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中应用ICU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高占英
[导读] 目的: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早期呼吸机治疗时采用ICU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

        高占英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早期呼吸机治疗时采用ICU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2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予以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对而言,观察组并发症率更低,护理满意率更高,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而言,有效应用ICU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其效果相对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呼吸机;ICU优质护理
        所谓的先天性心脏病,属于一种先天性畸形,对儿童身体发育及机体健康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手术为当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1]。由于患儿的机体功能相对较弱,因而在术后应借助呼吸机予以治疗,以达到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但是,呼吸机应用时间过长,则会加大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要的[2]。ICU优质护理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模式,相对于常规ICU护理,其效果更佳。本文主要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中应用ICU优质护理的干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28±1.19)岁;后者予以优质护理,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87±1.24)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具体有:护理人员观察患儿的插管深度,并对插管进行固定,规避堵塞问题出现;定时听诊患儿的呼吸情况,以有效评价患儿的呼吸功能。
1.2.2观察组
        实施ICU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状况,如若患者接受静脉输液,则需留意管路,规避堵塞问题出现;密切关注心电监护设备,了解患儿的血压、心电等实际状况,如若有异常,则护理人员需在第一时间与医生联系,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2)加强排痰护理:排痰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整为100%,以有效避免低血氧症状出现及其对患儿器官黏膜产生不必要的损伤影响;停用呼吸机时,应将气管内的分泌物吸除干净。(3)坚持无菌操作:护理人员在进行呼吸机操作过程中,必须全程遵循无菌操作的标准而实施,如使用灭菌蒸馏水,将气道湿化;同时,还应取坐卧位,将患儿的头部抬高20-30°左右。(4)脱离呼吸机后,对患儿肺部呼吸音予以听诊,为防止缺氧问题产生,护理人员可为患儿采取鼻导管吸氧的方式,将氧流量的参数设定为7-8L/min。该过程中,护理人员及时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深度等,以做有效的血气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有误吸、感染、消化道出血指标,并发症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同时,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满意率=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软件统计的数据做处理,计数资料(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用率(%)表示,以检验法作为数据验证的方式,经检验,P<0.05,说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率比较
    与对照组并发症率24.39%相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率4.88%显著更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56%(40/41)、82.93%(34/41),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更高,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患儿而言,无疑影响其身体健康,若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则可能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现阶段,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治疗方法为手术,但由于患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其免疫力低下,极易在术后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等问题,因而有必要应用早期呼吸机治疗[3]。在呼吸机长时间的作用下,可能增加患儿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所以,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重要的。ICU优质护理是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有效护理模式之一,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出发点,可对患儿实施全方面的护理干预,以期促进患儿快速康复[4]。将ICU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中,主要通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加强呼吸机回路管理、深入开展脱离呼吸机护理等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水平,满足重症监护室心脏术后患儿的实际需要,效果显著。
        此次研究中,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患者相对而言,观察组并发症率更低,护理满意率更高,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于接受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而言,有效应用ICU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其效果相对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ICU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接受早期呼吸机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有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提高护理满意率,对促进患儿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秋娥.优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9):1520-1521+1508.
[2]荆丽凯.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口服地高辛的影响[J].药品评价,2020,17(09):22-24.
[3]杨柳.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护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152-154.
[4]张晓红,乔琦,刘万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S1):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