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并发脓毒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李俊峰 宋书芹
[导读] 目的:分析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并发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征。

        李俊峰 宋书芹
        聊城市中医医院 252000 聊城市中医医院 252000
        【摘要】目的:分析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并发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征。方法:于我院(2018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1534例上尿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并发脓毒性休克患者中,抽取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术前术后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发热、脓毒性休克时间较长,术前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较高。术后1d,患者T、NEUT%、CRE明显升高,WBC、NEUT、BUN明显下降;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2、3、4d,患者各项指标均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并发脓毒性休克患者,术后发热、休克持续时间相对较长,T、NEUT%、CRE、WBC、NEUT、BUN指标于术后1d变化幅度较大。
        【关键词】输尿管;上尿路结石;脓毒性休克
        上尿路结石患者极易引起肾绞痛、血尿、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患者术后并发脓毒性休克症状发生几率较低,一旦出现,病情十分凶险,危及生命。因此,对并发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可为临床及时诊断此病提供依据,改善患者预后。本文为进一步探讨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并发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征,随机选择我院20例患者展开以下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符合上尿路结石诊断标准;符合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手术指征且已进行此手术者;同意将其临床资料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术后并发感染、出血、穿孔症状;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具有精神类疾病者。于我院(2019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1534例上尿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并发脓毒性休克患者中,抽取20例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7例,年龄24-55岁,平均(39.50±2.12)岁,肾结石8例、输尿管结石12例。
1.2方法
        由我院相关医护人员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统计患者临床特征:术后发热时间、休克时间、术前泌尿系感染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2、3、4d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体温(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
1.3观察指标
        分析其临床特征、术前术后各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以[n(%)]表示定性资料,对比以X2检验,以(±s)表示定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分析患者临床特征
        患者术后发热、脓毒性休克时间较长,术前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较高。见表1:

2.2分析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
        术后1d,患者T、NEUT%、CRE明显升高,WBC、NEUT、BUN明显下降;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2、3、4d,患者各项指标均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见表2:

3讨论
        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术后部分患者亦会出现出血、感染、脓毒性休克等并发症,其中脓毒性休克病情最为严重,患者多会出现嗜睡、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病情进展过程中还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安全[2]。因此,早期对此症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对于疾病的早期、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发现,患者术后发热时间持续为(3.48±1.50)h,休克持续时间为(6.50±1.43)h,且术前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高达70%。对其进行分析:术前具有尿路感染等症状,且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会增加引发脓毒性休克的风险;手术中进行碎石时,其结石中的细菌、内毒素被被释放,且碎石时出现持续的高压灌注,其中含有细菌、内毒素的尿液,会经过肾盂静脉、淋巴管进行逆流,进入患者血液[3]。此外,手术中损伤的肾集合系统,会进一步导致病细菌、内毒素直接扩散至患者血液中,从而会导致患者手术后在短期内迅速出现严重的脓毒性症状,进一步引发脓毒性休克。研究还发现,术后并发脓毒性休克症状的患者,术后1d,患者T、NEUT%、CRE明显升高,WBC、NEUT、BUN明显下降;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2、3、4d,患者各项指标均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由此可见,手术后对患者的T、NEUT%、CRE、WBC、NEUT、BUN等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根据其水平变化情况,可及时诊断此症,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患者并发症脓毒性休克的风险。
        综上所述,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并发脓毒性休克患者,术后发热、休克持续时间相对较长,T、NEUT%、CRE、WBC、NEUT、BUN指标于术后1d变化幅度较大。
参考文献:
[1]曹金龙,李攀,杨欣,等.经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性休克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1,41(1):44-48.
[2]李鑫,何云锋,吴小候,等.上尿路结石腔道手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8,43(4):590-594.
[3]朱华,郑兵,陈新凤,等.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9):850-8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