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400054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样本选取为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利用整群随机化分组法将其等分为科研组、常态组,其中常态组40例患者实施开颅手术治疗,科研组40例患者开展微创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结果:科研组总有效率高于常态组(P<0.05);科研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低于常态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相比开颅手术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提高总有效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手术;开颅手术;脑出血;疗效;安全性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类型,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伤残、死亡等情况。传统治疗脑出血大多为开颅手术治疗,虽具有直观操作的特点,但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升高,治疗有效率也不尽人意。伴随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微创手术不断完善和进步,在我国脑出血疾病的治疗中也逐渐得到应用[1]。为进一步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劣性,本研究选取收治(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的8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究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阐述如下。
1基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选取为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本次实验研究通过整群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科研组(n=40)与常态组(n=40)。常态组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21例;年龄上限77周岁,下限26周岁,均值(53.82±3.24)周岁。科研组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22例;年龄上限76周岁,下限28周岁,均值(53.74±3.39)周岁。入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经统计学检验呈现P>0.05,提示可比性显著,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方法
常态组接受开颅手术治疗:患者接受全身麻醉,于患者血肿部位通过十字切法制作弧形切口,切开患者硬脑膜,将脑组织和蛛网膜分离,到达血肿腔时使用显微镜将血肿全部清除,术毕留置引流管。
科研组实施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接受局部麻醉,经影像学检查明确穿刺部位,于额头部位行横向切口后使用颅骨钻钻孔,使用骨蜡方式止血,实施放射性剪开手段,进入血肿部位后抽取血液,促进暗红色液体于引流管中流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固定引流管,并缝合切口,最终连接三通,外接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①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为患者脑出血症状消失,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有效为患者脑出血症状明显改善,有轻微不良反应,未发生并发症;无效为脑出血症状无明显变化,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总有效率通过显效和有效进行综合计算。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
1.4数据处理
调查收集数据经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使用(±S)表示手术指标,用t检验;通过率(%)表示临床疗效,经由χ2检验,检验值P<0.05提示数据有统计学对比价值。
2结果
2.1组间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科研组总有效率高于常态组(P<0.05)。详情见表1。
.png)
2.2 组间患者手术指标分析
科研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低于常态组(P<0.05)。详情见表2。
.png)
3讨论
脑出血是常见脑血管性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危害大等特点。该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更高,患者一但发生脑出血,会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现阶段我国主要通过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病情进展,但开颅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此外,开颅手术虽能够直观直视下进行相关操作,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患者暴露时间过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就越大,无法取得理想疗效[2]。
伴随现阶段我国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在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微创手术治疗无需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仅通过局部麻醉即可,能够总体性减少对患者脑血管的损伤以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微创手术相比传统开颅手术切口更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少,术后不易遗留疤痕,患者恢复较快,更易被患者所接受。此外,微创手术治疗相比开颅手术不仅能够有效节约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费用,还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脑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肢体功能障碍发生风险,且术后患者不易遗留后遗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整体上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科研组总有效率高于常态组(P<0.05);科研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低于常态组,数据经统计学检验提示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相比开颅手术而言,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更好,能够显著提高总有效率,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宇飞. 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保健文汇,2020,14(15):47-48.
[2]余吉勇,文婷彝,熊国祥,等. 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入路初步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3):129-132.
[3]刘志平,李淑珍,王坚,等. 单中心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22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9,17(3):2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