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
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文山 663700
摘要: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工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致使矿产资源开发和采矿工程建设的增加。从我国采矿工程施工现状来看,采矿工程施工中还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从而导致采矿工程事故频发。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采矿工程;不安全因素;策略
安全是露天矿开采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施工强度大,不安全因素可控性低,安全是整个施工中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在矿山开采中,有必要对影响采矿工程施工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处理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国矿业的发展。
一、采矿工程概述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采矿业也在迅速发展,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的差异,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采矿技术,采矿人员应根据不同地区矿产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在采矿工程中,由于不同地区地质条件不同,开采技术相对复杂,采矿阶段易发生安全隐患。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采矿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方法,全过程防范风险,减少安全事故,以保证采矿工程质量。
采矿工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采矿工程施工时,必须重视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证工程有效开展。目前,我国采矿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除技术问题外,还有地理位置原因。企业和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优化控制,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二、采矿工程中采矿安全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工业规模不断扩大,而支撑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能源是矿业能源。目前,对矿产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为适应工业的发展,满足其需求,大多数矿业工程建设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因素。然而,由于矿产资源通常环境条件恶劣,从而给采矿施工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够稳定、不够高,加之矿业施工技术相对落后、不太先进。在开采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矿山施工各环节不能满足科学施工、合理安全施工等要求,从而给采矿工程施工带来许多安全隐患。采矿工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若无相应的安全措施,会迅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从而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威胁。我国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而要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采矿工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施工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确保采矿施工安全,人身和财产才不会受到威胁,以此提高采矿工程综合效益,稳定我国经济发展。
三、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因素
1、企业对采矿安全管理重视度不够。部分采矿企业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施工人员和资金,就能保障采矿工程的顺利进行,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企业未指派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及时排查矿山施工隐患,未提前制定危险应急预案,加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低,一旦出现事故工人自救困难,伤亡风险高。
2、采矿技术及设备有待改进。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对资源的需求相对较高,这有利于矿业发展。有许多成功的采矿技术,部分地区已采用了一些自动遥控技术,甚至也将部分新技术成为资本的一部分,充分利用这些联系地理自然环境。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缺乏新技术,原有的采矿技术已不能满足采矿业发展的需要,从而阻碍了采矿业的发展。
采矿设备陈旧,开采效率低,维护人员不足,因而对采矿人员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安全设备投入不足,设备长期未更新,导致在使用采矿机械时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重大灾害,工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采矿工程施工人员素质是影响采矿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采矿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矿山开采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开采需更先进的技术支持,因而员工的素质水平非常重要。目前,矿山开采企业对职工素质和文化程度要求较低,从而导致从业人员对矿山开采安全理论和技术的理解与掌握时间减缓,进而对采矿工程施工中的突发性事故不能提供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致使事故进一步加剧。
4、信息化程度低。当前,大多数矿山开采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自身的信息化水平,甚至有的矿山开采企业仍使用技术水平较低的老旧采矿方法和生产设备。在采矿工程施工环境恶劣的区域,落后的采矿方法和生产设备将对员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由于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已受到安全威胁的矿山人员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援,导致安全风险进一步升级为工程事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及经济财产损失。
四、采矿工程施工安全应对策略
1、加强采矿人员的安全管理。只有加强采矿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其行为,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需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通过各方面的监督,降低安全风险,避免不规范行为。同时,建立奖惩机制,提高采矿人员积极性,增强其安全隐患意识,并严惩违规行为。此外,还应培训采矿人员使用新设备、新技术,且能熟练操作,提高开采效率。为规避安全隐患,必须定期检查采矿人员的健康状况,以提高采矿人员的安全。
2、定期维护保养设备。设备是采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维护,防止损坏的设备继续使用。对已失修设备要及时报废,确保采矿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更安全、更清洁。此外,企业要定期引进先进的高新技术设备,确保矿产资源开采水平与当前经济发展速度能有效匹配。采矿人员必须时刻督促自己,学习新技术、新设备,确保能将新设备运用于实际开采中,以保证矿产资源的安全开采。
3、勘察环境特征。不同矿区的开采安全系统不同,实际开采中,也受到地质、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际施工前,必须对矿区地形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以提高开采质量。在开采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上报,避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此外,若施工方案不完善,要根据工程实际进行修改,以促进采矿工程的有序开展。
4、加强采矿安全信息管理。信息在采矿工程安全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为矿山监督机构监督采矿工程施工提供信息支持;其次,为矿山企业开展安全采矿施工提供信息支持。采矿安全信息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信息在加强采矿安全、预防采矿事故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采矿安全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便第一时间找出采矿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及进一步恶化,从而保证采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加强采矿安全信息管理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采矿工程施工中的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安全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严格按采矿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采矿安全信息管理;②完善采矿安全信息相关机构,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完善的信息管理设备和人员;③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素质,以便更好地满足采矿安全信息管理的需要;④拓宽采矿安全信息获取渠道,以便收集更多的采矿安全信息,实现更科学的安全决策分析,以及采矿信息的多元化管理;⑤结合先进技术,构建矿山企业安全信息网络。
综上所述,采矿工程的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施工安全性,因而施工人员要严格按施工规范,认真准确地开采,及时预防不安全因素,制定防范方案和策略,防患于未燃,实现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士杰.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工程技术,2019(07).
[2]李阳.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J].现代矿业,2019(09).
[3]朱伟.初谈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