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宗英
重庆永川妇幼保健院 重庆市 402100
【摘要】 目的:对小儿营养不良现象的保健措施进行实验观察,以此来对小儿营养不良的保健措施进行评价并且针对营养不良的不同程度进行临床保健指导。方法:我院本次试验选取一年以内来院治疗的60例儿童营养不良患者,使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命名组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使用一般性儿童营养不良的诊疗措施,实验组采取最新的临床保健指导方法进行诊治,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诊治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康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组间相关性P<0.05。实验结果与结论正相关,说明实验设计正确,实验结论可信。结论:临床保健指导干预下的诊疗措施可以有效改进对小儿营养不良患者的诊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营养不良;小儿;保健方法;保健指导
营养不良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发病原因多样,家长往往不能很好的察觉,等送医治疗时,儿童往往已经患有营养不良的并发症了。儿童患有营养不良时,常常会引起抵抗力下降、免疫力低下、身体智力发育变缓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然而,现如今的医院在收治营养不良患儿时常常仅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如输入营养液、输入生长激素等。这些治疗手段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营养不良的状况,但是不能从更长远的根本处解决问题,儿童日后还会频繁发生营养不良的现象[1]。基于此,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新一代诊治儿童营养不良的新措施,在常规医学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辅以儿童保健指导,帮助儿童家长或者儿童本身树立起小儿保健意识,改善儿童营养膳食结构,从而从根本解决儿童营养不良患者的症状。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院在实验时选取一年以内来院治疗的营养不良患儿60例,分为30人的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性别年龄方面,两组患儿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差别不大,实验组患儿评论年龄为4.3岁,对照组患儿平均年龄为3.6岁。实验组患儿中女性人数为10人,男性患儿20人,对照组患儿中女性人数为12人,男性患儿为18人。身体素质方面,本次试验所选的患儿样本均为轻度营养不良患儿,样本中98%的患儿都有消化不良、厌食、挑食、进食量不足的现象,2%左右的患儿患有轻微发育迟缓。实验组患儿平均身高103cm,平均体重16.89kg,对照组患儿平均体重16.91kg,平均身高103.93cm。
在选取样本时,本实验特意排除了因其他原因引起营养不良的患儿,如肠胃精神疾病引起的精神萎靡性食欲不振导致的营养不良等短期营养不良。还排除了先天性智力发育迟缓和身体发育不良以及药物过敏患儿,所有样本患儿的家长均同意参加本实验,符合医学实验伦理要求。
2、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实行一般性儿童营养不良的诊疗措施,包括服用维生素、促肠胃动力药物、输入营养液、奶粉喂养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一般性护理措施基础上辅助以保健指导和关怀。主要包括(1)口腔护理指导。儿童在患有营养不良时,由于进食受阻很容易产生口腔溃疡的现象,从而加剧了儿童进食欲望低的不良后果。在实验中,本实验组委托口腔科护士不定期观察患儿口腔溃疡发生情况,及时为儿童服用或涂抹口腔溃疡药物,定期为儿童清理口腔等。(2)营养搭配指导。单靠服用维生素或者注射营养液的方式为儿童补充营养效果单一,很难达到从根本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需要对儿童家长进行系统的营养搭配指导,完善儿童的营养结构,让儿童在院治疗期间的长期阶段和出院以后的生活中不会再为营养不良问题困扰。(3)肠胃消化能力治疗指导。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是解决儿童肠胃消化问题,所以本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就注重对儿童肠胃消化不良现象的针对性治疗,一方面采取常规的治疗手段,从医学角度药物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另一方面从心理角度对儿童进行诱导性饮食劝导,劝儿童放弃挑食行为。(4)日常生活指导。儿童营养不良现象是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中,睡眠不足或者饮食太过刺激都是原因之一,因此本实验还要求患儿的父母在平时生活中就注重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睡觉按时吃饭,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5)皮肤管理指导。由于患有营养不良的患儿体内营养素不够,因此常常会出现皮肤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因此本实验为患儿针对性的使用皮肤管理的治疗方案,包括不定期为患儿翻身,为患儿涂抹润肤露,服用维生素等措施来帮助患儿改善皮肤问题以及防止可能由此引发的皮炎等问题。
3、所选指标及评判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有效,待查和无效,其中有效主要是通过观察患儿的食欲和进食量,肌肉是否恢复弹性以及发育成熟度来进行评判,如果干预治疗后患儿的食欲有了明显的改善且饮食量有所增长,患儿肌肉弹性有所增强或者发育不在迟缓,那么就可断定为有效。如果患儿仅仅表现出食欲改善,食量增长,但是肌肉和皮肤光滑度并无重大改善或者发育依旧迟缓或者抵抗力依然低下,那么就被评判为待查。无效是指患儿既无食欲改善也无食量增长,发育继续迟缓和免疫力持续低下等。
二、结果
对患儿进行干预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营养不良现象得到较大改观,相比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有66.66%(有效例数除以总例数)的患儿被评判为有效,对照组中仅有43.33%的患儿被评判为有效。详细数据对比结果见表1。
.png)
三、讨论
小儿出现营养不良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往往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进食量下降以及发育迟缓等,甚至还可能危害智力发育[2]。由于营养不良常常伴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因此小儿营养不良不能仅依靠常规药物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往往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本次临床试验来看,本实验所采取的常规药物治疗辅以保健指导的治疗方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儿营养不良的症状[3]。通过指导保健,小儿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逐渐改善饮食结构,改善口腔问题,并且通过心理疏导可以让小儿接受健康但是自己不喜爱的食物,对全方位改变小儿营养不良的现象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实验分析,保健指导的辅助效果很明显,针对小儿营养不良问题采取临床保健和保健指导的治疗手段对改善小儿营养不良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使用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胡建儿,汤媛,周霞.保健方法与临床保健指导对小儿营养不良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08):77-78.
[1]张伊新.保健方法与临床保健指导对小儿营养不良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8):178+181.
[3]杨源,叶丽珍,刘宝俊.小儿营养不良的保健方法分析及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9):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