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莉 方燕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应用于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具体效果。方法:于我院肿瘤科2019年12月份到2020年12月份入院的接受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选取46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针对2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疼痛护理,从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SDS、SAS评分指标予以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长(13.23±1.02)d,并发症发生率9例(39.13%);SDS评分(56.57±1.78)分,SAS评分(54.47±1.24)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7.82±1.01)d,并发症发生率1例(4.35%);SDS评分(50.96±1.46)分,SAS评分(48.01±1.23)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积极效用。
关键词:疼痛护理;肝癌介入;并发症
前言:肝癌是由肝脏病灶引起的疾病。针对肝癌治疗多以肝癌介入为主,它是在血管造影机等设备参与下,实现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疗。由于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多发肝区痛,造成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降低疗效。而疼痛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为其提供针对性护理,以此减轻痛苦。本文于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6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46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23例,性别:男/女=12/11,年龄(45.68±1.46)岁,平均病程(8.46±1.68)月。观察组23例,性别:男/女=11/12,年龄(45.95±1.67)岁,平均病程(8.94±1.56)月。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疾病,且处于肝癌介入治疗期;(2)患者及其亲属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3)患者VAS评分超过4分。
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精神障碍疾病或缺乏沟通能力;(2)患者患有心脏病等重大疾病。
1.3 方法
1.3.1 调查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循医嘱,叮嘱患者注意饮食禁忌,而且根据患者的实际诉求为其提供护理服务。同时,还应及时回答患者的疑惑,做好身体体征监测工作,保障患者安全。
针对观察组护理在其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方法如下:
第一,健康宣教,在患者接受肝癌介入治疗前,需及时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肝区痛现象,以此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还应为其预见术后有效价值,也可为其举例说明肝癌介入的可行性,帮助患者增强信心。
第二,疼痛评估,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实施VAS评分检测,按照不同的评分结果,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例如6分患者,在其平卧时疼痛感加剧。此时应引导患者调节体位,并为其播放纯音乐,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必要时还可在其术后4小时准备镇痛药,确保患者通过药物减轻痛苦。
第三,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既要保证病房洁净,协助家属定期擦洗身体,又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在其低落、哭泣、暴躁时,应利用语言安抚患者。
1.3.2 评估方法
SAS评分标准:共设有20个子项目,50分到59分之间属于轻度焦虑,60分到69分范围内为中度焦虑,超过69分为重度焦虑,分数越高,患者的焦虑情绪愈加强烈。
SDS评分标准:共有20道题目,53分到62分属于轻度抑郁;63分到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属于重度抑郁,分数越高,证明患者的抑郁情绪越明显。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患者发生泌尿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发生人数,予以记录。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住院时长与并发症发生率;(2)护理前后患者SDS与SAS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3 讨论
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常因化疗药的应用,致使血管肿胀,继而发生强烈的肝区痛后果,且随着患者疼痛感的增加,促使患者情绪有所改变,甚至一度出现排斥治疗现象。而相比之下,疼痛护理是从患者的身心健康、舒适度等方面,为其提供人文关怀,实现治疗不适感的有效控制。经由观察组相关数据:患者住院时长(7.82±1.01)d,并发症发生率1例(4.35%);SDS评分(50.96±1.46)分,SAS评分(48.01±1.23)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证实疼痛护理能够适当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促进患者病情的稳定。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应用于肝癌介入术后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痛苦,故而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