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乐
13240119770526**** 河北 定州 073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具有施工效率高、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一样,施工质量是装配式建筑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就其施工技术与质量相关内容展开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建筑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引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物属于重要施工类型,对项目施工建设成本能有效控制,全面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以及提高施工生态效益。目前,在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建设中要注重拟定规范化的施工流程,合理选取工厂化建筑结构制作工艺,全面控制项目现场施工污染,保障项目施工建设效益全面提升。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1.1预制构件有效设计
在项目施工中存有诸多开洞、形状不规则、复杂构件生产中,要注重合理应用现浇施工模式。在各类构件生产中要提前对各个区域地形环境、运输条件、吊装施工能力等集中分析。保障预制构件在耐火性、耐久性、抗震性等方面具有良好应用作用,促使各类构件生产更为便捷。针对部分尺寸规格相对较大的预制构件,要做好预埋吊点以及构件脱模方式处理。在建筑外墙板预制中,要对不同地区保温隔热需求、环境现状集中分析。针对不具有承重作用的内墙可以选取质地相对较强、便于拆装的隔音材料,与主体结构能有效施工对接。在构件设计中要对各个功能区域空间有效划分,针对卫生间、厨房等环境相对复杂的区域,要注重对构件材料透气性、防水性集中判定,做好材料有效清洁,对不同层楼板以及墙体连接稳定性进行控制,还要规范化预留灯具、管线、地漏等埋设空间。
1.2构造节点规范化设计
在接缝设计中,要对各区域气候条件、环境要素集中分析,全面优化接缝防水作用力。其中,针对外墙板施工连接节点的密封胶应用要和混凝土之间具有良好的契合度。在抗剪作用、抗伸缩变形中作用性突出,还要具备良好的防水、防霉、防火作用。在预制外墙板上门窗位置节点设计中,要重点突出稳定性、密闭性、安全性。在设计中选取预制夹心外墙板设计,要对保温层连续性集中控制,满足国家规定的施工要求。
1.3预制窗体施工操作
在预制窗体结构装配中,施工技术人员要注重对窗体具体朝向适度调控,做好窗体位置核对,这样能保障螺栓顺利插入到窗体中,之后应用螺母进行紧固,对紧固程度进行控制。现阶段,为了全面提升项目施工整体质量,要对各部分构件质量提出更多更高要求。做好施工生产流程管控,促使预制窗体具有良好韧性、强度值,优化窗体性能。在装配中,要保障预制窗体预留相应的空间,可以有效应对自然环境热胀冷缩变化,避免窗体安装位置产生裂缝问题。
1.4预制内剪力墙施工
首先,在正常施工状态下,预制装配式建筑各个部分构件连接中要注重选取螺栓方式,此类连接方式能全面提升连接精确度。其次,在各类构件安装中要注重铺设安装下层板。在下层板安装中要提前预留好对应的插筋,保障插筋能有效伸入到内墙预制件预留的螺栓孔中,建立稳定连接结构。在施工中要在螺栓中注入水泥浆,对螺栓相邻预制构件有效连接,这样能提升不同预制件连接稳定性。
1.5预制构件吊装技术
预制件施工吊装操作流程中主要是分为干式、湿式两类系统。其中,干式相对简单,湿式复杂性相对较高。施工中设定预制构件安装小样,之后基于规定安装顺序做好预制小梁、大梁、预制柱、楼板、阳台、楼梯、外墙安装,之后应用混凝土浇筑方式集中加固,再进行各类电气设备安装操作以及项目整体灌浆施工。
1.6预制构件运输与存储
对运输时间、运输流程、运输线路有效规划,在运输过程中要对非常规尺寸、非正常形状的预制构件有效运输,拟定针对性保护措施。在运输应用车辆选取中,要对各类运输构件基本规格进行分析合理选取[1]。做好运输中上车、下车安全保护,提高运输车辆稳定性,防止车辆运输过程中受到惯性作用影响出现不均匀移动与歪斜影响。在各类预制构件存储中也要设计对应的方案,在方案拟定中要注重合理选取支撑物,选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强化构件安全性。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可靠的预制构件生产和制造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有必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建造系统,并建立完整的信息收集系统,使用该系统对零件生产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编制出钢直径和灌浆条件之间的距离清单,有关填充程度和组件尺寸的详细信息,然后,使用激光扫描仪等收集各种数据,并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和交换。其次,有必要根据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控制体系,建立BIM模型,并通过将收集到的信息与模型进行比较,加强生产和施工的质量控制,并应不断改进管理和统计系统,以提高通信和远程通信能力。
2.2科学地使用辅助工具
为了解决在装配式建筑物的生产和建造过程中角板容易断裂的问题,可以在装配式建筑物中使用“L形”角板起重工具,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在装配式建筑物中角板断裂的问题。其次,在装配式建筑物的生产中,必须根据不同构件厚度的要求调整相应的平面特性,然后,在其生产中使用橡胶或软塑料,可以有效减少运输过程中碰撞损坏的机会,也可以多次使用,以降低项目的总体建设成本[2]。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护措施,以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损坏,增加损失和增加施工成本。
2.3改进测量定位控制
在测量时,加强定位控制尤为重要。在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中,应使用网格控制方法,并应控制每层的垂直度。设置测量点时,应避免柱子和主管的预留钢筋阻塞测量点和测量点之间的视线,严格执行测量和定位,提高测量和定位精度。最后,在所有预制部件通过验收后,公司应将水平参考线从板的底部端口向上推,垂直参考线应从左侧到右侧从外侧延伸到内侧[3]。随后,严格按照要求沿着轴向控制网络拉长预制墙板、楼梯和阳台板的控制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分别为其设置垂直和水平控制线,然后,根据标准将轴指向内翻转到特定长度,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每个组件都根据从地面露出的安装控制线进行安装。
2.4加强工艺施工管理
首先,在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控制的认识的基础上,有必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有关技术规范和施工作业要求,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生产质量管理水平。在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中,由于涉及许多类型的工作和区域[4]。因此,需要在各个区域进行有效的人员协调与合作。因此,企业需要积极提高管理水平,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成熟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以不断推进产业化装配式建筑的开发过程。
结束语
总体而言,装配式建筑在中国建筑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生产和建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关。因此,如果想充分利用装配式建筑的好处,则必须确保其建造质量符合标准。相关人员必须能够正确理解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能够正确理解建造过程中装配式建筑的特性,了解一般的质量问题及其在施工中的原因,并能够解决目标问题。全面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有效促进装配式建筑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艾列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及其实践[J].绿色建筑,2019,11(06):37-39.
[2]王渝.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74+183.
[3]张玉林,董知恩,赵鑫鑫,付伟超.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及难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84.
[4]朱淳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10):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