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港
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摘要:在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推动下,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对生活的的追求也不断更新,所以我国的土建工程不断翻新,以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基础需求。而要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升要求就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以使工程建设得到正向优化发展。在该论述中将对这种新技术提出总结性的探讨,并引申出一定的技术革新观点。
关键词:房建工程;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的加快,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而先进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因此,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支模施工工艺概述
某项目局部二层结构模板搭设高度大于8m,且围绕建模支架周围设置了几个四排纵向垂直的支撑点,以及两个纵向垂直支撑点之间的水平支撑,使其更加牢固。如果支架的高度超过8m,则必须使用至少20kN/m2的高荷载。这些建筑项目需要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并且旨在为建筑项目使用高支模施工构建稳定、可靠和安全的轴承结构,以促进有效施工。与建筑项目中的其他建筑技术相比,高支模施工技术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并增加了对设立人员和建筑人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必须合理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为项目的顺利施工奠定基础。
2高支模建筑技术的作用
在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同时更需要对工程的验收标准不断提高,避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形成盲目建设的风气,所以需要逐渐提高施工技术的标准,其中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建筑工程及超高层建筑的标准会更加严格,因为这种大型工程项目都要具有一定危险性,如果不进行严格的把关就很有可能发生事故。应逐渐开发出不同的新技术融入到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用中,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为了有效提升楼宇建筑内部的结构承载力,需要施工团队不断学习和应用新型的建筑技术,从而对施工项目的内部构造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行提升,使其建筑项目的质量得到有力的保障。与过去低效的施工方式相比,现有的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已经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及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又有了施工的质量保证。这为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及前进方向。令建筑行业的发展在纵向层面不断加深,提升行业的革新质量,为以后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案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施工前期准备
由于高支模施工的难度和复杂性,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确保高支模施工的顺利、有效开展。例如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仔细选择材料并设计施工计划[1]。在选择材料时,要根据相应的施工条件、施工要求和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常用材料包括木材、钢材和混凝土,而无论选择哪种材料,都要确保材料规格和标准符合国家规定和建筑要求。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必须在施工前检查和测试材料,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在施工中使用。
3.2安装和构建
第一点是需要对路堤展开压实的操作,所以在开展项目作业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场地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对压实路堤展开有针对性的作业,同时在进行护栏的施工之前需要对安装处进行仔细的勘察,对需要压实的地方重点施工。这样做对建筑施工的后续工作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第二点就是对于施工材料的把控,在施工前需要对所能用到的材料进行各方面的检查,其中包括材质外形及标号,如果有一点不合格都必须进行替换处理,而不能以次充好,这样做是对施工的安全及建筑工程质量本身的负责。同时在运送材料的过程中由于搬运及路况等问题都有可能对材料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在运送前对材料的保护增加必要的措施手段[2]。第三点则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关于多层板的施工注意事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人员必须要考虑到多层板对于其它工序的影响,需要根据多层板的自身特点展开施工,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多层板之间的空间预留足够,并且需要将多层板的接口对齐,之后我们还需要按照标准检查多层板的干湿度,不至于因为干湿度的问题使多层板出现掉落翘皮等现象。所以在施工结束后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对多层板的空间预留度、对称性以及干湿度进行检查,避免不良施工的现象发生。
3.3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结构也是高支模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因为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高支模的稳定性和硬度[3]。在建造混凝土建筑物的过程中,建筑商必须严格遵守混凝土建筑物的规格和要求,以确保满足高支模施工要求。混凝土的注入通常从中心开始,然后缓慢扩散。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两侧混凝土的均匀性,这对提高浇筑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3.4高支模验收
验收也是高支模制造中特别重要的建筑环节。科学合理的验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高支模结构的具体情况,能及时发现高支模结构中的问题和缺陷。之后,及时进行改进,这对于确保高支模结构的质量和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在完成模板的安装和施工后,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组织专业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4]。在验收过程中要求专业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并在高支模施工中将错误率和质量问题降至最低。为了确保验收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在完成高支模施工后第一时间进行质量检查,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施工问题。
3.5钢管检测
钢管材料和壁厚的检测在高支模的施工中尤其重要。工程师需要对钢管材料的质量、性能、施工工艺等各个方面进行测试,严格测量壁厚和钢管材料,以保证材料均为国家标准和验收规范。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钢管的规格宜为φ48.3×3.6,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少有钢管壁厚能达到3.6mm,一般多为2.7mm左右,因此在高支模方案编制计算时,应根据钢管实际壁厚进行计算。
3.6高支模拆除
首先,在确认混凝土的施工强度符合施工标准后,拆除高支模。梁底模及板模的拆除要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模具去除通知系统在对测试块结果进行指导后实施。梁侧模板首先被取下,去除支撑杆上部的水平杆,其次,垂直支撑杆支架被由于底板型框而除去,1~2根支撑暂时留在自然房间的各大横棒之下。梁侧模板去除后,支撑架的去除顺序与从上部到下部的架设相反。拆除的脚手架材料必须同时运走,不能在楼层上积留太多。
结束语:
高支模技术对土木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在土木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使用高支模技术,从而对各项技术施工作业的情况和细节有较为全面的把控。倘若一旦出现了某些因高支模技术的施工而导致的相关问题则需要及时的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快速的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尽量减少损失,从而使高支模在土木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应用价值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褚洪俊,郑成锟,吕恒.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54-155.
[2]沈海林,饶耀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0(15):91-93.
[3]廖第峰.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49-50.
[4]任道凤.小议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居舍,2020(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