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应用导管固定装置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张佩佩 高依晓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 分析评价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应用导管固定装置的效果。

        张佩佩  高依晓通讯作者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应用导管固定装置的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胶布+3M透明敷贴固定引流管,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导管固定装置,进一步对两组引流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脱出率为4.76%,与对照组的26.19%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卵巢癌患者,采取腹腔引流管期间应用导管固定装置,可降低引流管脱出率,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患者舒适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腹腔引流管;导管固定装置;引流效果
        卵巢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指的是生长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当中90-95%为卵巢原发性的癌,其他5-10%为其他部位原发的癌转移至卵巢。卵巢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具典型性,随着病情的进展会有疼痛、月经不调、消瘦、下腹包块、腹腔积液以及恶病性等症状。由于该疾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会构成极大的威胁,所以临床建议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维持患者生存质量的目标[1]。本次将我院在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应用导管固定装置的效果,现将研究内容及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在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符合临床有关“晚期卵巢癌”疾病的诊断标准[2],且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均由患者知情签署相关治疗同意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2例中,年龄跨度为38-61岁,平均年龄为(51.9±2.1)岁;病理类型:浆液性囊腺癌16例、黏液性囊腺癌1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8例、透明细胞腺癌6例;置管部位:左下腹24例、右下腹18例。对照组42例中,年龄跨度为39-60岁,平均年龄为(51.6±2.3)岁;病理类型:浆液性囊腺癌17例、黏液性囊腺癌1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8例、透明细胞腺癌6例;置管部位:左下腹25例、右下腹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次对照组患者使用胶布+3M透明敷贴固定引流管,基于置管成功的条件下,对外露引流管盘成“n”型放置,在消毒液完全干燥之后,采取10cm×12cm的3M透明敷贴,将穿刺点作为中心,把引流管在患者皮肤上固定好,敷贴底边平齐贴在引流管固定翼上,然后采取1条胶布进行加固处理,水平贴在固定翼和敷贴底边,进一步选择另外1条胶布绕固定翼向上交叉固定在敷贴上;最后,使用1条胶布平行贴在第1条胶布固定在交叉点上方位置。
1.2.2观察组
        本次观察组患者使用导管固定装置+3M透明敷贴固定引流管,在置管成果之后,对外露的引流管盘为“n”型放置好,在距离穿刺点5厘米的位置,对思乐扣的安装部位进行预测,首先采取配套的皮肤保护剂对与固定位置进行擦拭处理,等待干燥10-15秒之后,将导管固定装置放置好,对导管活动固定翼上的缝合孔安装于支柱上面,将固定垫的下表面与引流管按住,将固定装置锁死,确保引流管能够在导管固定装置上固定好,然后将固定装置背面的衬纸撕下来,进一步把固定装置在患者皮肤上平整放置,最后采取10cm×12cm的3M透明敷贴,将穿刺点作为中心,然后进行固定处理,采取固定带将引流管交叉固定好。对于固定垫上的箭头,需维持朝向穿刺点的位置,从而使粘贴的牢固性得到有效增强。
        对于导管固定装置,每个星期进行1次更换,由于固定点和皮肤粘贴牢固,在更换期间,采取0度手法将透明敷贴撕下来,然后采取3-4个酒精棉球,在浸润之后,对固定垫下方的粘合剂进行溶解处理,直到固定装置基于皮肤位置上移,进一步对粘性固定垫进行向下折叠处理,将固定垫取出的同时,采取食指将引流管稳住,另一只手的拇指基于后面将锁扣打开,反复进行以上操作,然后将另外一侧的锁扣打开,将引流管移开之后,将另外一个导管固定装置更换好。
1.3判定指标及标准
        比较两组引流管脱出率、舒适度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换药次数。其中,舒适度评分,0-1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舒适度越高[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计量数据用(+S)代表,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比(%)代表,用χ2检验,数据处理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脱出率为4.76%,与对照组的26.19%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针对晚期卵巢癌患者,使用胶布+3M透明敷贴固定引流管,患者基于翻身穿衣、脱衣及其他日常生活活动期间,在牵拉的作用下,易导致引流管脱落。而通过导管固定装置的安装,在免缝式固定模式的支持下,能够使引流管翼在导管固定装置上锁定完好,使引流管脱出率大大降低,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引流管留置时间延长。
        本次对照组患者给予胶布+3M透明敷贴固定引流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导管固定装置,结果显示:观察组引流管脱出率为4.76%,与对照组的26.19%比较明显更低;与此同时,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导管固定装置的应用价值颇高[4-5]。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采取腹腔引流管期间应用导管固定装置,可降低引流管脱出率,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患者舒适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武建毅,黄晓东.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腹腔积液患者生命质量对比评价[J].心理月刊,2020,15(15):29-30.
[2]凌小婷,徐国才,林荣春,谢玲玲,李晶,林仲秋.晚期卵巢癌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用于新辅助化疗Ⅰ期临床试验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35(12):1345-1349.
[3]汪小英,屈芳.阿帕替尼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07):2132-2136.
[4]温建东,刘春美,刘小玉.抗凝药物与活血化淤药物联用对静脉插管晚期卵巢癌患者伴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6,13(04):870-871.
[5]杨敏,杨智蓉,古丽,赵军.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应用导管固定装置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16):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