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5期   作者:高佳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条件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高佳
        辽宁地质工程勘察施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32
        摘要:地质勘察是现代社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十分重要,工程地质勘察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要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查。作为岩土工程的重要元素,水文地质的勘察对于建筑工程的基础部分,建筑物的稳定性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条件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工程建设;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对策;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面对的地质条件更加复杂,使得工程地质勘察地位不断提升,通过地质勘察,掌握地质条件情况,为设计和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从地质勘察实际来说,水文地质的影响最大,要高度重视水文地质勘察,提出全面的应对措施,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
        1、地下水的水位上升问题
        地下水位的上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其中上升的位置是重要的因素,重点因素包括地下含水层的结构、地层结构以及气候环境等,这些都会对地下水位的变化造成一定影响。人为因素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地下水位的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位上升的时候,土壤会被淹没或盐碱化,导致地质勘察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工程结构被腐蚀。工程结构遭到破坏,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工程的质量。
        2、地下水的水位下降问题
        当地的水位下降的时候,地下水位就会下降。地下水枯竭通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目前,农业、矿产等行业发展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地下水的过多使用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根源。如果地下水供应不足,不能及时补充,水位会严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地面裂缝等。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会破坏工程结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日常的生产生活。建筑物可能因地下水位下降、缺乏稳定性或墙体开裂等原因而受损。
        3、地下水的水位升降频繁
        通过对水文地质规律的研究发现,气候、气压、潮汐以及地球与月球引力变化,附近区域水体的水位变化等都会引起地下水位反复升降。地下水位的升降带来的影响主要有这几方面:导致建筑物基础土的压密;增加基础工程材料的腐蚀性破坏;水位变化导致一些盐类发生溶解作用引起的建筑物位移;引起膨胀性岩土的均匀的胀缩变形,造成地裂并给建筑物造成结构破坏。
        二、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规范地质勘察环节
        施工开始前的地质勘察工作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地质勘察工作不仅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同时其自身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也相对较强。目前,随着我国对地质勘察工作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有关于地质勘察工作的规章制度和体系也逐步的完善。科学合理且完善的规章制度不仅确保了地质勘察工作的合理性,同时也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为了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开展地质勘察工作,同时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水文地质情况,才能促进地质勘察效果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2、做好地下水位的勘察
        地下水位勘察是水文地质勘察的一项内容,进行地下水位勘察时,需要时刻关注地下水文的变化,勘察人员应该深入了解地质结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盲目工作的问题,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针对地下水位的类型做好实地的考察工作,掌握水位的类型、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以及可能出现的危害等,只有充分了解地下水位的实际情况,才能对地下水位危害有着更为清晰地认知。某地地下水位变化的规律,不同的季节水位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只有了解当地的水位变化情况,才能对水文地质勘查可能遇到的危害进行提前预估,保证地下水位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3、对水理性质进行详细分析
        在能够对水文地质问题造成影响的众多因素之中,最为普遍的就是水源的水理性质,因此,在整体水文地质环境问题的勘察工作之中其也是作为一项重点检查内容对待。所谓水源的水理性质主要指的就是进行工程建设工作时,其周边区域之中的岩石土壤等物质与该地区之中存在的所有地下水这两者之间的影响制约所产生的具备较多共性的特性。在这之中涉及到诸多方面的信息,而其中占主要内容的则是存在于周边区域之中的岩石土壤的渗水性以及其能够储存的地下水的多少和能力,通过这两方面的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明确地对岩石自身所具备的综合条件进行判断和分析。在实际的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工作人员经常进行多次检查,以确保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在确保检测时间的差异的同时执行检测,从而形成比较。在完成两次甚至三次的检测收集工作之后,工作人员会对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并针对得出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得出对当前工程施工建设地区地下水的水理性质准确的判断,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建设奠定基础。? 
    4、强化对当地水文地质的评价工作
        在以往的工程勘察中,并没有进行对基础设计和地下水文地质危害方面的考虑和勘察,因此在具体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因为水文地质危害而导致的建筑质量问题或者工程质量问题。做好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具体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入手:(1)强化地下水关于岩土和建筑等方面的影响勘察,并评估其所可能产生的危害,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理措施;(2)根据具体的工程地基基础要求来开展水文地质勘察以及资料收集分析工作;(3)对地下水的具体状态和发展规律进行勘察,以便于预测地下水在今后的水位、水压等的变化,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4)结合具体的地下水文地质危害来确定其需要进行重点评估的问题,比如地下水位和水质对于工程基础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地下水对于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等,以便于更好开展相关工程设计以及施工;(5)充分发挥施工勘察的现实指导作用,利用施工勘察结果反馈验证前期勘察设计的成效,同时总结评价本地区类似勘察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水文地质问题,利用施工勘察成功解决的先进案例,为本地区其它后续勘察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水文地质问题提供技术案例指导。在具体水文地质评价时,需要做好地下水对于岩土结构所带来的影响,比如软化、膨胀、侵蚀等。同时,如果工程基础地质中存在不良地质区域,比如沙质土、粘性土等,则需要考虑地震等所带来的流砂等问题,只有充分考虑各个方面所潜在的水文地质危害影响,才可以确保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科学。
        结束语
        了解水文地质在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全面做好工程建设施工前的勘察工作,是保障工程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基础。相关单位和人员还要在认识水文地质问题重要性的情况下,了解其可能引发的问题,并从加强技术应用、规范工程地质勘察、加强水理性质分析、加强地下水污染处理等方面解决水文地质问题,保障工程质量,推动工程地质勘察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洪岩.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讨[J].四川建筑,2018(1):115~116.
[2] 刘晶,刘华荣.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7(6):140-141.
[3] 周政.试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8(10):175~177.
[4] 马志超,周峰,杨一峰.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危害分析[J].科技资讯,2015(15):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