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贵霞
东明县行政审批保障中心
摘 要:我国已经步入发展新时期,而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日益加快,在创造出可观的成绩之时还成为了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文章就建筑工程中的技术质量管理作为探讨切入点,首先介绍了其特点和管理原则,紧接着分析了建筑工程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希望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探讨
0 引言
相较于其他的工程项目,建筑工程具有特殊性。其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环节紧密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等,都要求行业从业者在工作中十分谨慎细致,不断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员工综合素质。此外,施工现场的管理程度也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才可以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的作用,提升项目完工的效率。现阶段,不断发展的大环境对建筑行业又提出了新要求,在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建筑企业还需要不断创新改革,引入更多新型技术,不断结合、融入计算机等科技的力量,使得建筑行业的存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时期的“强大后援”。
1 技术简介
1.1 技术质量特点
相比于其他工程项目,建筑工程项目较为特殊。一方面,建筑工程多在露天环境施工,外界的因素变动对其影响较大。且该类型工程各个环节紧紧相扣,所使用的技术也较为复杂多样,若其中一环出现差池,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1]。
另一方面,构成建筑工程的细节工程较多,例如土方开挖、防水、饰面工程等,这些工程在操作时可能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细微之处的问题不易被察觉,这些细节又被称为隐蔽工程。在最终的质量验收和技术问题排查环节,隐蔽工程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因为建筑工程需要被检测的项目、环节数目巨大,检测范围十分广泛,若只是对项目表面进行检查,很有可能难以发现项目的潜在问题[2]。这需要工作人员在工程施工的整个周期都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记录,通过比对设计方案与图纸,落实每一个设计的思路和出发点,将实践与理论相互融合。但通常这项工作都会受到现实因素的约束,工程质量大多无法满足要求。
此外,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企业管理体系是否完整、项目技术水平是否符合要求都直接挂钩,若企业在开工前未制定好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项目质量就可能受到影响。在后期的检测和排查过程中,会因为之前的疏漏和失误降低工程质量的把控水平。
1.2 管理原则
(1)企业和施工人员需要发自内心地提升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将工程完成程度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
(2)建筑工程项目的主体之一就是客户,企业应当重视客户的选择、客户的需求,及时调整沟通方式,避免项目交接进度被影响[3]。
(3)施工过程中,应当将理论指导的侧重点偏向于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专业人员的计算和问题排查,及时发现工程缺陷并进行整改和弥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
2 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2.1 技术问题
以模板和混凝土两者在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1)模板。大多数施工单位会忽视模板的设计环节,造成模板的规格、尺寸都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例如梁木模的施工:梁的特点是跨度大,但宽度小,对支柱的支撑能力要求较高。若梁的跨度超出限制范围,需要對其底模进行特殊处理,防止其在施工、使用过程中下垂,造成事故。同样地,柱模板的施工工艺要求也比较特殊,柱模板的特点是高度大、横斜面尺寸比较适中。
但部分施工单位在这两者的施工环节中,并没有进行严密的计算和合理的设计,造成模板的尺寸、规格都不符合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在没有考虑结构垂直度、计算模板侧面抗拉压系数等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模板质量,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缺陷,影响后续工作进度。
(2)混凝土。许多施工组织并没有严格遵循混凝土施工的原则和规范,这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把控。例如:钢筋下端未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或垫块厚度不一致,混凝土无法对钢筋起保护作用;过度提升钢筋骨架和楼板中的钢筋网,造成结构形变,埋下安全隐患;一味地加快施工进度,无视了混凝土的养护强度标准,没有正确使用强度验收方法,造成混凝土过度负荷,内部产生裂缝。
(3)应对措施。针对上述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施工团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将新型施工技术融入实践中,加快引入计算机、智能机械化设备的脚步,满足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关于模板问题,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明确的、合理的规范要求,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都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和管制,尤其是针对梁的起拱高度以及跨度的数值规定,需要给予高度重视[4]。
提高模板安装的效率,需要将重点放在梁模板和柱模板的施工规范上。在梁模板的施工中,应当依次安装底模板和侧模板,利用钢筋进行捆绑加固,防止钢筋出现位移或过度变形的问题。而作为结构的主体之一的混凝土的施工,则应当严格遵守施工秩序和规范要求,提高对混凝土裂缝、结构不紧密的问题的重视程度。混凝土浇筑、初凝、全面凝固等环节的周期必须要达标,在完全符合强度要求后才可以在混凝土上方放置重物,防止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造成结构失稳现象。
除了上述两个例子,想要真正地提升项目质量,还需要项目主体多方参与,共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快施工效率的同时,结合新技术、新理念,为大众和社会创造出更多优质的建筑产品。
2.2 管理问题和应对措施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体系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针对人员的管理,一方面,企业应当引入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设置上下班刷脸打卡、一人一闸进入施工场地、早晚签到确保到岗的责任制度。在设计环节就派出专业人员认真进行核验、审查,排查设计问题的同时制定详尽的施工方案,确保项目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之后再交由管理部门签字确认。这些排查工作的指导标准应该是我国相关行业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此外,在施工各环节的把控上,管理部门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设置监督岗、明确员工职责和需求,按照实际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调配等。
另一方面,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奖惩机制,加快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完善脚步。引入专家小组莅临指导,为技术人员提供学习方案和拓展途径,不断深化企业的技术改革制度,通过“外部约束、内部协调”的内外“夹击”策略,一步一步稳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在建筑行业仍然存在技术缺陷和管理问题,并且科技创新和智能设备的引入程度依然不高,但相关行业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自身发展无法紧跟时代步伐,开始主动创新创造,为企业开拓更宽广的道路。回归工程的实际管理流程中,不难看出,建筑工程是一个多方参与、多方协调合作的项目,各个环节必须做到高度一致,施工人员需要把控细节,而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全局,整个项目的各个组成成分即是“合作”关系,又是“约束”关系。把控建筑项目管理水平,明确项目存在的隐患,才能不断有效地提升工程质量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海军.如何加强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四川水泥,2020,10(04):200+202.
[2]陈家斌.论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居舍,2020,15(23):139-140+142.
[3]潘双根.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2):339-340+342.
[4]李建平.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解析[J].消费导刊,2019(08):151-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