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体温管理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应激反应、并发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桑 倩 郑雁飞通讯作者孙秀艳 郭传真 刘娜
[导读] 目的:探讨预防性体温管理对胃肠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桑 倩  郑雁飞通讯作者孙秀艳 郭传真 刘娜
        北京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100088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性体温管理对胃肠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共纳入80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体温较高,应激水平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均P<0.05)。结论:手术室预防性体温管理能够稳定患者体温,减轻其应激反应,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胃肠手术;体温管理;应激;并发症
        低体温是指患者核心温度低于35℃,而手术室患者低于36 ℃已达到低体温标准,其低体温发生率约为70%~90%[1]。常见诱发因素包括心理、环境因素等,会导致患者寒战,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从而影响患者恢复,加重医疗负担[2]。因此,术前预防性性体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观察探析了手术室体温管理在胃肠手术患者中开展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内肝胆外科住院患者中共纳入80例胃肠手术患者,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对其随机两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为(41.5±6.4)岁;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40.4±6.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包括:(1)手术室温度:保持22~25℃;(2)液体:进入患者体内血液制品或液体应加温;(3)肢体:使用加温棉垫遮盖暴露部位。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防性体温管理:(1)成立预防性管理团队,由麻醉科和手术室护士长、手术室护士组成;护士长负责制定、培训预防性管理方案,并总体把控实施进程与质量;护士负责实施预防性体温管理干预方案;(2)查找低体温影响因素:首先护士各自查阅文献,结合手术室护理经验,列出术中患者低体温影响因素,然后小组护士讨论汇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培训力度较弱:护士更注重手术成功率,弱化了术中人文关怀,科室对体温管理培训力度较弱,导致护士对低体温危害缺乏足够认知;②流程与制度不完善:患者出现低体温时出现推诿责任现象;③保温设备:一方面,患者体温保持设备准备不全或设备损坏;另一方面,虽有设备,但未针对如何使用进行培训;④其他:麻药、手术室室温、血液制品与液体温度、患者肢体暴露面积较大、时间较长;(3)制定体温管理方案:①加强培训:理论培训包括术中低体温定义、诱发因素、不良后果、预防措施;实践培训包括低体温风险评估、液体加温等,培训合格后方可参与本研究;②设计风险评估表:护士使用评估表评估;③完善制度:建立每日督查和不定时督查机制,根据督查结果对责任护士展开教育与再培训;④完善设备:根据患者不同手术方式、手术部位,配备相应的加热仪器、毛毯等。
1.3观察指标
        (1)体温情况:监测两组患者体温。(2)应激反应:依据相关指标评估[3]。(3)并发症发生率:依据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年龄、体温和应激反应等资料行t检验,性别、并发症发生率等资料行2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
2结果
2.1体温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体温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应激反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应激反应水平较低(P<0.05),见表2。

2.3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8/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未2.5%(1/40)(2=4.507,P<0.05)。
3讨论
        机体体温低于36℃时,一方面不利于抵御外界病菌,影响麻药分解速度,减慢了麻醉恢复;另一方面会刺激机体自我保护机制,使全身血管舒缩,影响手术进程[4]。因此,开展体温管理对手术顺利实施,术后加快康复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评价了预防性体温管理对胃肠手术患者的价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同时间点体温水平较高,应激反应水平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均P<0.05)。表明预防性体温管理干预能够稳定患者体温,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预防性体温管理充分发挥了护士主观能动性,使护士以管理学思维展开工作,并从患者护理细节出发,寻找低体温风险因素,制定并实施了患者围术期体温干预,且在手术过程中对体温进行动态监测,根据体温变化及时提供护理措施,保证了患者体温处于稳定水平,进而降低了应激水平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5]。结果显示,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体温较稳定(P<0.05),应激反应较轻(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
        综上, 预防性体温管理能够稳定患者术中体温,降低应激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周佩敏,郑舒,黄志红.体温监测与管理干预策略用于骨科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5):1905-1908.
[2]刘卫红,孔珊珊,刘雁,等.1M3S管理模式在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预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7):462-465.
[3]章明阳,李百合等,常后婵.术前患者预保温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报,2020,27(6):17-22.
[4]刘燕梅,李莲英,李雪清.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5):440-443.
[5]杨洋,何睿新.手术患者低体温的预防与术中体温的管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