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5期   作者:王振华
[导读]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园林景观都将微地形功能广泛应用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这样可以显著提高设计水平,突出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王振华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31
        
        摘要: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园林景观都将微地形功能广泛应用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这样可以显著提高设计水平,突出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园林景观中微地形的重要作用与功能、园林绿化中微地形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微地形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园林景观;微地形功能;园林绿化设计;应用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设计和营造景观,直接关乎到园林绿化总体效果是否良好。当前,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在设计中经常应用微地形景观,而且人们非常重视微地形景观设计和营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设计质量,而且确保园林绿化总体效果理想。
一、园林景观中微地形的重要作用与功能
(一)完善园林用地布局
        城市的每个功能分布都比较固定,而且改变需要花费很多资金,这就导致城市每个功能区用地面积日益紧缺,特别是有些城市绿化用地,缺乏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城市中此用地是非常珍贵的,若不能科学规划和充分利用,就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资源。因此,微地形设计可以尽量将该问题解决,其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将立体式的园林绿地布局全方位营造出来,确保可以合理利用城市绿化,该原理与建设居民楼是相同的,全部是利用叠加面积来扩大总面积。
(二)实现园林景观类型的多样化
        很多传统园林都是草坪、花园和树林的相结合,此方法单一,而且长期存在,人们已经对该传统园林设计不感兴趣,形成强烈的审美疲劳感,所以在该情况下,更加有必要在园林设计模式中应用微地形设计模式。其可以利用层次鲜明的立体植物景观以及地形高低变化,给人一种原始自然的感觉。并且在微地形景观设计中,利用高还原度可以让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模式有不同的感官体验。
(三)有利于辅助工程的正常进行
        因为园林设计区域的很多地质构造都是土壤,与城市排水系统相比之下,其排水效果不明显。只要下雨,园林绿化场地都很有可能由于排水问题而导致泥泞出现。这是传统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但是通过合理应用微地形可以避免园林绿化景观存在排水问题。由于微地形设计形成高低海拔的不同,能够形成水流落差,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仅仅将排水设施建设在水流流向的终端位置,就可以将该问题解决。同时,若将一些树木以及花草种植在水流流过的路上,这样就可以将汇聚水流用于灌溉。
二、园林绿化中微地形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性价比原则
        在园林绿化中进行微地形设计时必须要严格遵循性价比的原则,对建造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不能过度浪费。若仅仅是稍微的修改原地形,这时需要重点改造,防止因为过度建设而导致成本提高。若是大面积的推倒重建原地形,必须要对人员配备以及工期比例进行准确计算,将最短工期支付的最小成本认真计算出来。
(二)与附近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微地形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的设计灵感必须要与自然主题相协调,比如:将喷泉建设在山上,这明显不符合自然美感。因此,必须要确保与自然相协调。
(三)以小见大的原则
        一般来说,园林地形效果容易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总体体积,还有尺度等等。通过合理运用,可以将园林地形的重要作用以及特征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如果不能合运用,就会导致园林地形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及美感[1]。比如:对于大场景,必须要选择和使用宽敞平整的绿地,将壮观的场景充分展示出来。反之,若是在小空间中,必须要运用坐标系,利用横纵向两维空间体系将此区域的整齐感觉彻底打破,利用对微地形进行科学处理,以实现层次的多元化,扩大空间,合理设计整体布局。


(四)完善土地利用的原则
        一般来说,重点是改造,再加上建造,基于原有的园林地形做出微改动,必须要在原地形认真考评,如果与建造主题不相符,必须要大面积改造,不然就必须要根据原地形走势来建造。比如:某地形东边高西边低,也不会对总体布局以及规划造成影响,然而若强制将假山建设在西部地势不高的地区,这样除了与建造美感不相符,也违反完善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三、微地形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一)应用于地形处理中
        就景观绿地来讲,必须要根据各个功能分区运用适合的地形处理方法,进而构建完善的景观结构框架[2]。每个区域运用相应的地形处理方式能够突出不同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比如:道路以及广场等等。如果将大草坪当做儿童游乐场所,必须要重视平缓性以及开阔性。就老人活动区域来讲,可以利用不同的手段来建立半封闭休息空间,比如:设置障景,还有地形改造方法等等。在园林景观中必须要合理利用冲沟以及溪流等等,利用人工改造成多种水景观,主要包括瀑布等等。
(二)应用于广场绿地处理中
        对于广场绿地处理而言,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广场地形进行合理升降,建立层次感。如果广场位置偏高,如何运用绿地焦点方法来设计,将景观形象充分表现出来。反之,如果广场位置偏低,可这时应该利用下沉式使广场的内向特征以及封闭性来体现。
(三)应用于街头绿地中
        必须要根据此区域具体地形和附近空间之间的关系,在综合设计中认真考虑各方面因素,比如:城市景观界面,还有建筑立面形态等等[3]。结合场地面积大小,确定地形处理的各个参数,主要包括坡度以及变化形态等等,其空间尺度和附近环境之间的比例必须要合理,利用植物的组团搭配,使其成为城市街头管主要景观节点。
(四)应用于道路景观处理中
        在一些主要的景观大道以及迅速通道,利用微地形处理,首先,利用地形变化,将景观的韵律感以及层次感凸显出来,散发出园林景观中包含的艺术魅力[4]。其次,利用高度合适的堆坡处理,形成一层天然屏障,具有良好的隔音防噪效果,而且与城市绿化的防噪功能相适应。
(五)应用于湿地水生态景观处理中
        利用地形改造形成湿地多塘系统以及湿地梯田,有很多湿地景观。针对滨水区域采用堆坡处理方法,形成一道亮丽的生态滨水岸线,使湿地植物以及水生植物有适宜的生长环境。
(六)应用于山地绿化中
        在用地面积不足以及地形相对复杂的山区城市,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挡墙以及道路等等进行充分利用,借助生态修复以及垂直绿化来实现绿化美化的目标,而且对生态植被进行科学保护,防止受到破坏,通过合理利用已有的地形地貌,形成当地特有的风格,将山地特色全面体现出来,建设满足山区发展需求的节约型园林。
(七)应用于居住区绿化中
        在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利用微地形景观处理,可以体现出绿化用地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可能加强景观的空间感以及层次感[5]。首先,利用叠山理水,建立山水相融合的园林景观;其次,利用微地形加强小区结构变化,以确保空间艺术效果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城市中人们普遍重视园林绿化设计,在人们平时生活生产中其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不断完善园林绿化设计既可以使城市有多样化的功能,又可以调节人们生活。因此,作为设计人员,需要合理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法,将微地形的重要功能全面发挥出来,在园林绿地设计中有效渗透,以更好地促进城市绿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云.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4):68.
[2]徐培会,裴源政.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6):171-172+176.
[3]王义.探讨微地形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J].花卉,2019(12):55-57.
[4]段玉学.浅析微地形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3):115-116.
[5]何翠英.种植土微地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梅州城区绿化为例[J].现代园艺,2016(16):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