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新泰 271219
摘要:《伤寒论》出自张仲景,为其所著汉医经典著作,确立了中医学中六经辩证体系,记录辨脉、审证、论治、立方及用药规律,其中祛湿法贡献较大,采取不同方式治湿,达到辨证论治效果,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借鉴价值较高。目前关于《伤寒论》中祛湿法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伤寒论;祛湿法;表寒内饮证;水热互结证;阳虚水泛证;湿热发黄证
湿证临床较为常见,是外感六淫之一,且为体内病理产物,转而发展为致病因素,中医理论认为其属阴邪,性质黏腻,容易阻滞气机,日久便会损伤患者阳气,导致阴血消耗[1-2]。湿邪致病病机较为复杂,且伴有痰饮变化形式,多与热、风、寒等相兼发病,临床治疗难度较高[3]。而《伤寒论》中包含经典除湿法,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现详述如下:
1.表寒内饮证
本证中水饮实,伤寒表证不解,患者营卫郁,肺部宣发功能失调,导致其水道失于通调,使得水饮内停,于心下胃脘部停滞,上扰肺胃导致出现咳嗽干呕情况,下行则影响膀胱,使得小腹胀满而小便不利,临床治疗应以辛温解表散寒为主。《伤寒论》中小青龙汤具有水饮证治功效,方剂以桂枝汤和麻黄汤为基础,配合生姜、杏仁,具有辛温解表散寒功效,促使肺气宣降,保证营卫调和,促使水湿由外而散,同时配合半夏、细辛和干姜,促使水湿由内而化,加之芍药和五味子,能够收敛肺气,预防辛散过度,保护患者肺部[4]。李敏轩[5]等人以支气管哮喘外寒内饮证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小青龙汤治疗,结果显示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症状,患者MMP-9水平降低,PTEN水平升高,患者症状得以改善,得益于方剂外散风寒、内蠲痰饮,且散中有收。
2.水热互结证
水热互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小便不利、口渴等症状,兼具呕吐、咳嗽、下利情况,伴有舌质发红和舌苔泛白情况,《伤寒论》中此病证给予五苓散治疗,此方剂出自《伤寒论》第71条,包括茯苓、猪苓、白术、桂枝等,其中茯苓和猪苓能够渗利水湿,白术能够健脾,桂枝可通阳化气,张仲景善于利用桂枝通阳化气促使三焦膀胱气化,气化后则水消,发挥解肌发汗作用,并可驱散水气,同时方剂重视调节整个胃肠道水液状况,改善水液代谢[6-7]。
3.阳虚水泛证
阳虚水泛证具体指太阳病发汗较多,对少阴进行损伤,并伤及肾阳,导致水液无法蒸化,出现阳虚情况,引发水犯问题。《伤寒论》中指出真武汤可治疗此病症,方剂中附子,性辛热,能够壮少阴之阳,利水化湿,同时配合生姜,可宣肺散水,加以茯苓,能够淡渗利水,配合白术则可健脾治水。而现代药理研究指出,真武汤能够作用于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促使其兴奋,对水道蛋白AQPI进行干预,保护患者肾脏,并可缓解病理损伤情况[8]。此外临床对肝癌癌性腹水、甲减性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情况采取此方剂治疗,以发挥温阳利水消肿功效,但是考虑到方剂中附子大热大辛,必须合理评估患者阳虚程度,以此把握用量,避免用量过多而化燥伤阴,也防止药物剂量较小而达不到治疗效果[9]。
4.湿热发黄证
湿热发黄证属于黄疸病之阳黄范畴,《伤寒论》中茵陈篙汤对症此疾病,患者阳明经发热,但仅有头部出汗情况,机体内热无法随汗液排出,小便不利,可见湿无法下行,湿与热互结,对肝胆造成熏蒸情况,胆汁外泄而发黄,茵陈能够清热且可利湿退黄,而栀子则可泻三焦而利于小便,大黄利胆可泻热通腑,三药配伍促使湿热经由二便退去[10]。现代研究[11]指出,茵陈蒿汤能够抗纤维化,保护患者肝胆,促使患者血糖、血脂降低,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利于改善患者肝胆系统紊乱情况,尤其对于各种黄疸情况作用显著。此外张仲景注重辨证施治,其指出黄疸分为五种,具体为黄疸、酒疸、谷疸、黑疸和女劳疸,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以治疗,对于寒湿不解患者,需采取上述温法治疗,而不同病症还有如下四法:清法:栀子柏皮汤;汗法:麻黄连翘小豆汤;利法:茵陈五苓散;下法:大黄硝石汤;消法:硝石矾石散;和法:柴胡汤,需灵活使用。
5.饮犯胸胁证
属于饮停胸胁病症,水饮内停,出现变动不居情况,阻碍气机流通,使得肺气不利,引发气短情况,并伴有胃气上逆情况,出现呕吐问题,上扰清阳而引发头疼问题,且外犯皮肤。《伤寒论》中指出可采取十枣汤治疗,出自152条,其中大戟能够疏泄脏腑水湿,芫花能够消除胸胁中痰水,而大枣煎服能够顾护脾胃,缓解峻药之毒。此方剂为治疗悬饮首选方剂,对于饮停胸胁实证疗效显著,张仲景将此方设定为散剂,利用大枣汤送服,叮嘱平旦服,且下利后糜粥自养,以保证驱邪不伤正气。临床有研究[12]指出,此方剂在肝硬化腹水、渗出性胸膜炎、晚期血吸虫病方面均有作用,但在治疗时需关注患者电解质平衡情况,预防低钾等紊乱问题。
小结
张仲景《伤寒论》[13]对湿证治疗系统且全面,主要包括:汗、利、清、攻方法,随证调整,不拘泥于单一方法,且在用药时注重水湿的气化,利于在方剂中使用附子、桂枝、干姜等药物,均属性温热药物,发挥温阳功效,具体可作用于心阳、脾阳和肾阳,进而达到水湿气化功效,以祛除湿邪。在驱邪过程中,注重在表则散,在里则利,以发汗、促进小便的方式祛除湿邪,符合“开玄府、洁净府”的祛湿思想。
参考文献:
[1]段春梅, 马丽亚. 对《伤寒论》中祛湿法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015):100,102.
[2]王海明, 郭希勇. 《伤寒论》治疗湿证八法简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5,7(9):147-148.
[3]王海明, 郭希勇. 《伤寒论》治疗湿证八法简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5,7(9):161-162.
[4]李敏轩, 王兴, 姚金侠,等.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外寒内饮证的疗效分析[J].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 33(2):10-12.
[5]李敏轩, 韩文宝.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外寒内饮证疗效分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28(6):832-834.
[6]鲁美君, 高琛宇. 五苓散治水气病浅识[J]. 河南中医, 2018, 38(7):986-989.
[7]邓旭, 冯松杰. 连朴饮合五苓散治疗肾系疾病湿热证验案3则[J]. 江苏中医药, 2018, 50(4):55-57.
[8]吴俊芳, 李晓. 真武汤治疗阳虚水泛证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40(5):458-460.
[9]欧阳秋芳, 郭鹊晖, 连艳平,等. 基于真武汤药物反证的心肾综合征阳虚水泛证血清蛋白组学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 27(10):2555-2557.
[10]黄建伟, 王明亮. 肠内营养联合茵陈蒿汤对老年性阻塞性黄疸ERCP术后的疗效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 17(20):2201-2205.
[11]刘冠男, 高丽霓, 孔晓琳,等. 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黄疸1例[J]. 北京中医药, 2019, 38(3):294-296.
[12]刘秀珍. 泻肺逐饮经验方治疗肺癌胸腔积液饮停胸胁证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6, 48(9):147-149.
[13]肖勇洪, 唐超炫, 王宏,等. 浅析仲景"固小便以通大便"思想[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43(12):1348-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