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西藏 昌都 854000
【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2月至2021年0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2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参照组,PaO2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早期改善呼吸衰竭症状,促进血气指标恢复正常,缩短住院时间,是理想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老年;重症呼吸衰竭;纤维支气管镜;纳洛酮
呼吸衰竭多由肺部疾病引发而来,早期病情较轻,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呼吸衰竭症状逐渐加重,肺功能逐渐减弱[1]。老年患者并发重症呼吸衰竭多造成呼吸不畅或引发多种合并症。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应用中,不仅能够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病变部位、采集微生物样本,也能够在镜下行吸氧、灌洗等操作,对早期纠正患者呼吸衰竭、改善通气情况起到更有益的效果。临床配合纳洛酮药物治疗,能够加快核酸代谢、解除呼吸抑制状态、减轻低氧症状,对促进患者病情早期改善具有重要价值[2-3]。为评估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02月至2021年02月期间展开研究,具体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02月至2021年0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6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入院时PaCO2>50mmHg、PaO2<60mmHg;②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损害,如肾功能障碍等;②药物过敏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无临床配合能力。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将64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0~76岁,平均(68.72±4.04)岁,病程3~9年,平均(4.95±0.67)年。观察组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61~79岁,平均(68.76±4.05)岁,病程2~10年,平均(4.98±0.64)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两组皆给予吸氧、抗生素、平喘、扩张支气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以呼吸机辅助治疗,设置同步间歇式模式,调节参数:呼吸频率:12~20次/min;气道峰压30~45cmH2O;潮气量6~8ml/Kg;呼吸末正压:3~10cmH2O;呼吸比1.0:1.5~2.0。结合患者各项体征及指标调节参数。
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术前给予纯氧机械通气约3min,术中持续给予纯氧通气。检查患者各项指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持续>95%,给予吸痰、灌洗。于纤维支气管镜下端涂抹石蜡油,由呼吸机管道形接头吸引孔插入气管插管,给予负压吸引,吸出气道脓性分泌物,采集标本送检。如痰液不易吸出,可经支气管开口注入灭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生理盐水注入后继续负压吸引,每10~30min/次。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重复操作10次。操作过程密切关注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心率等指标,如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率>150次/min立即停止操作,退出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患者如有烦躁指征可静脉注射咪唑安定5~10mg;纳洛酮治疗:将2ml纳洛酮注射液加入到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泵入速度调节为5ml/h,每日两次用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两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PaCO2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参照组,PaO2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mmHg)
.png)
3分析与讨论
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肺功能、通气功能上受限,且基于患者自身机体免疫调控能力较弱,病情较严重,易受病情影响引发呼吸功能紊乱、心血管障碍等临床症状,还可能因缺氧而导致酸中毒等并发症[4]。临床给予该类患者治疗,多采取机械通气治疗以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减轻肺功能损害。本次研究以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比较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指出,观察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更短,血气指标改善效果更显著,住院时间也更短。在纤维支气管镜与纳洛酮联合治疗下,能够准确观察患者病灶情况,采集样本进行细菌性分析,给予患者肺部灌洗、吸痰等处理,对解除患者呼吸受限的效果较为显著,且纳洛酮药物具有加速神经细胞分化、清除机体过多自由基、解除呼吸抑制的功效,配合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更显效地提高了患者通气功能,促进患者呼吸衰竭的早期改善[5-6]。
总的来说,临床给予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能够达到促进患者通气功能早期改善的良好效果,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崔君柯.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11):176-178.
[2]王蕊.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06):732-735.
[3]朱大根,何蕊. 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7):57-58.
[4]邹淑弢,谢军.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重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1):69-70.
[5]刘少峰. COPD所致重症呼吸衰竭抢救中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4):53+57.
[6]侯健民. 重症呼吸衰竭应用一氧化氮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效果分析及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03):13-16.
作者简介:郭娟(1978.09-),汉族,女,山东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重症医学、肾脏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