及其他妨碍施工进行的障碍物的清理;采购人员严格按照要求采购合适的沙土以及粘土等填充材料;确保相关的施工设备到位,以免施工停滞;为了保障填充坝基的材料符合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以前,进行土液塑实验和击实试验。
2.3堤坝压实
堤坝压实阶段,应提前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在土料含水率不超过标准值±2%的条件下,直接开展堤坝压实作业,反之,则对土料进行处理,如翻晒干燥处理。随后,采取水平分层铺土与逐层碾压工艺,以此来解决传统压实工艺中存在的漏压与压实量不足等问题。同时,将碾压机械运输路线完全覆盖堤坝压实范围,要求压实路线超过设计边线两侧30cm。最后,在达到设计压实遍数后,对堤坝压实效果进行测试,如果堤坝压实度不达标,开展补压作业。而针对空间较小、大型碾压机械回转不利的区域,施工人员使用手扶碾压机等小型设备进行全盘碾压。
3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
3.1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技术被用于河道水流速度较快的水利工程中,沿河流堤岸设置墙式护岸结构,由于护岸结构被嵌入路堤护脚板中,使得墙体护岸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有效减小了河道水流冲刷力对护岸造成的侵蚀影响,取得理想的防水效果。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中,常见墙式护岸结构形式为伏壁式、倾斜式、悬臂式、重力式等。此外,针对老旧的墙式护岸结构,考虑到此类护岸结构的功能性显著降低,在出现洪患水灾时易出现墙体渗漏管涌现象。因此,可采取防渗抗滑柱列桩墙技术,在墙式护岸周边挖设若干桩孔,在孔内打入直径在1m左右的钢筋混凝土圆柱桩和椭圆柱套桩,并浇筑混凝土将桩体搭接成墙,沿结构纵轴线在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连系梁与锚筋,将新建成防渗墙体与原有护岸结构契合成全新的防洪墙,以此来强化护岸结构的抗滑、抗倾稳定性能。
3.2坝式护岸施工技术
坝式护岸属于水利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其一般是依靠滩岸或堤坝修建的顺坝、丁坝及两者融合的护岸坝,这样不仅可以引导水流偏离堤岸,而且还可以避免水流的侵蚀与冲刷,进而达到保护堤岸安全的目的。现有的坝式护岸施工采用了丁坝结构,主要是用防冲材料包裹土心及相关材料,以此来降低堤岸受侵蚀的可能性。在丁坝护岸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选择五绞格网网箱结构,并采用抗腐烂、耐磨损、高强度的低碳高镀锌钢丝来进行网箱的制作,然后将石料填装在网箱内部,最后将其与堤坝滩岸固定,这样就可以达到阻挡水流、降低侵蚀的目的。
3.3高压喷射防渗墙施工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将石子借助搅拌机搅拌成浆液,在一定压力作用下用浆液对土壤进行射击,这样不仅可以达到破坏土层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提高土层间的粘性,待混凝土冷却凝固后,就可以形成防渗墙,进一步提高地基的防渗性能。该技术具有使用范围广、施工设备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工作效率高、效果好等优势,进而在各类堤防防渗中被广泛应用。通常情况下,常用的高压喷射技术包括定向喷射、旋转喷射和摆动喷射,此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实际上,高压喷射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堤防地基的抗变形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并加固堤防地基,减少由于堤防地基变形而诱发渗漏问题,同时也可以减低堤防地基的漏水性,进而有效提高堤防地基的抗渗效果。
3.4生态型护岸
生态型护岸作为一种全新的绿色施工技术,使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垫子铺设在岸坡表面,或是直接铺设纤维织物。随后,在岸坡表面种植绿化植物,解决绿化植物生长问题与环境问题。如此,在一定时间后,可降解材料发生降解反应,使得岸坡植被根系与土质牢牢固结,发挥防御波浪、抵御水流侵蚀、维持岸线稳定的作用。与传统堤防护岸技术相比,生态型护岸具有施工成本低、环境效益强、工序简单等优势,既可以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还可以保存并增加生物多样性,为水生生物与两栖动物提供栖息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堤防护岸必不可少。而洪水灾害的发生,也对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将会直接决定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特点、现场施工条件来对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这样既可以确保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推动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彬,卢林峰.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20,14(5):96-97.
[2]冯奇山.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魅力中国,2020,5(11):113-114.
[3]刘红涛.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158,159.
[4]李宏.河道堤防护岸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标准与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6(1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