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慧中医"对创新中医健康服务模式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姚宗君123
[导读] 利用互联网技术,使中医服务与“互联网+”高效结合,创新了医疗领域中的新业态。
        姚宗君123
        1、北京阳康堂中医药研究院,北京 100000;2、上海恩行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3、上海阳康医疗科技中心,上海 200000
        摘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使中医服务与“互联网+”高效结合,创新了医疗领域中的新业态。明确"互联网+智慧中医"的含义,了解当前中医健康服务模式创新所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当下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使传统中医健康服务模式得到创新,最终提升中医诊疗的服务质量,实现了中医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中医健康服务;服务质量
        1."互联网+智慧中医"的基本内涵
        根据医疗领域的不同,"互联网+智慧中医"可分为广义医疗与狭义医疗,广义中医医疗侧重于面向亚健康人群、健康人士,及部分轻症患者,采用物联网技术,使这类人群可以从多种形式的医疗模式中康复;狭义中医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医疗全程的相关内容服务,主要侧重于重症患者的治疗,该过程利用多种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自主办理医疗辅助业务,还能在网上进行医疗诊断、电子处方,以及远程会诊等医疗核心业务,使“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互联网+智慧中医"的出现,对传统的中医医疗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它能够将互联网的优化体现在医疗的各个环节,使多年来中医医疗中的棘手难题得到突破,最终形成一个集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以及中医诊治为一体的诊疗服务平台[1]。
2.制约中医健康服务模式创新的瓶颈问题
2.1互联网技术与中医健康服务联通较差
        就当前中医药的相关支持产业来看,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不过却存在着中医服务标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使得互联网技术与中医健康服务之间出现了较大鸿沟。如今的中药市场交易主要为中药材原料,限制了中医服务产业链的下游流通,令中药出口国外的比例日益减少。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中医健康服务模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撑产业提质增效,使"互联网+智慧中医"这一创新模式的深度融合受到一定制约,信息化为手段做得不够、中药产品标准化程度低,这些都成了制约互联网技术与中医健康服务联通的主要原因。最终使中医健康服务市场竞争无序,减小了中医药互联网的营销市场空间[2]。
2.2缺乏“互联网+”下的中医药大数据系统
        由于没有“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使得我国中医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一定程度来说,互联网信息下的中医药大数据系统,能够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完整对接线上线下中医服务。然而系统的缺失,令中医药制造业产品质量严重下滑,使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传统的中医药诊疗服务主要为分散小农的形式,而当下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民众的中医药需求不断增加,这与传统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形式产生了矛盾。个体农户信息不灵,且抗风险能力较弱,无法完整对接市场需求,最终使中医服务效果和效益大幅度降低,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也让当下医疗市场认可度不高。


2.3中医健康服务信息标准建设不强
        如今的中医健康服务虽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但是在中医药研发方面的投入还是相对较少,人们对于中医药服务知识不具备充分认知,令该项目在医疗服务中的经费占GDP的较小比例,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均源于对中医健康服务的信息标准建设不强。科技的发展理应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不过在中医健康服务领域,科研单位也较少,高级中药科技人员也严重不足,致使整个中医健康服务行业无法采用信息化新工艺,所研发的新产品也品类有限。相较于其他医疗领域,中医药品牌优势并不明显,生产模式的创新与药品研发的二次开发技术相对薄弱,使得中医健康服务无法进一步突破发展的瓶颈。
3.基于"互联网+智慧中医”的中医健康服务新模式
3.1推进中医健康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
        为了加快中医健康服务中的信息联通,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与数据库技术,以国家、区域级中医数据为中心,汇集古今中医药文献,研究开发一个基于信息"互联网+智慧中医”的全心服务模式,进而推动信息与服务间的数据交换与协同共享。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面向所有临床中医专业人员,本着互联互通的原则,嵌入临床决策系统,重点建设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的部分,明确中医医疗机构的基础信息化现状,并加强对这些机构的建设力度,令以疾病咨询为目标的知识库被合理建造出来。通过建立移动平台,实现人口健康信息、用药记录、检验结果等信息的机构共享,逐步形成个性化、智能化的中医健康服务管理模式,提高信息质量。
3.2建立中医健康服务大数据系统
        中医健康服务传播最好的载体,就是信息的传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优势,将中医健康服务变成有形的产业,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的中医健康服务。在中医信息化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优化业务服务流程,统筹开展中医药医疗科研、保健、产业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使中医药从生产到流通为“一站式”流程,令中医药大数据系统得到完整的构建和应用。以服务应用促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好的宣传了我国的中医药知识,增加了中医健康服务在国内外的市场需求。中医医疗组织模式的创新与信息资源的统筹,能够把控中医服务的全业务过程协作,令线上线下交融互动,促进信息化对中医健康服务的决策支持,提高了中医综合防治的整体水平。
3.3加强中医健康服务信息标准建设
        为了有效强化中医健康服务信息标准建设,需要积极顺应信息化发展大趋势,进行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理论研究,探索便民、利民的中医健康服务新方法,加强中医行业电子认证服务技术,与药数据元数据等信息标准的制定,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中医"。为了能够支撑中医信息化建设过程,鼓励基于互联网的云医院、智慧药房、远程医疗等研究,将中医智慧医疗云平台作为健康服务的试点,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完善区域内的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加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制订,做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患者预约挂号、远程培训、中医远程会诊等功能,从而更为快捷的为患者进行养生保健服务。
4.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依据从各个渠道搜集到的信息,大大突破了传统医学的限制,使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结合中医诊疗服务,更好的为患者服务。通过信息数据的分析,系统能够快速给出诊断提示与治疗意见,令"互联网+智慧中医”在各大平台上广为推行,大大推动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张一辉,姜宜明,沈为濂,沈翀.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中医医院传统服务模式的运用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0):7-8.
[2]李鑫辉,李彩云,何宜荣,苏丽清.互联网教育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和启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2):14-1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