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启晓 蔡姗*
东部战区总医院原解放军第149医院心内科 江苏 南京 2220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疗养因子对促进老年人心梗后功能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住院治疗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性治疗,研究组实施综合疗养因子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压及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研究组的血压及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治疗后1月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开展综合疗养因子的应用,能够促进功能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疗养因子;老年心梗;功能康复
前言
老年患者患有心肌梗死疾病后,极易因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导致心理波动较大,引起血压指标的上升,在治疗控制中增加了难度,常规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同时老年患者也不具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在患有心肌梗死后需要长期服用较多的药物,为此对于治疗的抵触性强烈,加之部分患者也多担忧药物的副作用,不能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对老年患病群体的生活及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1]。基于此,本文主要综合疗养因子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以此探索老年心肌梗死治疗的康复新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以在我院开展心肌梗死治疗的老年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签字批准;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入院后经各项检查确诊,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显示异常;符合临床关于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了精神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比组(n=31)和研究组(n=31),对比组中男性和女性各16例、15例,年龄为60-89岁,年龄均值为(74.5±3.66),病程为1-3个月,病程均值为(2±3.11)个月;治疗组中男性和女性各17例、14例,年龄为62-89岁,年龄均值为(75.5±3.49),病程为1-2个月,病程均值为(1.5±3.24)个月,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性治疗,临床中针对心肌梗死治疗多取降压、抗血小板聚集、扩冠及调脂等药物对症治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剂量和治疗方案。
研究组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疗养因子康复治疗,主要工作布展为:①在治疗前期,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告知其治疗方法及实施的意义,以此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配合性。入院后,开展首次5min步行试验,并记录试验数据。结合患者的病情展开健康宣教,定期开展每日的血压、血脂及心电图检查。
②自然因子疗法,保持患者治疗居住环境的整洁通风、在休息期间保持安静,给予患者舒适化的治疗环境,结合患者日常习惯制定合理的生活安排,减少不良刺激性。引导和鼓励患者去花园、草坪、树林、喷泉旁等自然环境中散步,观察景观的同时获取身心愉悦体验,充分接触大自然。每日半小时,一日两次。
③心理因子疗法,以授课方法对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健康锻炼等展开宣教,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建立对疾病的科学性认知,一周2次课程,每次1h。定期组织观看视频、音乐、景观游览、舞会等文体活动,保持心情的愉悦性。
④物理及体育疗法,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开展中药熏蒸、电疗等治疗。指导和鼓励患者参与气功、太极拳等体育活动,每次半小时,一日两次。
1.3护理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血压及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取治疗前和治疗后2月的血压及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参照用于评估功能康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 统计分析两组数据,计量资料血压及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用( ±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
两组血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治疗前对比无差异,经治疗后2月血压、研究组的血压及心率低于对比组、研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比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png)
3 讨论
心肌梗死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单纯性的药物治疗方法,随机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医学模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药物单一性治疗方法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为此引进全新的医疗模式意义重大。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患者,疾病带有较大的危险性和突发性特点,尤其心肌梗死发作中带来的胸痛会造成患者极大的不适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受到的创伤较大,不利于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功能康复顺利进行[2]。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血压及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各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表示综合疗养因子的应用能够获取较好的治疗效果。综合疗养因子基于自然、心理、物理和体育四个方面,结合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康复需求,建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疾病带来的压力,舒缓心情,以此帮助心血管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自然因子的参与,能够充分接触阳光和空气,受日光、温度的影响,有助于中枢升级系统建立大自然优势灶,抑制了病灶的兴奋性,长期受自然因子影响能够极大的舒缓身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3]。
综上,综合疗养因子对促进老年人心梗后功能康复有积极的作用,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冉,惠媛,张芷宁.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运动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控制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7):46-47.
[2]罗溪,刘梦玉,王雅珍.海滨疗养因子结合心理护理对老年疗养员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1):93-94.
[3]隋静波.综合疗养因子对促进老年人心梗后功能康复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9):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