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泵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临床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王巧
[导读] 目的:探析适用于接受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泵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模式。

        王巧
        云南省昭通市中医医院  云南省昭通市 657000
        【摘要】目的:探析适用于接受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泵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模式。方法:对给予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泵治疗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随机性分组,组别综合组和一般组,治疗期间分别予以两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综合组、一般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分别为6.67%、2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护理前的GQOL-74评分与一般组比较显示P>0.05,护理后的GQOL-74评分明显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对接受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泵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获得更可靠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生长抑素;急性胰腺炎;静脉滴注泵;综合护理干预
        急性胰腺炎为我国临床常见急症,是指多种因素导致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所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病情严重程度不一,重症患者的病死风险较高[1]。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已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护理工作在该疾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也受到广泛关注[2]。本研究主要探讨能够进一步改善接受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泵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护理模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30例参与本次研究。纳入标准:(1)接受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泵治疗;(2)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年龄>75岁;(2)本人或家属拒绝参与研究。应用抽签法将3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入综合组和一般组。综合组的男女比例为6:9,年龄33~69(49.76±3.16)岁。一般组的男女比例为7:8,年龄35~70(49.58±3.05)岁。统计学方法证实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均衡,P>0.05,具有对比研究可行性。
1.2方法
        一般组:本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给予包括健康宣教、生活指导等措施在内的常规护理。
        综合组:对本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个体化健康宣教:通过与患者沟通、向患者家属了解等途径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如播放PPT、视频资料、口头讲解等,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2)心理干预: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情绪状态,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情绪异常的患者进行沟通,注意态度温和,语言恰当,鼓励患者倾诉,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解答患者的疑惑,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3)疼痛干预: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告知患者一些对缓解疼痛有帮助的方法,如观看脱口秀节目、听音乐等。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及时向医师汇报,遵医嘱及时采取镇痛措施。(4)营养干预:遵医嘱给予患者静脉泵入营养液,注意观察患者营养液泵入状态,包括营养液温度变化、滴注速度等,提高患者营养支持舒适度。此外,还需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向医师汇报。(5)生活护理:对患者的陪护人员实施健康教育,嘱咐陪护人员多给予患者鼓励和关心,指导陪护人员正确照顾患者的生活。
1.3观察指标
        对比综合组患者和一般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评估研究对象生活质量应用的工具为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项(GQOL-74),该问卷中的74个条目分别从物质生活状态、心理、生理、社会四个方面评估个体的生活质量,标准分为100分,评分的高低与生活质量的好坏成正比。
1.4数据处理
    应用软件:SPSS 23.0;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x2检验计数资料差异;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
        见下表,综合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且与一般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组间比较
        见表2,护理后,综合组的GQOL-74评分更高,与一般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护理前与一般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3讨论
        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泵治疗急性胰腺炎近年来已经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课题研究证实疗效可靠。但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机体痛苦较严重,且治疗周期较长,故无论接受何种治疗方案治疗,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均具有较迫切的需求[3]。我院结合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疾病特点及治疗方案特点完善疾病的临床护理模式。本研究将常规护理作为对照,评价综合护理干预这一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发现,综合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更高。综合护理干预为近年来临床上较受欢迎的高质量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的实施理念是对综合护理和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模式应用理念的综合,实施目的是及时、有效消除患者存在的各种会对疾病治疗和康复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具体护理措施结合患者的护理诊断和科学的护理依据采取,有效性能够得到较大程度地保障[4]。因此,能够使患者获得优于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接受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泵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疾病治疗安全性,加速患者生活质量恢复,值得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金香.胰腺炎持续泵入生长抑素发生低血糖的护理探讨[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5):428+427.
[2]陈宇.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4):189-190.
[3]李美芳,陈晓丹,李葆华.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02):297-300.
[4]王桂霞.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6):177-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