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亮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100124
摘要:
徽州地区传统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域特征和美学价值。作为徽州地区传统村落中的一朵奇葩,村落入口空间受其独特的自然条件、风水观念、生产生活功能以及审美观念的影响,展现出高深的思想造诣和精湛的艺术水准,凸显了独特的徽州地域特色。本文从建筑学的角度,通过对歙县唐模村入口空间营建方法的分析,抛砖引玉,希望能够为传统村落入口空间的保护和更新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徽州地区,传统村落,入口空间,营建手法
前言:
徽州地区山地较多,且海拔相差较大,传统村落也较多分布在山区之中。由于交通不变,受外界干扰较少,一方面使得徽州地区传统村落能够长久保留,另一方面,相对封闭的环境也促进了徽文化的发展,使得徽文化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徽州地区传统村落入口空间指的是“水口”及其周边环境,在群山环抱、环村皆山的自然环境中,村口作为通往外界的重要节点,徽州人依据风水观念和生产生活等功能性需要,精心进行入口空间环境的营造,形成了“藏风得水”、“障空补缺”的风水格局,并营造了一个集自然环境与人工建造于一体的、层次丰富、独具特色的入口空间环境。
一、唐模村及其入口空间简述
唐模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现有人口2700余人。唐模村始建于唐朝,初名称檀干。唐越国公汪华后裔汪思立于公元923年在该处兴建家园,并依据风水原理选定银杏树于村落周围广泛种植。为表唐朝先主对其家族世代的恩宠,取名称为“唐模”,意为忠君爱国,誓于此处为国家建设一个安居乐业的模范村庄。唐模村通过唐、宋、元、明朝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愈发强盛,并于清朝初期发展为鼎盛时期,徽商在此时期也同步逐渐发展起来。村落内乡民之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唐模的发展历史及故事,史书上的资料也有详细的记载。民国时期改名为三民乡,后再改为丰山乡檀干保。解放后为歙县岩寺区潜口公社唐模大队。后自徽州更名为安徽省黄山市时,其才改称为现如今唐模行政村。
唐模村口建于村东,因湖堤四周遍植檀花,故名为檀干园。檀干园相传为清初歙县富商为满足其母观赏西湖的心愿而模仿西湖景色营造,故有“小西湖”之称,或曰“孝湖”。檀干园虽然在大体上仿照了杭州西湖,并设置相似的景点,但是,此园林的营建更多的是结合当地的地形环境特色、村落建筑风格以及历史文化特征,因此檀干园不仅具有西湖景观的诗情画意,更多地表现出了徽州当地建筑规划的特色和风格。园内亭台楼阁、柳岸沙堤、花木繁盛,交相辉映,是徽州地区传统村落入口空间中的杰出代表。
二、唐模村口空间营建手法
1、漫游式的四维空间体验
檀干园在构成要素空间的组织上,与留园入口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典型的造园审美特点。即通过空间界面的处理和起承转合空间序列的组织,使人在行进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的空间效果,或开敞舒朗、或狭小紧张,从而引起人情感上的共鸣。檀干园在整个入口空间的组织上,通过空间的开敞与封闭、变化与收放,以及整个园林空间的划分与景观组织,形成了一个具有节奏与韵律的、富于变化的漫游式的四维空间体验[1]。
沙提亭是整个入口空间序列的起点,作为空间中的点状要素,明确了入口的领域范围。沿石板路向前行进,通过同胞翰林坊的过渡,将人的视线引向园林,把前方的景观聚合在眼前。檀干园入口紧邻响松亭,以檀树、紫荆为行道树。入园后沿小道左转,通往水榭,转弯向北视线豁然开朗,呈现在眼前的是小西湖开阔的水面,由此达到了空间体验的高潮。同时,西侧开阔的水面与东侧建筑群的轮廓起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创造了很强的空间节奏感。沿玉带桥前行,终点是小西湖中的主体建筑——镜亭。玉带桥将水面分为一大一小两个水面,在空间收放和层次交换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站在镜亭北望,尽头可见笠亭,与镜亭互为对景。入口亭、牌坊、石板路、建筑、水面等一系列空间体验过后,以拾橡亭和许氏宗祠作为空间序列的结尾。
2、多样统一的理景手法
从平面布局来看,唐模村入口空间通过对点、线、面、体等空间构成要素的有机组织,来获得构图上的均衡,并借助多种理景手法,营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园林意境。溪水方向为自西向东北方向,檀干园沿河顺势而建,并与溪流呈一角度,坐西朝东,获得了一种空间构图上的稳定感。同时,溪流这一线状要素作为整体空间环境联系的纽带,将整个入口空间中的各构成要素有机的串联在一起,形成了很强的导引性。
檀干园正门两侧的竹子和桂花,左右对称布置,以此来强调入口空间。大门正前方是一片照壁式的竹林,通过视线的遮挡,不让园林景色一览无余,而是让景色随着人的不断深入,逐渐展现到人的面前,欲扬先抑,即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障景”手法。沿玉带桥前行进入镜亭,镜亭中有四扇造型各异的“景框”,造型分别是扇子、花瓶、梅花和葫芦,通过景框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并且将园内的景色引入到亭中来。镜亭北望,是宽阔的小西湖水面,周岸遍植垂柳、桃花、三角枫等树木,将湖面围合成一个闭合的空间,又通过水面的倒影,引远处的山色“借”进园中,分而不隔,又虚又实,达到了很好的借景效果。
此外,镜亭作为小西湖的主体建筑,位于玉带桥的尽端,通过入口路径一步步的引导,其重要性不断被强化。同时,在宽阔的湖面上,镜亭与笠亭一南一北两个独立的建筑物隔湖相望,彼此作为对方的对景,趣味十足。
在虚实对比上,小西湖开阔的湖面与笠亭的小体量的对比、东侧建筑群变化的轮廓线与周岸树木围合的对比,同样均衡了整体构图,起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除去实体的物质要素,檀干园也借用了传统古典园林托物言志、点题的手法来营造飘逸的园林意境。如园林中一幅长联:“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3]。十分形象地为我们描摹出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场景,体现了徽州人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4]。
3、生态环境的营造
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徽州地域风水学说的影响,唐模村入口空间的营造通过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的合理布局及融合,达到了很好的生态效果。
唐模村入口空间沿溪流及小西湖周边广植树木,是为风水林。溪流沿线大约有几十株百年古树,小西湖周岸、姊妹亭也被桃树、柳树、桑树等围合环绕。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主要为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同时注重高矮、大小、疏密等方面对比关系,形成了很强的节奏和韵律感。在植物色彩的选择上,同样注重形式美法则,以绿色为整个空间环境的底色,点缀以桃花、紫荆等,四时之景不同,形成了多样统一的入口空间景观。
唐模村入口空间的营造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同时也达到了保护并改善环境的目的。这些合理的种植既有利于形成四季宜人的小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此外,小西湖的设计还有利于涵养水源,围绕入口空间进行的亭台楼阁等建筑的营建有助于改善整个村落的外貌,给人以“仿若置身画中”的感觉。
三、结语
通过对唐模村入口空间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徽州地区传统村落入口空间是在中国传统哲学、徽州文化以及造园思想等的影响下,结合当地特有的地理条件、风土人情所营造的,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独特的聚落美学、宜人的生态环境的乡村聚落外部环境。它的营建手法,对于传统村落入口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以及新建住区的入口设计,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首先,在空间构成上,通过界面的处理和序列的组织,营造了一个具有节奏与韵律感的、富于变化的漫游式的四维空间体验。其次,在视觉体验和意境表达上,通过多种理景手法的运用,小中见大,咫尺山林,描摹出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场景。最后,在生态环境的营造上,通过树木、水系、亭台楼阁等的有机建造,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达到了很好的生态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磐.徽州村落中的水口园林[J].安徽建筑,2011,18(03):53-54
[2]程极悦.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J].建筑学报,1987(10):74-78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1.
[4]王婷.徽州古村落的水口文化研宄[D].合肥:安徽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