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慧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血压临床发生比例逐年升高,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风险因素,严重危害国民的生命安全。对此,本研究针对高血压治疗、护理及防控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生活方式干预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防控;进展
随着当前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逐渐升高,对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而言,除了遵医嘱应用药物之外,通过改善其生活方式,亦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现阶段国内外高血压防控的关键措施。
1.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现状
国际卫生组织针对高血压临床防控从以往的“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正在逐渐向“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予以转变,由于高血压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予以根治,故对患者开展生活方式干预尤为必要[1]。就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之中对于生活方式的干预方案加以分析,临床中根据高血压患者实际情况,实施运动、减重、限制钠元素、戒烟酒等形式,是当前高血压防控的重要措施。生活方式干预防控高血压最早应用于我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首钢对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率先进行尝试,通过倡导高血压患者合理饮食、减轻体重、戒烟戒酒、科学运动等方法,有效降低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上述方法受到国际卫生组织的青睐,并将其定名为“首钢模式”,予以全世界范围内推广,通过推广“首钢模式”,在欧美等高血压高发国家之中,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血压水平,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高血压按患者的脑卒中发生比例[2]。
2.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方法
2.1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需对患者家庭生活习惯及环境进行重点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形式帮助调节其起居环境质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其临床血压控制水平[3]。生活方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水平。告知患者保持高血压患者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新,每日早晚开窗通风,并保证起居环境内整洁、安静,调节其自然光线及人工光线,依据高血压患者实际情况调节其空气温度与湿度。因此,在临床高血压患者护理期间,应重视生活护理的宣教,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为患者提供知识教育、生活干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不良嗜好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生理机能及健康状态影响较大,因此,在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其不良嗜好,帮助高血压患者的戒饮酒、摒弃吸烟等有损身体健康的不良行为习惯[4]。运动方面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加以全面分析,根据其运动习惯及身体健康情况设定高血压患者运动方案,尤其对于部分超重患者,需着重以控制患者体重为主,增加有氧运动量。
2.2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
饮食是造成患者血压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高盐饮食极易造成患者血压升高问题,高盐饮食群体发生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低盐或正盐饮食群体,食盐造成血压升高主要由于其中存在大量的钠元素,高钠摄入不仅会增加高血压发生比例,同时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5]。因此,应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干预,降低其饮食之中的盐分摄入量,从而提升临床血压控制效果,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另外,热量摄入也应予以有效控制,应根据患者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严格控制其每日饮食总热量。同时,保证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营养的均衡性,增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降低脂肪摄取量,指导患者多食用芹菜、豆类、冬瓜、橙子、鱼类、瘦肉、马铃薯等食物,高血压患者尽量应用植物油进行日常烹饪,减少动物脂肪摄入量[6]。
2.3高血压患者的情绪管理
高血压的发病、病情发展均与心理状态具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发现,对于部分易怒、烦躁、焦虑的人群而言,其高血压发生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开展情绪管理,将情绪管理理论充分应用于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用情绪管理形式,可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降低不良情绪发生率。指导患者培养一个健康生活习惯,一方面可以转移高血压患者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陶冶情操、调节心情,诸如画画、养花、打太极、朗诵、演奏乐器等。对于部分不良情绪较为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对其实施情绪管理,了解患者不良情绪发生原因,找出其内心失落、焦虑、矛盾的节点,根据其发生原因开展情绪管理,消除其内心压力,不仅能够提升其血压控制效果,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2.4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干预
鉴于目前高血压一般多采用药物控制其血压水平,临床中应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用药护理,应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防止患者发生低血压问题,依据血压水平合理控制其用药频率及剂量,进而保障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另外,几乎所有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均存在不良反应情况,故应对患者进行宣教,告知患者对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自查自测,一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高血压患者需立即停药,前往医院进行观察或处理。
3.小结
综上其述,高血压患者行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显著,通过给予患者健康教育、饮食护理、情绪管理、用药干预等形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比例得以控制,其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因此,生活方式干预于高血压防控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丁玲花.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生活指导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 糖尿病天地,2020,17(3):223.
[2]井霜.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质量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3):68,74.
[3]贾彩玲.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升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3):159-160.
[4]李观妹,陈琼芳,梁纯梅.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99-100.
[5]倪文庆,卓志鹏,袁雪丽,等. 深圳市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生活方式和体重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1):28-31,37.
[6]赵葳.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