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伟 陈原 张瑞 朱一唯 尤雪
泗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宿迁 223700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选取11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A组开展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B组未开展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结果:A组各溶栓项目用时均短于B组,P<0.05;A组Barthel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可缩短急诊溶栓用时,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比80%,需在发病6h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恢复脑血管血运。相关文献报道,脑组织缺血超过6h,即可对脑部造成永久性损伤,常见后遗症为患者生理自理能力降低[1]。由于静脉溶栓治疗时间限制严格,因此缩短急诊至溶栓治疗时间极为重要。本院开展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可缩短各项急诊溶栓时间,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为样本,探究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2019年1月-2021年1月,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A组,35例男、20例女,年龄40-76岁,均值(62.81±4.13)岁;B组,36例男、19例女,年龄41-77岁,均值(62.87±4.15)岁。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比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P>0.05。
1.2治疗方法
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方案如下:(1)成立急诊静脉溶栓卒中急救小组,并创建单独卒中门诊,整合急诊、影像、神经、检验等多科成员成立卒中小组。于急诊科放置静脉溶栓专用床位,测量患者体重,随后由小组成员负责填写绿色申请单,仅填姓名、性别及年龄三项,无需立即缴费,加盖急诊静脉溶栓绿色通道章后由小组内其他成员送检[2]。(2)落实首诊责任制:对于自行入院就诊溶栓者,立即通知卒中小组带领患者就诊;对于救护车送诊溶栓者,由卒中小组带领接诊。(3)患者入院10min内,需由卒中小组成员辅助患者完成NIHSS测评及体格检查,掌握患者病史及病情进展,随后创建静脉通道,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心电及血氧饱和度,同时检测血糖、血常规、血生化、心梗项目与凝血功能,要求入院45min内获取上述检查结果。主诊医师评估病情后通知CT室,由卒中小组成员陪同患者开展头颅CT检查,对具备溶栓指征者及时与家属沟通溶栓治疗事宜。(4)说服患者家属签署同意书,同时卒中护士准备溶栓箱,做好溶栓准备。(5)溶栓治疗:核对溶栓药物后给药,控制剂量0.9mg/kg,1min内给药总剂量10%,其余药物60min内泵入,rt-PA溶栓药物给药剂量不可超过90mg[3]。溶栓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溶栓结束后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头颅CT复诊。如需要,卒中医师携带简易呼吸器与急救用品护送患者检查。
1.3统计学研究
将SPSS 21.0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据计算软件,由%、±s等指标记录急诊溶栓期间卒中患者各项计数、计量指标变化,X2或t检验。P<0.05,存在统计差异。
2 结果
2.1急诊溶栓用时分析
A组开展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各项溶栓用时均短于B组,P<0.05。如表1。
.png)
2.1治疗前后两组Barthel评分分析
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后,A组Barthel评分高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评分对比,P>0.05。如表2。
.png)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开展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可联合院内多部门,使各项急诊静脉溶栓工作无缝衔接,缩短溶栓前检查时间及等待时间,进而提升抢救成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本文数据分析,A组各项溶栓用时均短于B组,Barthel评分高于B组,P<0.05。提示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可提升脑卒中患者救治成功率。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开展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建设,可提升医院榕栓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詹桦,谭慧敏. 急诊创新绿色通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效果[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5):2281-2284.
[2]陈圆,黄华,周丽娟,等. 卒中急救护士参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流程优化及效果评价[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9):3213-3216.
[3]杨宏,林航,向瑶. 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8):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