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烨1 刘晓娟2 石淑贞3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66300
【摘要】目的: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了68例患者,经确诊,所有患者均为慢性充血性心衰,现根据挂号单双号被分为常规组和联用组。联用组(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用)有34例,常规组(常规治疗+厄贝沙坦治疗)也有34例患者。现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QRS分数、心功能分级和心肌缺血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经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联用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能够获得非常理想的应用效果,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建议推广。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衰;美托洛尔;临床疗效;厄贝沙坦
慢性充血性心衰作为常见的心脏临床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的威胁,病情严重的情况也较为常见[1]。慢性充血性心衰作为心脏疾病的末节,心肌损伤较为严重,心室负荷增大,并发症也较多[2]。本次就针对68例癌病患者开展研究,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分析两种药物联用的作用和价值。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我院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患者纳入,纳入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共有68例。在此期间,将患者分为联用组和常规组,各34例。18例男性、16例女性进入联用组,年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70岁、50岁,平均(60.18±7.94)岁;19例男性、15例女性进入常规组,年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72岁、51岁,平均(60.26±7.41)岁。现对两组资料通过SPSS 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为可比。
纳入标准:(1)愿意积极配合研究并签署了相关协议书的患者;(2)在研究期间遵医嘱按时服药并依从性较高的患者;(3)生命体征稳定或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的患者;(2)不愿意遵医嘱按时定量服药的患者;(3)未签署相关协议或临床资料缺失的患者;(4)对研究存在疑问或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常规对症治疗,包括给予患者血管扩张剂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组厄贝沙坦(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49;生产厂家: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法国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分装)治疗,初始剂量为75mg/d,如果患者的情况有所变化,随时改变药量,每天的剂量最大不超过300mg。
给予联用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5391;生产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常规对症治疗和厄贝沙坦治疗方法与常规组相同,美托洛尔用法:初始剂量为12.5mg/d,每天两次,根据患者的病情增加药量,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每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联用组和常规组的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改善超过2级或以上,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为显效,治疗后, 患者心功能改善1级,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未发生变化,体征也没有明显改变甚至严重为无效。
1.4 数据处理
研究选择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 ,版本是21.0,用[n(%)]表示临床效果,检验工具为卡方,当P<0.05时,数据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通过下表可知,联用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衰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全身乏力,患者还经常出现电解质紊乱和血压升高。治疗时常采用强心的手段,但心衰的症状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缓解,病情进展依旧无法阻止[3]。
美托洛尔对于肾上腺系统的活性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的阻断受体对心肌的损害,降低了心衰的死亡率;厄沙贝坦对减少血管紧张素水平有着良好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心肌细胞重构,将这两种药品联合使用,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有明显的疗效,患者的存活率也有明显的提升[4]。因此,接受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后,联用组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常规组(70.59%),并且联用组患者在用药后,QRS分数、心功能分级以及心肌缺血时间相比于常规组,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P<0.05。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患者得到了总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因此该方法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宏军.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9(18):45-46.
[2]冷建智.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8,16(8):76-77.
[3]张挺.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8,31(5):125-127.
[4]张红梅, 李莉. 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血清BNP水平的影响及护理探讨[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0,1(4):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