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慢阻肺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魏云
[导读] COPD是临床上对慢阻肺的一种英文简称,慢阻肺学术上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种疾病主要由两种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发生,
        魏云
        乐山市市中区绿心街道办道座庙社区卫生室 四川乐山 614000
        COPD是临床上对慢阻肺的一种英文简称,慢阻肺学术上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种疾病主要由两种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发生,随着病程延长,在未正确治疗的前提下,病情会逐渐加重,且肺部呈现不可逆转的损伤伤害,这意味着越是拖延治疗,越是会失去优先治疗时机,造成后期花费多疗效少的现象。有相关研究发现,慢阻肺的发生已逐渐趋于年轻化,在统计2012-2015年慢阻肺患病率的调查中得出一组数据,2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7%,且逐年增长。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在慢阻肺发病率高,患病人群基数大的前提下,需严格重视慢阻肺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提倡慢阻肺全球范围内的诊断治疗共识,并制定《慢阻肺全球防治倡议》、逐年更新,现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工作指南。
1.中医、西医如何看待慢阻肺
        中医:中医学中介绍,慢阻肺属于“肺胀”范畴,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以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部胀满、胸闷如塞为主,是一种久病肺虚之相。在《灵柩·胀论》、《灵柩·五阅五使》、《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也多次提及肺胀一词,如:“肺胀者,虚满而喘”“肺病者,喘息鼻张”“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种种形容表明,肺胀患者,在有临床表现时,大多都会呼吸不畅、痛苦不堪。
        西医:西医学认为,慢阻肺是一种持续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并且呈进行性发展。目前大多公认的病因说法是,该病可能是由环境因素与机体自身因素(尤其是在吸烟的条件下)长期作用的结果。慢阻肺除了有大家熟知的发病率高的特点外,还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治疗费高等特点,给患者经济、生理、机体乃至心理都带来了巨大负担。
2.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慢阻肺
        经研究表明,肺康复是减缓慢阻肺病情进展、减缓病情症状、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根据肺康复的最新定义:肺康复以患者为主体,根据患者不同病情、不同年龄段来设计科学、综合的治疗方案,以便改善病情情况。中医学上无“肺康复”一词,但“治未病”理论中包含了“肺康复”思想,可适用于慢阻肺治疗;西医学中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针对临床症状、慢阻肺严重程度、患者个人习惯采取综合干预手段,以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结合中西医治疗,就是通过鄙弃双方的短处,融合双方的长处,让治疗方案更加安全、有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改善病情的作用。


2.1多系统评估
        联合中西医治疗,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第一步,要对患者个体进行多系统评估,评估方法有:心电图、肺功能检测、心肺运动试验、基本生命体征测量、Borg气促评分、Borg疲劳评分等等;评估项目包括呼吸模式、肌肉状态、身体姿态、心肺功能、消化系统等。慢阻肺患者各系统通常都有以下变化:正常呼吸状态为一呼一吸,不论是以胸式呼吸还是腹式呼吸,其呼吸频率都是规律、自然,而慢阻肺患者由于气道阻力增大,肺泡内过度充气,导致在呼吸时呼吸肌反复运动、频率增加,呼吸肌疲惫,此时呼吸变得快、短、浅;随着呼吸状态的改变,配合呼吸肌运作的骨骼肌也有所变化,例如肺泡过度充气增加胸壁向外压力,造成桶状胸,颈间背部肌肉受牵拉造成肌肉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变得紧张、疼痛;在患者形成桶状胸后,为保证身体舒适,患者逐渐习惯于蜷曲体位,造成腰椎后凸,使脊柱形态变形,整体姿态变差;缺氧导致体内供氧不足,消化黏膜受损,修复功能低下,长期缺氧形成高碳酸血症,导致胃酸酸性增加,腐蚀胃黏膜能力增强,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症状;更明显的是心肺功能的改变,肺泡内残气量增加,压力增大,左心舒张功能降低、射血能力降低、外周血回流减少,长期会损伤左心功能,右心功能和冠状动脉也会逐渐因缺氧而受到损害,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全心衰、心律失常等症状。
2.2中医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中医运动疗法多种多样,有以下几种比较经典的运动方式:太极拳、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等。太极拳柔刚并济,注重呼吸与运动两者相互配合、合二为一。六字诀通过吐纳声息,将气息与吐字相结合,来改善肺功能;八段锦和五禽戏通过从力量、爆发力上训练,以增强机体素质。针灸、穴位、推拿法: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丰隆、足三里等等),疏通机体脉络,提高机体素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改善肺功能;推拿是通过推、拿、按、摩、捏等不同方式,使患者舒筋通络、调整阴阳。
2.3西医疗法
        呼吸训练:可选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瑜伽呼吸、立式呼吸、坐式呼吸等各个方式来训练呼吸能力,并在训练前后进行肺功能检测,检测选用的呼吸训练方式是否有效,若有效,继续精进训练方案,若无效,再选取合适的训练方式。营养支持:因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几率较大,此时抵抗力较低,更会加重慢阻肺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对阻止慢阻肺继续发展尤为重要。心理干预: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患者实现自我管理,只有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患者才会更加愿意配合治疗,愿意主动完成治疗方案。
3.总结
        常规西药治疗只能起到短暂且快速的治疗作用,对于处在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而言,给予肺康复治疗方案才是让患者自主改善病情症状的主要措施,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治疗慢阻肺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效果,但中西医治疗方法相互结合、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肺康复治疗方案,就是需要通过评估患者个人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才能使效果达到最大化,有效帮助病人解决痛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