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熟文
红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红河 654499
摘要:目的:探究在将不同洗手液进行应用的情况下对细菌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在红河县人民医院展开研究工作,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选取人员均为此期间在该院就职的医护人员,选取其中150例展开研究,将人员分为三组,分别将普通肥皂水,含氯消毒液和皮肤消毒液进行应用,命名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对三组人员的细菌感染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洗手前,细菌量均无显著差异,洗手后,含氯消毒液和皮肤消毒液洗手方法的细菌量无显著差异,两组与普通肥皂洗手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将不同洗手液进行应用时,其所对应的细菌感染预防效果不同,含氯消毒液和皮肤消毒液的应用效果更好,可保证医护人员健康,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普通肥皂水;含氯消毒液;皮肤消毒液;细菌感染
就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导致医院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为手传播,此传播方法主要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此传播方式危害性较大,比空气传播的危险性更广泛。在一般情况下,手传播是通过医务人员传播的,其导致医院发生感染的概率在30%左右[1]。因此,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手部清洁消毒,不仅是符合现代医学发展需求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控制院内感染的有效方法。但是实际开展手消毒时,不同洗手液所对应的消毒效果不同[2]。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普通肥皂水,含氯消毒剂和皮肤消毒剂进行分别使用,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工作选择红河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人员的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选取150例医务人员,将其分为三组,将不同的洗手消毒液进行应用,分别命名为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组中,男性有12例,女性有38例,其中人员年龄最大的为43岁,年龄最小的为21岁,均值为(32.11±2.11)岁。乙组中,男性有11例,女性有39例,其年龄范围在22岁-45岁,均值为(33.03±2.84)岁。丙组人员中男性有13例,女性有37例,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为44岁,年龄最小的有23岁,均值为(32.03±2.84)岁。三组人员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研究方法
甲组医护人员采用普通肥皂液进行洗手,遵循七步洗手法,首先掌心对掌心进行搓擦,其次,手指交错,采用手心对手背搓擦,随后用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的搓擦,然后将两手互握互搓擦指背。并将拇指放在掌心中进行转动搓擦。并将指尖在掌中进行摩擦。最后,两手互相握住,并进行搓擦?,从腕部到肘部。随后用流水进行冲洗,使其自然干燥,洗手时间需要控制在3min左右。
乙组医护人员主要将含氯消毒液进行应用,主要将南宁友谊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药物进行应用,对应的国药准字为:H20050606,其中有效氯的含量为250mg/L,采用消毒液进行双手浸泡,时间为1min,洗完后促进皮肤自然干燥。
丙组医护人员则采用皮肤消毒液,主要选择广西佳华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药物,对应的生产批号为:H20060227,其中醋酸氧已定含量在0.45%-0.5%,含有68%-72%的乙醇,同时还含有浓度为1%-2%的天然保湿因子。采用消毒液对患者皮肤进行直接消毒,消毒液含量在3-10ml,并对皮肤进行涂擦,并保证皮肤自然干,整个洗手时间在1min左右。
采样方法:完成洗手操作后,需要人员将五指并拢,并在数分钟后进行采集,将具有无菌生理盐水的采样液进行应用,取棉拭子,在人员的双手手指曲面入手,从手掌到手指端,进行来回涂擦,各涂擦两次。每只手的涂擦面积在30cm2,并将采样的棉拭子进行转动,并将无菌剪刀进行应用,将棉拭子剪下,并将其放入到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细菌学检测:将采样完成的棉拭子管进行振打,次数为80次,并取其中1ml样水,将其倾注平皿,随后将普通琼脂液倾注其中,并将其进行培养,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7摄氏度,时间为24小时,随后对菌落总数进行计数,在对平皿菌落进行计数时,可以通过眼睛直接观察,或将放大镜进行使用观察,避免出现计数遗落的情况。其中普通肥皂组4.1cfu/cm2,含氯消毒液组0.9cfu/cm2,皮肤消毒液组0.60.9cfu/cm2。如果将镜检进行应用时观察到葡萄球菌后,则还需要进行常规鉴定,进行触霉试验,将简便快速的玻片法进行应用。也可以采用凝固血浆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葡萄球菌的鉴定。
1.3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
2结果
洗手前,三组医护人员的细菌培养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给予洗手干预后,其数据均发生下降,相比之下,乙组和丙组无显著差异P>0.05,甲组均高于乙组和丙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结论
就医护人员来说,其在接触了病人后,对应的手污染较为严重,容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需要临床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能够严格执行洗手操作,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从而避免病菌的扩散,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促进人员洗手,要保证洗手规范性,同时注意对消毒洗手液进行合理选择[4]。在实际发展中,皮肤消毒洗手液消毒效果较为理想,只需要在洗手时擦涂,无需擦干,便可达到消毒效果,避免出现再污染情况。可为急救人员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满足患者需求,而且此消毒液无色,无味,擦手后皮肤舒适,并不会导致使用者出现不良反应[5]。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本研究在展开实验后,结果显示乙组和丙组的数据差异较小,P>0.05,表明含氯消毒液的应用效果也较为显著,均比普通肥皂水更好。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化物具有消毒功效,可实现对人员手部的彻底消毒,减少病菌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6]。
综上所述,在将不同洗手液进行应用时,其所对应的细菌感染预防效果不同,含氯消毒液和皮肤消毒液的应用效果更好,可保证医护人员健康,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袁智勤,曹鼎. 免洗洗手液清洁效果比肥皂更好吗[J].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20, No.826(11):18-19.
[2] 殷维刚. 一种安全防护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1452A[P]. 2020.
[3] 赵人杰、杨艳红、朱红. 不同公共场所洗手液对细菌抑菌效果的实验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0, v.30(15):46-48.
[4] 蔡标, 戴陈伟, 辛及娣,等. 一种三氯羟基二苯醚抗菌洗手液的消毒效果及毒性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036(005):335-337.
[5] 宋波, 何灿, 文国琴. 3种市售洗手液的抑菌效果研究[J]. 山东化工, 2019, 048(010):24-26.
[6] 杨金芳、李晓颖、李敏、王九娜、杨小琳、赵金礼. 一种溶菌酶洗手液的抑菌性能和毒性试验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0, v.37;No.231(1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