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钱君
[导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临床价值。
        钱君
        浙江省人民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24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临床价值。方法: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预检、分诊、送入抢救室、生命体征监测、对症处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相关时间指标,包括分诊评估、心电图、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采血、急救时间等。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休克、室颤、心力衰竭等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心电图、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采血、总急救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9.09%,对照组为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临床路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①根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确诊;②年龄在35~75岁之间;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主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患者;②精神系统疾病患者;③肿瘤晚期患者;④器官衰竭患者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平均(61.42±4.06)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5例,Ⅱ级9例,Ⅲ级10例。对照组44例,男27例,女17例,平均(60.98±3.79)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Ⅱ级10例,Ⅲ级8例。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急诊护理,即急诊手续办理、临床检查、生命体征监测、急救护理、治疗护理等。试验组给予患者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接诊时,接到120急诊电话后与救护车保持联系并汇报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病史等,从而确保检查等工作的准备。送至医院途中联系医护人员接诊,并建立绿色通道急救;入院后,立即给予患者做心电图,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抽血做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责任护士告知医师患者情况,并从旁以看、触、问等方式评估病情、转运风险,医护人员协助完成患者转运工作,并携带监护仪等抢救仪器,以确保患者转运安全。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相关时间指标,包括分诊评估、心电图、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采血、急救时间等。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休克、室颤、心力衰竭等。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救相关时间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心电图、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采血、总急救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9.09%,对照组为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心肌梗死疾病的发病因素比较多,其中患者长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者情绪易激动,长期受到吸烟、饮酒的刺激等,均是患病的危险因素。而近几年,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群体的血管狭窄,血管壁弹性下降,因此在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导致患者的心肌出血缺血缺氧的现象,最终造成心肌坏死。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发作迅速,因此患者容易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我院急诊科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措施,为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
        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具有预见性、计划性的科学护理干预模式,可在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缩短患者急诊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心电图、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采血、总急救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9.09%,对照组为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显示了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优势,首先,通过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完善急诊护理程序,可大幅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以常规护理路径为基础,结合急诊科实际情况及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特点,制定具体急诊护理路径并严格执行,可提高急诊护理的针对性,减少相关环节滞留时间,使患者能够在标准时间内得到有效干预。此外,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后,护理人员积极性、主动性更强,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莉,龚黎琳,侬宇琴.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6):750-752.
        [2]宁创举,陈泽宇,耿美玲.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2):161-162.
        [3]刘霞,钟海霞.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21):122.
        [4]曹诗珍.临床路径在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名医,2019,(7):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