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新泰 271219
【摘要】目的:探究将PICC技术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选取病例数为65例,均为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探究组33例与参照组32例,对探究组患者采用PICC技术肘上穿刺,对参照组患者则采用PICC技术肘下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保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舒适度。结果:探究组患者的导管保留时间与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PICC技术肘上穿刺具有导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舒适度高的优点,建议在临床中尽量采用肘上穿刺方法置管。
【关键词】肿瘤护理;PICC技术;肘上穿刺
PICC技术指的是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易行,能够有效减轻患者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并能长时间留置,因此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而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化疗及高营养、刺激性药物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从而导致静脉炎、局部组织损伤等并发症,进一步加大了患者的痛苦[1]。为尽量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我院就PICC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进行了简要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65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将单号33例作为探究组,将双号32例作为参照组。在33例探究组患者中,男性样本量18例、女性样本量15例,年龄范围38~78岁,平均(55.6±8.3)岁;在32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样本量18例、女性样本量14例,年龄范围37~75岁,平均(55.2±8.1)岁。探究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选择肘下静脉进行穿刺置入PICC导管,选择肉眼直视下清晰可见的或能够直接触摸到的贵要静脉,肘下两横指处作为穿刺点,采用直接穿刺方法进行穿刺。
对探究组患者则选择肘上静脉进行穿刺,操作如下:选择患者肘上2~4横指处作为穿刺点,整臂消毒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成功后送入导丝,局部麻醉,破皮、沿导丝送入导管鞘,撤除鞘芯及导丝,缓慢送入导管至预定位置,撤除导管鞘,缓慢外撤导管内导丝,连接器连接导管及正压接头,透明贴膜妥善固定导管,经X线摄片确认在上腔静脉。
1.3 评价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保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舒适度,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感染、静脉血栓、导管阻塞以及导管脱出等;令患者对舒适度进行打分评价,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自感舒适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并发症发生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导管保留时间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说明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探究组患者的导管保留时间为(76.4±10.4)d,参照组患者则为(6.7±1.5)d,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为t=37.526,P=0.000<0.05;探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具体为静脉血栓1例(3.0%)、感染1例(3.0%),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8%,具体为静脉炎2例(6.3%)、静脉血栓2例(6.3%)、感染1例(3.1%)以及导管阻塞1例(3.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为x2=7.399,P=0.007<0.05;探究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为(81.3±4.7)分,参照组患者为(65.2±6.8),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为t=11.134,P=0.000<0.05。
3 结论
肿瘤患者由于身体状态普遍较差,在化疗时也会受到药物的刺激,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方法,但在长期的化疗过程中,反复穿刺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也会增加患者发生组织损伤的风险,对临床治疗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会降低患者的舒适度而可能导致其产生抵触情绪[2]。
PICC置管技术则是近些年逐渐在临床普及的穿刺方法,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对血管的选择范围较大,操作简便而容易穿刺成功,且在完成穿刺后不会对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活动造成较大限制[3]。同时,由于肘上穿刺选择的血管在置管后不易对患者的日常活动造成影响,且对患者的曲臂活动影响较低,因此患者具有更高的舒适度,也减少了其心理负担,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我院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探究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显示了PICC导管肘上穿刺在临床的良好应用效果,降低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江水花.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2):245-248.
[2]李莉.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PICC技术的可行性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1):173.
[3]唐菲菲.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19,3(1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