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陆佳俊
[导读] 目的 分析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给后续疾病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陆佳俊
        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15300
        摘要:目的 分析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给后续疾病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3月份至2019年3月份收治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选的59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DV组),剩余59例患者接受消化内科治疗(NU组),对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治疗可以提升疾病治疗的整体效率,在合理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基础上提高疾病治疗的整体质量。结论 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该关注消化内科治疗的运用价值,通过各项治疗措施的开展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有利于在改善疾病治疗效率基础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疾病治疗;治疗效果;治疗效率
        急性胰腺炎是最近几年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要结合患者的疾病症状和临床研究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疾病治疗,在药效发挥基础上降低患者的身体疼痛感。该项疾病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或者是腹痛为主,病情较为严重则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容易出现休克或者是一定程度的腹膜炎症状。医务人员应该在临床研究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疾病治疗方案,在病因分析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方案,重视通过临床治疗缓解疾病对患者造成的身体疼痛影响[1]。为了分析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选择本院2015年3月份至2019年3月份收治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DV组和NU组的分组研究。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3月份至2019年3月份收治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选的59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DV组),剩余59例患者接受消化内科治疗(NU组)。DV组有32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29周岁至75周岁之间,均值为(46.32±10.57)周岁;15例患者因为喝酒出现该疾病,26例患者因为暴饮暴食致病,18例患者因高脂饮食致病。NU组有30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28周岁至76周岁之间,均值为(46.89±10.38)周岁;16例患者因为喝酒出现该疾病,24例患者因为暴饮暴食致病,19例患者因高脂饮食致病。
1.2方法
        DV组59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静脉营养液的补充,在进行液体复苏基础上开展机体水和电解质的调节,以免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出现休克问题。围绕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抗感染与营养支持,通过药物成分发挥提升疾病治疗的整体效率,在保障患者参与疾病治疗依从性基础上稳定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2]。
        NU组59例患者接受消化内科治疗,一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开展针对性的禁食治疗,通过持续性减轻患者肠胃压力进行疾病治疗,在腹部疼痛症状消失之后科学进行饮食管理。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掌握疾病症状变化情况,在科学补充血容量基础上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3]。二是对患者进行消化液分泌抑制的临床治疗,立足质子泵抑制剂合理运用减少患者的胃酸分泌,通过生长抑素的运用科学抑制患者胰液的分泌情况。三是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结合患者病情分别开展甲硝唑等药物的临床治疗,也能通过广谱抗生素的运用提高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4]。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行不同等级的治疗效果判定。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其他检测指标处于正常标准则判定为治愈;通过临床治疗较大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检测得知各项指标获得比较明显地改善判定为有效;如果患者在临床治疗后没有改善或者是加重临床症状,各项检测指标出现不处于正常标准现象则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研究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掌握不同数据所表达的价值,围绕统计学比较进行效果判断[5]。
2结果
        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治疗可以提升疾病治疗的整体效率,在合理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基础上提高疾病治疗的整体质量。见表1。

3讨论
        研究指出急性胰腺炎是最近几年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要结合患者的疾病症状和临床研究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疾病治疗,在药效发挥基础上降低患者的身体疼痛感。通过对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得知患者通常会出现呕吐、恶心或者是腹痛等一些症状,在造成患者身体疼痛影响基础上限制生活质量的稳定提升,不能提升疾病治疗的有效性。
        为了分析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选择本院2015年3月份至2019年3月份收治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对象进行分组研究。DV组59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静脉营养液的补充,在进行液体复苏基础上开展机体水和电解质的调节,以免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出现休克问题。NU组59例患者接受消化内科治疗,分别开展禁食治疗,消化液分泌抑制和抗感染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行不同等级的治疗效果判定。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治疗可以提升疾病治疗的整体效率,在合理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基础上提高疾病治疗的整体质量。
        这说明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该关注消化内科治疗的运用价值,通过各项治疗措施的开展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有利于在改善疾病治疗效率基础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普布曲珍.急性胰腺炎43例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31):50-51.
[2]张描.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观察眇究[J].健康必读,2020,26(01):151-152.
[3]周同美.消化内科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1):134-135.
[4]沈照宇.探究急性胰腺炎的消化内科治疗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04):67-68.
[5]贾珊珊,宋炳慧,宋晓光等.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175+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