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俊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灌区管理站 黑龙江省 佳木斯市 156300
摘要: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合同管理是整个水利项目管理的基础,加强合同管理,降低施工合同风险指数,则有助于提高成本管控效果,节省成本开支,避免项目亏损,从而确保项目获取最高利润。基于此,本文就水利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现状;对策
1水利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现状
1.1合同管理人员管理技能有限
合同管理人员是水利工程合同管理的执行者,由于该工作专业性较强,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做好管理工作,切实发挥管理效能。但当前执行水利工程合同管理的人员,大多为施工技术人员,虽然其能熟悉掌握水利工程施工流程和标准,但对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导致合同内容与施工情况脱节。
1.2合同履行程度低
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水利工程施工时间期限、工程量等内容,是施工活动的依据,但在施工阶段,双方或其中一方未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行事,导致合同履行程度偏低,使水利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或延期问题,这对水利事业的发展建设极为不利。
1.3合同文本不规范
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前提是合同文本符合规范、条文全面、陈述清晰,这样才能保障合同的约束力。但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合同主体不重视,合同文本不规范,导致在施工阶段双方常出现分歧,协商后也无法达成统一意见,导致工程进展受阻,延误工期,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2完善水利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具体策略
2.1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要求应当有正确认识
合同管理属于经济管理范畴,如果合同管理较为完善,那么企业就有可能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说,合同管理非常重要,涉及到各个部门,因此要确保企业中的每名员工都对合同管理工作有正确认识。为实现对合同的完善管理,企业应当将合同管理纳入项目绩效管理考核范畴,而且该项指标的考核情况应当体现在员工薪酬中,这样才能让员工充分重视合同管理工作。此外企业也应当定期开展合同工管理培训工作,尤其是项目的负责人、执行经理、经营者、合同管理人员等,都应当积极参与培训,了解合同管理相关知识,企业还可以邀请专业领域的人士开设与合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知识讲座,营造良好的依法经营氛围,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不能仅是要重视市场开发和项目进度,合同管理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2.2规范合同管理流程,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合同价款的管理也非常关键,具体要求包括: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确定水利水单工程项目价格,不能随意调整。一般来说,合同中所规定的工程项目价款是不可更改的,整项工程结束之后,需要按照合同中所规定的合同价格进行结算。有可能工程的承包方在建设工程中的材料成本比合同中规定的更多,也可能工程量也与合同中所规定的不同,但只要没有在合同中体现,就必须按照合同执行。涉税管理方面,重点是注重与业主的沟通,为便于管理,可对合同进行分割,将工程的设计和采购分开,分别设立合同,这样管理会比较规范。而我国的税务体制在实施“营改增”之后,企业需要按照所获取的增值税进项发票抵扣增值税,因此在合同中也需要对获取的发票的性质、类型、时间等作出规定,以免获取的发票不能抵扣,导致企业税负增加。
签订合同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对水利工程合同的审核时,必须注意条款内容的合法合规性,如果有可能触碰到法律,就需要马上进行修改。而且合同条款不能模糊,必须准确,如果用语模糊就可能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第二,签订合同的双方在进行签订时,应当由专业的法律人士对合同进行审核,对合同的所有条款都进行明确,确定己方所承担的合同责任和义务,为之后的合同管理奠定基础。第三,水利工程的合同管理应当是全过程的,除了在前期签订时要特别严格外,后期进入施工阶段,在进行现场勘查、管理标准的制定时,也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例如有的水利工程的地理环境和水文环境比较复杂,就需要提前进行考察和规划,以免由于对环境问题考虑而导致工程施工之后再进行变更。格式也是合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合同格式要符合《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和《水利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要求,保证合同内容合理,能够得到订立合同双方的认可。
2.3加强工程索赔管理,转嫁风险损失
水利工程本身就非常复杂,而且还需要受到许多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这些环境因素尤其是自然环境因素,都是无法提前预知且属不可抗力的因素,例如气象因素就很难预料。而相比气象条件,地质条件可以通过勘测得到一些信息,但这些信息也不全面,在进行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到,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变更。工程是非常庞大的工程,与工程相关的合同文件也很多,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漏洞。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违约行为,例如如果因为工程问题而需要征地,很可能会遇到当地群众的阻力,如果无法很好的解决这些矛盾,必然会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还有就是工程的周期很长而且有可能超出预期,在工期内,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可能就会发生变化,而承包商也可能会因为这些变化而要求索赔。一旦发生索赔问题,各方主体应当按照合法程序完成索赔,既要考虑但其成本,也要考虑长期效益,而且要尽量保证工程进度。
合同管理中的变更索赔问题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要控制这一风险,首先要关注的是水利工程设计环节,如果在设计阶段就出现问题,很可能影响到后期的施工。比较具有可行性的办法是采用公开招标完成施工设计,招标的相关信息必须准确;还有就是如果招标完成,业主就需要马上与中标的单位完成合同的签订,对合同条款进行细致审视,确保合同完整,能够保护订立合同的双方的权益,在合同书签订后,设计单位应当主动到工程建设地点进行考察,了解施工环境。
水利工程漫长的建设周期,以及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都会使得其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一旦出现变更索赔,势必使得双方的利益都遭受损失,为尽可能减少损失,订立合同的双方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通过一些措施将风险转嫁出去。第一,合同签订之前,进行细致的实地考察,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第二,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预测情况购买保险,如果发生风险,则由保险公司给予补偿,这样就实现了风险的转移。
2.4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监管力度
上文中提到过,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问题,例如为追赶工期擅自调整工程量,为减少成本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等,这就对了水利施工的监管工作提出了要求。第一,必须有专职的监管部门,随时对施工质量和工期进行检查,确保材料的选用、质量、施工技术、流程、进度等符合合同要求,如出现违反合同规定的情况,要马上采取相关措施;第二,水利施工全过程都应当进行监管,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符合要求,从源头上避免变更索赔问题的出现。
3结束语
近些年,我国增加了在农业水利设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政策,逐步规范水利工程的建设市场,大力推行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招投标制,以合同管理展开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要求工程参建方遵循合同展开作业等。施工合同是水利工程建设行为的依据,强化合同管理,对规范参建方行为、维护各方权益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志辉.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实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3):282-283+286.
[2]刘宇飞.水利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与优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1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