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模式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杨小润
[导读]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选用饮食护理模式的价值。
        杨小润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选用饮食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遴选66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研究(2020年2月~2021年1月),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3,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3,选用饮食护理模式),统计两组营养状态、心理状态。结果:(1)营养状态:观察组血红蛋白(135.62±7.82g/L)、白蛋白(33.28±2.11g/L)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2)心理状态:观察组SDS(35.25±4.92分)、SAS(32.48±4.86分)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饮食护理模式在消化道肿瘤化疗中效果确切,可改善其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饮食护理模式;消化道肿瘤;化疗;营养状况;心理状态
        消化道肿瘤是原发于消化道部位的疾病,据悉该病的出现与患者生活习惯、饮食规律等密切相关,此类疾病恶化程度较高且极易并发恶性腹水,增加患者身心不适感从而继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研究发现[2],消化道肿瘤发生后消化道系统功能受损,加之化疗可影响机体吸收,导致其在化疗期间出现营养不良,鉴于此临床需加强饮食管理,旨在改善其营养状态。饮食护理模式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展开饮食指导,继而满足患者机体需求,为进一步明确其临床价值,本文遴选2020年2月~2021年1月收治消化道肿瘤66例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遴选66例消化道肿瘤患者(2020年2月~2021年1月)按1:1比例分为2组。观察组33例中男/女=18/15,年龄均值(58.17±6.25)岁,12例胃癌、10例食管癌、11例其他;对照组33例中男/女=19/14,年龄均值(58.12±6.21)岁,11例胃癌、11例食管癌、11例其他,数据统计P>0.05。
1.2方法
        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在化疗期间密切观察其病情、生命体征变化,并给予其健康宣教及饮食指导。
        观察组33例采用饮食护理模式:(1)健康教育:在饮食管理前耐心为其讲解消化道肿瘤发生原因、合理饮食重要性,提高其认知程度及饮食依从性,并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疏导,避免其因过度焦虑、恐慌出现抗拒治疗等情况。(2)风险评估:对患者病情、营养状态、心理状态等进行评估,并制定详细、科学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在化疗期间保持营养均衡、少食多餐,选择食物以易消化、低盐、低脂食物,并根据患者需求合理控制摄入总热量,并鼓励其多进食酸味、甜味、维生素丰富食物,促进白细胞生成;再者饮食中禁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还需戒烟、戒酒,避免影响化疗效果[3]。(3)饮食指导:化疗期间根据患者病情、身体需求及时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食物、水果等,并鼓励其多进食含铁、维生素、高钙蔬菜及水果,降低营养不良、便秘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提高患者进食量需保持饮食美观度,亦可通过慢走、打太极等方法加速机体代谢。(4)生活指导:根据患者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进食氛围,必要时可使用红枣、山药、薏米、菠菜、南瓜等开胃食物,若患者存在便秘需指导其使用燕麦粥、番茄汤等食物,必要时可给予其缓泻剂。
1.3观察指标
        (1)根据血红蛋白、白蛋白等评价营养状态。
        (2)参考SDS、SAS量表评价其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临界值50分。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4项护理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1。

3.讨论
        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以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为临床症状,受发病部位影响其临床症状存在差异。据悉消化道肿瘤患者有50%会发生营养不良,且因身心不适、疾病无法治愈等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鉴于此需加强护理干预,旨在维持机体正常的代偿活动,并引导患者树立治疗信心[4]。
        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红蛋白(135.62±7.82g/L)、白蛋白(33.28±2.11g/L)高于对照组,SDS(35.25±4.92分)、SAS(32.48±4.86分)评分低于对照组,由此证实饮食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亦可提高其营养状态,规避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分析:饮食护理模式展开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明确此类疾病的出现与日常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若持续维持原有生活习惯不仅会加重病情,亦可缩短生存周期,继而提高其对护理依从性;其次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估,结合其机体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此外部分患者进食质量不佳,故护理中需为其营造舒适的饮食环境,还需确保饮食方案满足“色香味俱全”的特点,若患者进食量较少可选择开胃健脾类食物,亦可通过穴位按摩、运动等增加进食量,确保其满足机体需求[5]。
        综上,饮食护理模式在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态及心理状态中可行性较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陆志红,蔡卫梅.消化道肿瘤患者实施系统营养护理支持及中医特色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2):253-255.
[2]李淑敏.基于奥马哈系统的饮食护理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06):476-477.
[3]苗伟.饮食护理干预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合并肠梗阻的影响[J].人人健康,2020,21(07):214.
[4]陈文霞.饮食护理干预对于消化道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J].名医,2019,14(12):151.
[5]袁俊慧.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5):2199-2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