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经筋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甘文叙
[导读] 目的 观察壮医经筋疗法在临床中治疗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其治疗优势。
        甘文叙
        广西省南宁市西乡塘区上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目的  观察壮医经筋疗法在临床中治疗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其治疗优势。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颈椎病患者给予经筋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内服药物治疗,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评价颈部活动度,棘突旁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旋颈试验,压顶试验,叩顶试验。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颈椎病,安全有效,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关键词:壮医经筋疗法  治疗  颈椎病(阖妖尹) 疗效观察  
        壮医的阖妖尹属于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颈椎病患者一般出现椎节失稳或者松动的现象,表现出髓核突出或者脱出的问题,骨刺形成,可出现韧带肥厚以及继发椎管狭窄等症状,对四周神经根以及脊髓、颈部交感神经等造成刺激以及压迫,诱发各种临床症状。临床上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仍以西医药物治疗为主,单纯依靠西医药物治疗颈椎病效缓慢,同时容易出现复发现象,而手术治疗等风险较大,容易诱发各种手术并发症,安全性有待提高。因此,临床上必须要不断探寻治疗颈椎病的有效途径,改善患者病情。本案对该例颈椎病患者实施消炎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运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以活血、通经活络、止痛,治疗效果良好,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本案中对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颈椎病患者60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入选和排除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排除标准:经检查排除器质发夹疾病。
        1.2 临床资料与分组 随机抽取我单位中医门诊确诊的符合上述标准的颈椎病患者120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女性20例,男性40例;年龄30岁~60岁,病程为7个月~11年,采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对照组女性25例,男性35例;年龄29岁-58岁;病程为3个月~10年,采用药物治疗。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用壮医经筋疗法:先寻找筋结,压痛点(病灶点),局部消毒后用毫针快速针剌,局部多针,出针后用壮医经筋手法把筋结病灶进行松筋解结,手法由轻到重,刚柔相济,使局部充血松软为度,用滚法进行局部松筋3-5遍后,用捏拿和弹拨法颈项两侧横突、后棘突、胸锁乳头肌颈斜角肌、臂丛神经等进行松筋解结最后点天宗、拿肩井结束一次治疗。2日一次交替取穴,10次为一疗程,连续三个疗程。
        1.1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经治疗30次后疼痛症状消失,颈项活动自如、满意者为显效;治疗30次后症状减轻,病情好转者为有效;治疗30次后症状无改变为无效。
        2结果  治疗30次后60例中症状消失53例(88.3%),好转7例(11.7%),总有效率100%。
        3、典型病例:患者候丽,女,54岁,患者因反复颈部疼痛1年加重3天,于2017年5月11日来我门诊治疗。本病例临床特点:1、反复颈部疼痛1年余加重3天。2、曾到外院行局部封闭术后反复发作,否认慢性病史。

3、颈部持续性刺痛,低头、咳嗽时加重,伴右手中指麻木。
        4、颈部活动度:前屈25°、后伸10°、左/右旋25°/20°、左/右侧屈 25°/20°,双侧颈肩肌肉僵硬,可摸及呈条索状硬块,颈椎生理弯曲变直,C2、3、4、5棘突旁压痛(++),并向右上肢放射,左/右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旋颈试验(+ -),压顶试验(+),叩顶试验(+)。
        5.辅查:外院DR片颈椎病。
        壮医诊断:阖妖尹。中医诊断:(1)项痛病(气虚血瘀证),(2)痹症。
        1.2方法
        完善相关检查后,给予壮医经筋疗法治疗,以活血、通经活络、止痛。
        2结果
        运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30天后,诉无明显不适症状,检查:颈部活动度,前屈35°,后伸35°,左/右旋30°/30°,左/右侧屈 20°/20°,双侧颈肩肌肉无僵硬,C2-3、C3-4、C4-5棘突旁压痛(-),左/右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旋颈试验(-),压顶试验(-),叩顶试验(-)患者病情好转,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3讨论
        颈椎病是现代社会多发疾病之一,该疾病以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颈椎病有年轻化趋势。长时间保持坐姿、长期伏案人员更容易患颈椎病,属于中医的“眩晕”范畴,诱发颈椎病的原因主要有: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劳倦内伤、痰浊中阻等诱发眩晕以及头痛等问题;另外风寒湿邪对机体侵袭,进入经络、关节等出现气血凝滞,脉失所养,不通则痛。壮医认为,颈椎病是人体筋肉系统“三道”、“两路”发生病变[2],颈椎椎间盘出现退变,诱发骨质增生、关节突肥大等现象,影响颈椎节段的稳定性而导致经筋失衡,筋结形成,椎动脉被压迫,出现脑部供血不足,肢体麻木、疼痛等问题;壮医经筋疗法属于壮族民间治疗颈椎病的传统疗法,能够通气道、温经、祛湿、活血化瘀等,发挥消肿止痛的作用,优化淋巴循环,改善血循环和新陈代谢,为局部软组织提供充足营养,促进水肿及炎症吸收,实现损伤组织的有效修复;选穴“以痛为腧”[2]的原则,选酸胀、压痛、肿胀、麻木、僵硬以及功能活动出现障碍的“筋结点”(病灶)进行施治;通过针刺和手法结合治疗,促进局部龙路、火路恢复畅通而达到治疗目的,在颈椎病患者中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
        总之,颈椎病病情复杂而严重,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要想彻底治愈十分困难,但通过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后,能够促进颈椎病患者病情改善,缓解其颈部疼痛、眩晕以及骨质增生等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痊愈,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不断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        社1994:22-23
        【2】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壮医学》[S],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